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完整版(2022年)城市智慧供水解决方案.docx

    • 资源ID:1171370       资源大小:420.23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2022年)城市智慧供水解决方案.docx

    完整版(2022年)城市智慧供水解决方案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前言5第1章综述61. 1项目概况62. 2"智慧供水的概念63. 3建设背景政策背景74. 4建设背景环境背景85. 5"智慧供水各方需求背景96. 6"智慧供水建设意义96.1.1 对政府的意义96.1.2 对产业的意义106.1.3 对市民的意义101. 7"智慧供水'系统组织结构111.1.1 “智慧供水”系统架构111.1.2 智慧供水平台架构121.1.3 智慧供水平台服务对象131. 8"智慧供水'顶层设计132. 9"智慧供水'顶层设计思路143. 10“智慧供水'顶层设计基本架构154. 11“智慧供水”建设趋势155. 12“智慧供水'建设目标171. 13“智慧供水'建设原则18第2章“智慧供水'系统建设方案192. 1设计目的192. 2设计依据202. 3设计主要规范标准206. 4设计内容216.1.1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216.4.3 对内服务系统6.4.4 智慧信息化基础设施22第3章“智慧供水”-生产运行管理系统227. 1水厂集散控制系统247.1.1 概述247.1.2 改造要求243. 2社区二次供水及分质监控系统253.1.1 概述253.1.2 系统组成253. 3供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273.1.1 概述273.1.2 系统结构273.1.3 系统功能要求283. 4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323.1.1 概述323.1.2 软件功能要求323.1.3 软件产品功能343.1.4 供水管网GlS系统架构图343. 5管网水力模型系统353.1.1 概述353.1.2 软件功能要求353.1.3 管网水力模型与相关系统的接口与关联363.1.4 模型的软件功能363.1.5 管网规划设计373.1.6 水力动态模拟373.6.2 系统组成393.6.3 软件功能要求39第4章“智慧供水”一对外服务系统414. 1用户智能报装系统424.1.1 概述424.1.2 功能模块434. 2抄表和营业智能收费系统444.1.1 概述444.1.2 软件功能要求454. 3供水智能服务热线系统464.1.1 概述464.1.2 系统组成464.1.3 系统功能464. 4大客户智能管理系统494.1.1 概述494.1.2 软件功能要求494. 5终端用户智能服务系统504.1.1 概述504.1.2 系统功能51第5章“智慧供水”一对内服务系统515. 1门户网站与办公自动化系统525.1.1 概述525.1.2 总体结构535.1.3 功能模块5352管理信息系统(MS系统)595.2.1 概述595.2.2 系统组成595. 3安防和视频监控系统60第6章智慧信息化基础设施(硬件系统)606. 1调度网络系统616.1.1 概述616.1.2 网络结构626.1.3 网络安全626.1.4 同步时钟636.1.5 服务器及工作站636.1.6 集中监控及大屏幕显示646. 2机房工程系统646.1.1 机房概况646.1.2 机房工程64第7章分期实施计划697. 1分期实施原则698. 2实施内容70第8章人员编制72第9章效益分析729.1社会效益729.2企业效益73刖言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也是是有限的,但相对的人类的诉求却是无限的。同样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水资源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可持续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是我们急须解决的问题。基于现状,我们展望未来,提出了“智慧供水”的解决方案。“智慧供水厂社区供水供水管网供水用户抄表供水大客终端门户管理安防调度机房集散二次远程管网水力科学智能和营智能户智用户网站信息和视网络工程控制供水数据信息模型调度报装业智服务能管智能与办系统频监系统系统系统及分(D一前)制系统采集与监控系统(SC管理系统系统系娥撕公系统系物自(GIS)务系统春系统(M控系动化统统系统第1章综述1.1项目概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水司近年也在高速发展,供水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历年供水管网改造经费投入较少,供水管网综合情况不清,供水管网的管理很困难,常出现爆管事故,用户端的水质影响较大,每天漏损较严重,主要原因如下:1)资料缺乏,频繁发生施工事故导致供水系统被破坏。2)数据标准不完善,数据管理维护分散。3)管理手段落后,供水管网巡查难度大。4)缺少一个供水管网数据库管理平台。5)缺乏专业的供水网格模型专业分析及管理工具,对供水管网数据(含管网图形、管线、阀门等重点设施和开口等资料)不能实现全面而准确的综合管理,不能随时掌握水司供水系统的最新资料,缺少一个能够支撑供水管网管理、规划设计、运行调度、决策管理的系统平台。以上的问题我们要如何解决呢?这是目前自来水公司面临的紧迫问题,必须要找出一套解决方案出来。1.2 "智慧供水的概念基于上述问题,我司提出了“智慧供水”的概念。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供水(watersupply):按一定质量要求,供给不同的用户和用水地区一定水量的措施。