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docx

    • 资源ID:1166659       资源大小:23.7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docx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国家汽车产业从零发展到现在,也走过了70年的时间,这期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自给自足1953年一1978年建国之后,我们国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更别说要生产汽车了。在苏联的帮助下,1953年成立了长春第一汽车厂,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汽。当时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对于载货车的需求是最迫切的,苏联方面的专家也建议我们先从相对简单的卡车开始制造,然后再攻克难度更高的轿车。从这两个原因出发,长春一汽就着手开始研制载货车。1956年首批12辆“解放”牌载货车CAlO出厂,车头绑着大红花,开向省委报捷。长春街头万人空巷,欢呼声、喇叭声、向车上撒五彩的纸花和麦穗,为我们的车欢呼。“解放”汽车的出厂,拉开了我们国家汽车制造的帷幕。1953年出版的1分钱纸币的正面,印制的是苏联斯大林汽车厂的吉斯150型汽车,“解放”载货车就是以这辆车为原型研制的。“解放”牌货车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寿命长,载重量大。当时的公路还未建成,交通运输能力非常落后,“解放”牌火车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梦想,在广袤的土地上驰骋了30年。到退休的时候,生产了近130万辆,占当时汽车产量的一半。1958年,毛主席在长春一汽汽车厂视察的时候,与时任厂长的饶斌讲:“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轿车?”受这样的鼓舞,一汽的全体职工,在没有图纸、没有经验、没有零件的情况下,3个月纯手工制成了一部车,取名为“东风”,“东风压倒西风”的那个东风。我们现在买东西讲什么纯手工制作,买鞋一一纯手工制鞋,买包一一纯手工皮包,喝茶一一大师手工制茶,感受匠心精神,感受设计师的心意等等完全是调侃。但是在当时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一汽的职工,就纯粹靠满腔的热情,制造了这样的一辆轿车。当时苏联不相信我们能做出轿车来,给我们的建议是:“别那么快,毕竟载货车刚生产出来J虽然有了“东风”汽车,但它确实是体现了我们造车经验不足,故障率太高的问题。司机师傅要兼职维修师傅,开一会下来修一修,再开一会再修一修,只生产了30辆就被叫停,最终也没有完成量产。有了“东风”的(失败)生产经验,一汽很快又再次推出了“红旗”轿车,这是我国首款量产的乘用车。红旗一经诞生,就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受一汽的鼓舞,出现了“造车热”的现象,就像前几年出现的“新能源车造车热一样”,各省、各市、各地区,都开始想方设法研制汽车。然而他们当时的“造车”并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设计图纸、采购零部件、组装再出售,更多的是回收各类零部件,甚至是“退休”的零部件,缝缝补补再用三年。但是汽车是工业体系的结晶,用传统的小农方法是真的做不出来,所以这段时间内,虽然各地方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是都没有成功。其中有个牌子叫做“永向前”,这个品牌的名字起得特别妙。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是这个名字很符合当时的环境,“永远向前进”;其二就是这个车的功能也很符合它的名字,这个车没有倒挡,它没办法后退,只能往前开,所以叫做“永向前”。所以这车开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能开过头了,不然就要动员十里八村的亲戚朋友帮你推回去。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混战之后,时间来到1978年,我国的汽车产业自给自足闷头发展了接近30年,开始抬眼看世界。二、中外合资I1978年开始1978年我国汽车的年产量是18万辆。那其他国家的汽车产能是多少呢?美国手握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张王牌,在汽车年产能冠军宝座上坐了多年。王座之下有猛虎,1978年前后,刚好是石油危机爆发的时候,油价大涨,日系车以轻便、油耗少为卖点,正虎视眈眈眈地想要超过汽车大国美国。但是不管谁第一谁第二,他们的汽车年产能都超过IOoO万辆,远远超过中国,1978年中国汽车年产量18万辆。不能再等了,我们的汽车产业一定要发展起来,但是汽车产业是个系统工程,上万个零部件,对应着上下游这么多供应商,自主研发的过程又太慢,所以我们选择边合作、边学习的模式,提出了“以市场换取技术”的口号,中国汽车产业开启合资时代。北汽和克莱斯勒签约成立北京吉普,是我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接下来是上汽和大众成立上海大众,他们生产的桑塔纳在中国连续拿了22年的销量冠军,是一代人的记忆。广汽和标致成立广州标致,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和广州标致三家合资车企就这样在北上广安家。上海大众成立后,定下了生产桑塔纳这款车型。