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水厂工程基础设施、供水管网基础设施、供水社区基础设施、地理基础设施等供水相关的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使其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供水各领域、各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更为明确,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智慧供水建设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供水改革,再创供水新辉煌;智慧供水是无线水务,终端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随时在线;智慧供水是一个通过数据自动采集和深度分析,具有可控制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智慧供水使得整个水务系统就好像装上了网络神经系统,形成可以统一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大脑;可以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与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控制方式管理供水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智慧供水系统以供水服务标准化、调度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为建设目标,实现对供水设施的全面、动态化管理,实时监控管网关键点,自动预警,辅助爆管事故处理。充分利用网络、物联网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服务效能整合与升级、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产运维管理效率。1.3 建设背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五位一体发展,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供水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刺激内需、推动民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国家对TD等取4G发展的扶持也为智慧供水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1.4 建设背景环境背景“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全面推进“智慧供水'建设创造了条件。1)城市建成区面积继续扩大2城镇化率达60%以上3居民收入在“十一五”末基础上大幅上升4)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逐渐兴起9各类商务、个人应用不断完善丰富1.5“智慧供水”各方需求(2方针的需要.省委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2011年制定发展智慈城市的大政态势一从供水省理思路出发提出“供水信息化”带动供水现代化发展主管部门要求省委推动深度融合“一张网、一站式、大数据“建成为智慧供水的标志。智修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组织指挥.运维管社会民生要求得到更快更仝更细更周到的服务.转变以往供水部门多管理少服务的自身发展民生需要1.6“智慧供水”建设意义1.6.1 对政府的意义1)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智慧供水建设将有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促进城市转型需要、发展需要,使外部投资商随时随地的了解城市供水方面投资环境,从而提升招商引资的成功率。2)提高水司核心竞争力智慧供水是水司未来继续保持发展优势的保证,是新一轮竞争中水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水司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节能减排,提高运维效率。3)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由于智慧供水项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平台,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重要窗口。因此,通过智慧供水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1.6.2对产业的意义'»企业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能,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曾赛供永是移动互联网的有效落地HWW网上下游企业,极大的推动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4、促进移动物联智慧供水建设远景是成为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四网融合的应水相关的各种 公共信息,同 时还可通过无 线终端预约相 关服务,提高 办事效率。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可通过手机终端、平板电脑、PCA机等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享受无限生活品质O1.7“智慧供水”系统组织结构味着对每个子系统重新开发,而是对已有的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融合,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共享。以管网系统为例,供水企业许多业务都是围绕着管网发生,如计量收费、供水调度、管网维修、规划设计、客户服务等都是与管网密切相关的。由此可以模拟这种业务,将其他信息系统与之结合而产生新的应用。如将营业收费第16城市智核供水解决方案V3.0系统与GlS结合,可以在GlS上按各种区域(自然地、行政的、经济的)统计计量的分布、增长趋势等在单纯的营收系统中不可能做到的统计结果。可以通过图表示方式了解抄表路线、抄表进度等各种资料,客户热线在接到用户来电时,GIS自动调出客户住处地图,同时通过SCAD及水力模型表示当地水压、有无停水事件等信息,把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组建模块可调用数据电了地图信息查询动态推演运作监控管道数据工程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水文数据网格数据智慧供水平台架构图移动服务用户终端网络终端1.8 “智慧供水”顶层设计在智慧供水的框架下,按照“顶层设计、统筹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的工作要求,以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综合效能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统筹编制和实施供水智慧化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方案,为建设全市统一的、供水智慧化管理的信息资源库和应用平台,为建立我市供水智慧化管理的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管理制度的一体化工作机制,提供总体规划设计思路。构建一个以基础资源、信息共享、视频监控为应用支撑,以数字供水、应急指挥、网上办事、决策辅助等为主要功能的智慧供水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供水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规范转变,提高我市供水智慧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水平。1.9 “智慧供水”顶层设计思路供水管理一体化,涉及传统供水以外的更多细分行业、专业,特别是管理层次上,供水信息化担负着更多业务管理精细化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大量面向社会、市民的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的信息化。更是因为涉及到精细化服务管理,部分供水信息化必须要走向智慧化、人性化、便民化,与社会化服务对接,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平台、系统资源,来构建智慧供水服务。因此,智慧供水顶层设计需要大量细致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工作,充分结合供水实际,并以中长期发展的眼光务求设计成果的长效性。同时,也需要创新设计理念,突破信息化规划传统思路、思维定势。在供水信息化规划中,往往有描述信息化体系框架方面的内容,但短中期规划一般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体系框架方面的内容不受到足够重视,实质上也不用管长期的时效性,因此比较简要、粗略。但是,项目建设毕竟属于短期行为,将来建成为什么样的基本框架,才是信息化中长期建设发展的目标所在。智慧供水顶层设计的要务之一就是长效性的基本框架,即设计的成果能满足指导或约束若干个短中期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适应于中长期信息化发展需要;智慧供水顶层设计另一个要务是要明确智慧供水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另外,还要提出智慧供水建设的主要目标,以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有序、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城市智慈供水解决方案V3.01.10 “智慧供水”顶层设计基本架构智慧供水顶层设计的基本架构主要由十二个层次构成,包括保障体系设计、安全体系设计、运行环境设计、信息采集设计、数据库及数据仓库设计、数据共享交互设计、数据管理设计、平台层设计、业务应用设计、电子政务设计、公共管理设计、应用门户设计。详见图:生产运行皆理系统运行«第«支持体Xl*t供llwx JLllw信llll< 5 J flrltfil: 一对内坦务系统«««智岂水务 业务应用安全保脂体系(c>U供水信息展出接件坏短软件环境""i 网络环境智套供水顶层设计的基本架构,1.11“智慧供水”建设趋势智慧供水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智慧城市的试点,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城市智能水平将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从各地政府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涉及东中西部地区。从城市类型来看,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预测下半年将有超过80个城市与运营商合作建“智慧城市”,到今年年底全国开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数有望突破400个。在“2012年十大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智慧产业的发展,将降低成本,从而颠覆世界。数据显示,智慧产业十年来,美国制造业的总产值高达41万亿人民币,全世界排第一。十年下来,美国制造业的效率提高了51%,但是呢,使用工人数量却下跌了28%,产值上涨而用工数量下跌,说明每个工人效率增长20%,薪水增长只有2.8%,美国工人十年来越来越便宜,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我国的智慧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呢?近几年来,我国在智慧产业上初步起航,由“数字城市”转向“智慧城市”,由“数字供水”转向“智慧供水”,并且在有些地方取得初步成效。