但是我们国家没有配套的体系,一个零件都造不出来,所以首批的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全部是进口的。买回来之后在国内组装,这不叫造车,这叫装车。我们开放的车企中外合资政策可不是为了做慈善的,我们是“用市场换技术”。因此,当时的上海市长向中央做保证,7年时间,要让桑塔纳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其他的合资企业同样也是如此,先合作,再学习,一步步地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在零部件的国产化过程中,我们国家也出现了非常优质的零部件厂商,比如说玉柴发动机和福耀玻璃,都是这段时间起家的。包括上海在2018年引进特斯拉的时候,我们给了它那么多优惠的条件,开放了车企外商股权独资,给它政策倾斜,廉价的土地和低息贷款,能给的优惠政策我们都给了。同样的,我们绝不是做慈善,协议中要求了不仅要求了特斯拉在中国的投资额度和纳税额度,最重要的一条是,特斯拉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在3年时间内要全部国产化。1984年我们国家开启中外合资政策,短短25年时间,也就是在2009年,我国的汽车年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此后一直蝉联冠军至今。合资车企存在的弊端。合资车企的出现,确实是帮助我们快速建成了汽车工业体系,他们也通过技术的出让,赚取了巨额利润。不说合作共赢,至少也是达成了各取所需的共识。那么合资车企有什么弊端呢?首先,双方的母公司与合资公司是存在合作竞争的双重关系的,因此,外商车企顶级的技术并不会应用于合资车企上。对于外资车企来讲,他们是希望用一些技术和流程来攫取利润,并不会对合资企业倾囊相授。如果只依靠合资企业,我们中国的车企达到及格很容易,达到优秀则非常困难。2021年上汽集团的股东大会,董事长讲不能和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否则华为就成为灵魂,上汽就成了躯壳。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的灵魂曾经长期被大众通用握在手里,直到今天都没有摆脱,他是真的知道痛了。在姚老师的论语之道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性,热衷于快速反馈;社会,倾向于功利至上。当春秋战国之际,世人总觉得孔子、孟子所说的孝、悌、仁、义太过空洞,这些东西能有什么实际用处呢?哪里比得上苏秦、张仪的纵横撵阖,谈笑间就能为国家增加几座城池,甚至几十座城池?可是多少年过去了,苏秦、张仪的功业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却成为古代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主流思想,其所主张的孝、悌、仁、义亦成为炎黄子孙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这段话其实就讲清楚了合资公司的弊端,企业,由每个喜好快速反馈的人组成。合资车企一面是非常轻松又赚钱的“拿来主义”,面是烧钱又不确定的自主研发,可想而知会如何选择。我能理解,但不认同。很早以前看职场同事关系解读的时候,了解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你最强大的对手并不是同行企业,而是隔壁部门J意思是说,对于职场中绝大部分高、中、底层领导以及普通员工,你要做的,是在年底的竞争考核中拿到优秀的成绩,这样才能稳定地晋升,拿奖金,其他都是没有用的。这个理论放在合资车企中,同样也是适用的,“母公司的创新关我什么事,我只要把合资车企的成绩做好就可以啦”“自主研发关我什么事,合资拿到的技术足够用啦:由这样思想主宰的企业,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三、自主造车2001年起那我们有没有“迎难而上”的独立自主的企业家呢?一定是有的,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有这样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些人,就是我们中国的脊梁。就在我国汽车企业艰难发展的时候,有人自信地站了出来,大声地说:“汽车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加方向盘吗?”大家听到这话有什么感觉吗?如果这个人最终成功了,大家会说他当年展现了就是年轻人的自信与拼搏精神。如果失败了,评论大概率就变成了“这人是个汽车疯子。”说出这句话的就是吉利的创始人,企业家李书福。企业家李书福被誉为民营车企第一人,高中毕业19岁就开始做生意,兜里揣着120元钱就开始创业,开过照相馆,卖过装潢材料,也生产过电冰箱和摩托车。关键是李老板做一行成一行,生产电冰箱,5年时间把年产值做到了千万级别,那时候可是20世纪的90年代。后来转行生产摩托车,又畅销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李老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年少轻狂是有的,自信也是真的有,因为他过去做制造业确实是很成功。在1994年的时候,李老板一拍大腿,决定造汽车。但是当时汽车行业的主要战略是“三大三小”,6个轿车生产基地,分别是一汽、二汽、上汽、广州、天津、北京,全部是国企和有国企背景的企业,根本不对民营企业开放。别说民企了,国企也不给资质,奇瑞是根红苗正的国企,安徽市政府给背书,也不行,同样不给资质。没有资质,就没有办法上牌,就没有合法的身份,就只能偷偷卖、偷偷用。这个时候怎么办?再等等吧,等什么呢,等国家把造车资质放开再来做。李老板不同意,李老板一拍大腿,现在就造车。就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吉利成立了,还是通过买车、拆解、学习、制造、组装这个流程,1998年,吉利的第一款车下线,取名为“豪情”。