如:宁波城市构建智慧供水系城市智糕供水解决方案V3.0统平台、浙江省台州市“智慧水务”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国家智能水网工程框架设计”的起动实施、太湖的“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项目建设、新津县“水务物联网”系统、塘厦镇“智慧供水”项目建设和清溪镇“智慧供水”项目建设等。“智慧供水”信息化作为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保民生的技术支撑手段。智慧供水对政府、社会和用户的价值在于,它将最大程度上帮供水公司进行资产建库,便于公司的营运管理、便于公司的办公服务和对外公众服务,提高企业透明度,让公众信息对称,使社会和谐。1. 12“智慧供水”建设目标以制水工艺为先导、供水管网地理信息为基础,管网模型为核心,构建“智慧供水'平台,实现供水系统生成自动化、水质水量监测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智能化,保证城市供水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水平相适应,从而降低供水生成成本、增加供水系统调控能力、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使公司达到最优化运营。架构一个统一的“智慧供水”平台,实现现有个系统和平台的整合,建立公司的数据仓库,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和整体管理。作为建设'智慧供水”发展目标的初期,现阶段系统建设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SCADA系统,提高运行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并合第27城市智赛供水解决方案V3.0理配置管网测点,为管网建模和智能决策提供可靠的实时和历史数据服务;应用GIS系统,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管网建模和智能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服务和技术服务;将供水管网数据装入PDA智能终端中,达到高效、实时、主动、客观的管理管网资产的目的,还可以利用PDA的GPS定位功能实现巡检人员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加强SCADAGIS.管网测漏、营业收费、服务热线、设备管理、办公自动化、安防等系统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共享,并充分发挥各系统优势;建立供水管网系统准确的水力模型,逐步实现管网规划设计、管网评估、工程管理、供水调度和水质分析等功能;建设给予知识驱动和水力模型相结合的安全、合理、优化的调度决策系统;1.13“智慧供水”建设原则1、先进性:“智慧供水”系统的建设必须站在一个高的起点,充分考虑技术成熟性的同时必须采用标准化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系统,软硬件系统可以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技术升级,确保系统的先进性。2、开放通用性:系统必须十分注意开放性,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平台,便于开发、使用、维护、管理和系统升级的支持,从而使用户的投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也更充分考虑到开放性,组合方便,相关系统中留有相应的软件接口,使各类数据得到很好的共享。3、实用性:要切合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不但能完成以往的人工作业,还需要完成很多过去人们想做而无法做到的工作。使计算机系统不再成为摆设,也使人们走出计算机简单模仿人工传统作业的误区。4、安全性:建立“智慧供水'系统的安全机制,制定规章制度防数据泄密、丢失、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第2章“智慧供水”系统建设方案2. 1设计目的本工程目的是安全、低耗、优质供水,完全符合国家十二五的总体战略,符合建设部对城市供水企业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发展规划要求。“智慧供水”方案与指令的合理性和实时性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服务质量和管理中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以“智慧供水”优化决策软件为核心的科学系统是供水管理中心长期追求的目标。为了建立一个科学的供水系统,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如建立了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水力模型系统、供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在这些基础之上建立“智慧供水”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只有建立了“智慧供水”系统,使已经建立的软硬件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其保障和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应对供水紧急事件、降低供水成本,并且能提高供水企业的管理效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最终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设计依据1)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建设部)2)建设科技十二五”规划(建设部)3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020)(建设部)4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建设部)5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 