豪情壮志在心中,吉利是憋着一口气的,因为这款车,他还是没有资质的。李老板没有办法,到处求求,到处拜拜,带着他的“豪情”,李书福的第二句名言来了:“请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就这样,李老板终于叩开了那扇紧闭的门,终于进入了汽车生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家民营车企。这时候,距离他生产第一辆车,已经过去了3年。机会不是凭空产生的,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你先做,才会有可能性。如果一直等待,那么机会可能永远不会出现。这是姚老师经常勉励我们的一个观点,姚老师经常会谦虚地讲,他是借助了公众号起飞的红利。确实是有这个原因,但是公众号的爆发我们都有经历,回顾各行各业的头部大V,哪一个不是在公众号起飞之前,就完成了原始知识的积累,完成了经验的积累呢?就算不是公众号,也会有千众号、万众号之类的媒体,成功的也同样会是这些人。所以很多时候就是要先做,才会有机会,李老板如果没有“豪情”车在手,大概率就打不开那扇紧闭的门。自主车企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慢慢成长起来的,不只是吉利,还有比亚迪和长城等等。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模仿到创新,从合资到自主,一步步走过来。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1379万辆,排名全球第一。我们也终于成为汽车大国。四、新能源车,弯道超车2009年开始成为汽车大国,那么下一步就是成为汽车强国。大家或许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说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就是指新能源汽车。百年老牌汽车强企的技术积淀之一,就是内燃机。这个技术是真的难,再给我们十年时间,也不敢说能造出更好的内燃机。打败柯达公司的并不是另一家生产胶片更优秀的公司,而是数码相机的浪潮。同样的,打败内燃机的,不是一款性能更好的内燃机,而是汽车的电动化。时代变了,大人们,你内燃机发展得再好没用啦,电动车的时代慢慢到来了呀。电机+动力电池取代了原有的动力系统,电机的技术含量并没有内燃机这么高,国外车企的先发优势并不大,所以就出现了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就拥有了这么个机会去弯道超车。2009年开始,就在我国车企年产销量成为世界第一的同年,我们国家实行“十城千辆”计划,新能源车应用推广示范工程正式拉开帷幕,开启了长达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我们提到燃油车,想到的牌子是什么?大众、通用、丰田、本田和BBAo那再提电动车呢,广汽上汽比亚迪,长城长安蔚小李,那朋友们会讲,特斯拉销量很高呀,确实是,但是说来说去也就只有一个特斯拉了,有多少的外资车企,能在燃油车的赛道中,再现大众、通用的成绩呢。这段历史真的很好玩,在我们为合资车企取得成绩之后不思进取,最终掉队而感到遗憾的时候,视角拉大,那些傲慢的、号称拥有百年积淀的燃油车企,不论国内与国外,都在掉队。新能源车一定是未来的趋势,用我们都熟悉的手机迭代史类比,燃油车就相当于老式诺基亚,电动车就相当于初代智能手机。尽管电动车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但是它天然适配智能化,而汽车的智能化进程,才刚刚开始。1994年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中,有这样一条内容:外资企业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o2018年在引进特斯拉之前,对这条规则进行了修改,最先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持股比例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限制。汽车产业政策实施了近30年,兢兢业业地培养、督促、扶持国内车企的成长,而现在它退休了,也说明国家是真的对车企树立起了信心,放开了搀扶的手。中外合资模式也是起到了它应尽的任务,一众国企在强压之下也逐渐觉醒,上汽有荣威、广汽有埃安,一汽有,呃一汽加油。野蛮生长的一众民营车企成绩更是耀眼,比亚迪的销量稳稳压制特斯拉,马斯克有造火箭的技术也不行。这是2022年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前十名除去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其余全部是自主品牌的企业。我必须把排名扩展到15名,才能看到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名字。至此,中国汽车发展史简单地给大家分享完了,这是一个产业的奋斗故事,这也是一个民族的品质缩影。它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有过很多次的失败和无奈,但是它没有放弃、没有一蹶不振,它是努力、是坚持、是不服输,它是信心、是梦想、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笼罩在头上三年的新冠疫情终于散去,国家对于各行各业的刺激政策正在路冬去春来,万物生长,经济终将会复苏。但是在这之前,大家需要像李书福李老板一样,准备好自己的“豪情”,随时叩开机会的大门。

    注意事项

    本文(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