3设计主要规范标准1) HG/T20507-2000自动化仪表选型规范2) HGT205122000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4) HG/T20513-2000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5) CBJ42-81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定6) HG/T20509-2000仪表供电设计规定7) HG/T20573-95分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8) GBT85661995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9)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10) )HG/T20508-2000控制室设计规定11) HG/T20636自控专业设计管理规定12) GB/T13423-1992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13) 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 GB14050-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15)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6) 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7)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8)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9)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21)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22) JGJ/T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3)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4设计内容3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1)水厂集散控制系统(DCS)2)社区二次供水和分质控制系统3)供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4)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5)管网水力模型系统6)供水科学调度系统a对外服务系统1)用户智能报装系统2)营业智能收费系统3)供水智能服务热线系统4)大客户智能管理系统5)终端用户智能服务系统3对内服务系统1)门户网站与办公自动化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MIS)3)安防和视频监控系统律智慧信息化基础设施1)调度网络系统2)机房工程系统第3章“智慧供水”一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以制水工艺为先导、供水管网地理信息为基础,管网模型为核心,构建智慧供水”平台,实现供水系统生产的自动化、水质水量监测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智能化,保证供水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水平相适应,从而降低供水系统成本、增加供水系统调控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供水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使公司达到最优化运营。“智慧供水'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是依照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强大高效的计算机技术为水务企业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都提供了功能完善的应用支持,全面带动了供水企业生产运行管理全程的工作流,是供水企业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的有力工具。智慧供水”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整合了分散、无序、多介质的各类生产运行数据,建立起企业生产运行数据填写、上报、导出报表、统计分析等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快速、准确、高效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实现以供水企业生产运行全过程管理为核心,详尽记录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工艺运行、水质化验、设备运行、设备状态、能源消耗等数据,最终形成完整的企业生产运行管理信息化模式。“智慧供水”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建立了网络化的下属部门生产运行数据上报机制,实现了对下属部门的远程运行监管。各下属部门上报的生产运行数据智能化的汇总和统计,快速形成企业整体的生产运行各类报表,为企业整体运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数据。通过本系统将极大的提高下属部门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轻总部运管人员的汇总计算、统计分析的工作量,提高企业运行监管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了供水企业针对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迫切需要。对于供水企业,生产运行数据是企业生产运行控制、安全生产保障、生产优化调度、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成本分析等运营管理业务决策的最基础、可靠、有力的依据。3. 1水厂集散控制系统3.1.1 概述水厂集散控制系统简称水厂DCS,主要实现取水、水处理和供水泵站统一控制与管理,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制水质量与安全以及节约制水成本的必要手段。水厂DCS一般包括一个监控工作站和分布在各工位的若干个监控子站,各监控站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各监控子站连接本工位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工艺需要配备闭环控制或顺序控制功能,同时将本站信息上报到监控工作站,也接受监控工作站的整体优化控制指令。本工程水厂DCS向上集成到供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SCAD系统通过水厂DCS系统收集取水、水处理和供水泵站运行状况信息,同时还能接受和执行通过SCADA系统传送的调度指令。3.1.2 改造要求省略,.3. 2社区二次供水及分质监控系统3.1.1 概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供水的惟一选择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次供水设施包括小区室外给水管道(含分区加压管道)、二次加压系统(水池水箱、水泵、电机、变频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管道、阀门)、供水立管、远传水表系统等。3.1.2 系统组成社区二次供水及分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远程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增压泵站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监控中心计算机、GPRSS讯控制器等。以下省略,,,3.3供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3.3.1概述供水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简称供水SCADA其功能是远程在线获得整个供水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包括各水厂运行状态信息和管网运行状态信息,并可发出指令控制各水厂运行及对管网上的重要阀门进行远程调控。为保证整个镇区的供水量、供水水压、供水水质(浊度、余氯、PH)的要求,需对供水系统的水源、水库、水厂、泵站、水池及其管网水压、水量、水质(浊度、余氯、PH)监测点进行全面监控管理。以下省略3. 4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3.1.1 概述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供水管网GIS系统,它将水司供水系统所有管线、设备(水泵、阀门等)与构筑物(水池、水塔等)录入系统,记录埋深、材质、年代、口径、连接、用途等静态信息,提供图形显示与查询定位,为管网建模与供水调度、设备管理、维修维护、爆管处理、工程建设及水质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配备GPS接口与设备后,可以实现供水区域内所有管线与设备的快速测量与定位。3.1.2 软件功能要求1) GIS的基本功能包括:图形基本操作、管网资料输入、管网图形输出、管网设施编辑、图层管理。2) GIS功能Web化:在C/S版(或单机版)的GlS软件基础上,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在管理中心内部网发布Web版的GIS(称为WebGigjGlS与WebGIS两者功能上作合理分配,GIS主要实现管网基础资料的录入、更新等维护工作,而WebGIS则实现查询统计、各城市智赛供水解决方案V3.0种供水管网业务的处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管网的管理工作。3) GIS功能专业化:作为供水管网GIS,除了必要的地理信息资料,供水管网GIS更应该突出在管网专业化方面的应用,因此要开发多套与GIS密切集成的有关管网管理业务应用模块。4) GlS功能集成化:GIS和供水SCADA系统、管网水力模型系统、供水调度系统、营业收费系统、供水服务热线系统等进行数据共享和集成,形成基于GIS统一界面和操作风格的应用系统。5) GIS功能移动化:GIS系统与GPS定位系统和导航系统相结合,以及与工作流程移动办公系统相结合,使得管网管理工作的信息传递实现实时化,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通过公司的内部网络浏览GlS系统数据资料,通过GIS系统建立管网涉及多个方面的管理系统来增强GIS系统数据的维护功能,通过建立和应用GIS系统使石碣镇在管网管理方面在国内给水企业中达到领先水礴础上完善GIS系统的集成化和移动化。如图所示:I3.1.3 供水管网GIS系统架构图行对方案管理模块忏网空同编辑模块地阳柒成显小模垸竹网网络分析除块律MW罚分布极块川小尸?理模块枪型模拟分析植块佻水设题仅术模块应®他系任刈网央懂孤情景对比分析模块W÷7v½>管网设施统计程筑辅助甘理系统地图、巡我养护信息交互I住线a测设番无线果JK数据标准数据按nSCADAtkiKKI*!I供水设施LI门来水厂|1移动地图显示森谢GPSeKlftiW311作护火场心也次如TSO1FT7部门门尸网站博用户权限认证近行设备数据代询链接接入内郃办公系统fHlS养护广系统应用层MgIiPadsandroid址合J8博文国统共KftftttZ函计他JLJL业务服务层数据层&支撑层3.5管网水力模型系统3.5.1概述管网水力模型系统综合GIS系统的静态信息与SCADA系统的动态信息,并结合用水量的预报、估算与分配,按水力学理论对水司供水系统进行水力建模与模拟计算,在线跟踪供水系统水力运行状态,实时计算出所有管道的流量、压降、流速和水厂、用户节点的压力等水力信息,为供水系统科学调度与管理提供依据。管网水力模型系统是管网水质模型、供水调度模型、及管网漏损控制模型的基础。以下省略3. 6供水科学调度系统3.6.1概述供水科学调度系统以GIS系统、SCADA系统、水力模型系统为基础,通过用水量变化趋势预测和科学决策,控制各水厂供水泵站的运行与管网中受控阀门的开度,以保障用户的供水量、压力与水质,同时尽量节约供水成本、降低供水能耗、减少管网漏损。以下省略,第4章“智慧供水”-对外服务系统完善供水服务体系,满足社会用水新需求。完善客户服务系统和“一站式”对外服务系统,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丰富对外服务工作手段和方式,提升对外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客户Q同时,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制度,满足社会用水新需求。对外服务系统它具有灵活的流程管理:可由系统管理员根据业务需要自行定义工作处理的流程图,对任何一个业务的处理,除了可以按业务的正常流程进行传递外,还可以通过对传递下个岗位的选择实现业务流程的灵活运转,为减少人为误差、缩短用户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方便客户用不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同时,将业务所经历的岗位均记录在案,便于对流程进行分类、分析管理。以岗代人,便于实时监督:在此系统中,任何业务的流转不是在操作人员之间流转,而是在各岗位之间流转。因此,通过对各岗位的允许运转时间标准化限制,达到对用户服务承诺时间的承诺考核,实现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灵活的业务处理手段,业务覆盖面广:供水营业中的大多数业务城市智慧供水解决方案V3.0,都能在客户服务管理系统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或解决方案,合理高效的查询统计:用户可根据提供任意线索在系统中进行模糊查询及灵活的关联查询,为操作员提供极为方便的获取资料的方法。客户服务系统在供水行业的应用,将有效地促进企业对外服务、提高内部工作效率和为管理者提供最佳管理与决策方案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4. 1用户智能报装系统4.1.1 概述主要用于新用户申请接水和老用户申请扩容的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申请受理、用水勘测、接水审批、设计、预算、施工、验收、通水和归档等主要内容的信息记录和流转。通水后,其报装信息将进入营业收费系统进行抄表收费。该系统同时具备表务管理功能,记录和管理水表从采购到报废整个流转生命周期的过程。有采购管理、仓库管理、检定管理、领用管理、维修管理、使用管理、拆装管理、报废管理等。以下省略,,,4. 2抄表和营业智能收费系统4.2.1概述自来水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水费,营业收费系统是自来水公司内部管理和客户管理的重要系统。其直接关系到自来水公司的产销差和回收率这二大经济指标。由于水司大用户的用水量占了大份额的总用水量,建议短期对大客户实施远程抄表,中长期对所有用户端实施远程抄表,除提高抄表的效率外,由于远程抄表是营业收费系统中对用户的实时监控,它的实时数据对生产运营管理系统是测压测流点的补充,对水力模型系统是动态校核的依据,远程抄表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可供营业收费系统、管网模型系统和供水科学调度系统使用。根据进户管的口径大小,DN50200口径及以下的用户采用一体化远传水表,大于DN200口径的用户采用流量计加数据采集器的模式实现远程抄表。城市智慧供水解决方案V3.0抄表和营业智能收费系统的建立可使公司领导随时了解水量销售情况和各种基础信息,和其它两个系统(用户报装系统,供水服务热线系统)使用相同的数据库平台,使营业收费系统信息能和其它系统共享信息。以下省略4.3供水智能服务热线系统4.3.1概述供水智能服务热线是一个24小时的呼叫中心系统,借助计算机及通信网络为市民提供报修、咨询与投诉等全方位的用水服务,从而改进供水管理,改变居民的用水生活质量,提高供水企业在群众中的信誉。供水智能服务热线系统是售后服务重要环节,是自来水公司和客户的主要沟通渠道。本工程供水智能服务热线系统负责全水司范围内客户服务,使客户能够通过统一的电话号码,以电话、传真等方式从自来水公司获取用水信息,实现业务申请、咨询、投诉、受理、查询等,采用智能自动外拨技术实现客户回复、客户回访、客户调查等业务。以下省略,4.4客户智能管理系统4.4.1概述客户智能管理系统是远传水表的后台管理软件平台。它的功能是接受一体化远传水表发送回的检测数据和报警数据;远程对一体化远传水表设置参数和发送指令;对用户的用水量和压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分发数据供营业收费系统、水力模型系统、科学调度系统等相关系统共享;对客户的用水行为进行分析。以下省略,,,4. 5终端用户智能服务系统4.5.1概述终端用户智能服务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建立智能水管家应用终端、便民智能服务终端、信息推送发布管理中心、对外数据交互平台四个功能模块。为扩大宣传效果,可充分利用小区的现场条件,在小区公用大厅搭建临时体验馆,也可充分利用小区的广告大屏幕。系统从用水采集分析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中读取经过审核的客户档案数据、水量水费数据、漏水分析数据、超阶提醒数据集、水质水压数据、公告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然后推送到智能水管家应用终端、便民智能服务终端、智慧社区网站、智慧社区公告屏、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2022年)城市智慧供水解决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