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舍扩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docx
小学校舍扩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4.2地震评价114.3边坡稳定性评价134. 4拟建工程与相邻建(构)筑物及环境的相互影响评价224. 5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225地基评价225. 1地基的均匀性评价225. 2地下水作用225. 3岩土层承载力评价235. 4特殊性岩土评价235. 5持力层及基础型式235. 6桩基评价235.7地基及基础施工建议246岩土工程结论及建议246. 1结论246.2建议24附录附图表:1总图例(OT共1张)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比例尺:1:500)(b1共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2-12-14共14张)4钻孔地质柱状图(比例尺:1:1001:300)(3T3-34共34张)5钻孔情况一览表附件:1、勘察合同、委托书、勘察纲要、测量说明2、岩土检测分析报告、外业见证报告(含岩芯照片)1前言3LI任务由来及拟建工程概况3L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3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31.4勘察阶段与勘察范围的判定4L5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51.6 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51.7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5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62.1地形地貌62.2地理交通及气象、水文62.3地质构造62.4地层岩性72.5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72.6水文地质条件72.7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82. 8不良地质作用83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83.1岩土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83. 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83. 3岩石物理力学性质93. 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03. 5设计参数选取103. 6嵌岩桩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确定103. 7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114场地稳定性评价11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1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1.2.4查明是否存在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成桩可能性、桩基础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影响分析;125场地资料收集任务;1.2.6 场地特殊岩土评价任务;1.2.7 场地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任务;1.2.8 对场地地震效应和岩土体地震稳定性作出评价;1.2.9 评价拟建场地的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对持力层的选择、基础型式等提出建议;1.2.11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1.2.12 成桩可能性、桩基础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影响分析任务;1.2.13 评价环境及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及提出支护措施建议;1.2.14 评价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及对相邻建筑的影响等;分析评价场地岩土体在建筑物施工及营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1.3.1 勘察工作依据1发包方与承包方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3岩土工程勘察纲要;4拟建物设计总平面图(带1:500地形图)。1. 3.2勘察工作执行的规范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1前言1.l任务由来及拟建工程概况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主)拟在两江新区修建小学校舍扩建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减少浪费以及满足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主)委托我公司对小学校舍扩建工程进行详细勘察工作。据业主方提供的1:500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及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用地面积约21821.28m,,建筑面积约12557.34m按设计方案拟建后,场地周边将形成较多段环境边坡和基坑边坡,地下室为TF,基坑边坡高度约5.4m,为岩质边坡、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边坡最大高度约19.Om,为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三级,各拟建物具体概况详见表1。表1.1拟建工程概况一览项目名称层数高度(m)正负零高程/地下车库底高程(m)-全级安等构型-结类基础形式桩基(KN/单桩)综合楼6F/-1F23.5355.00/299.60二级框架剪力墙独立柱基3(X)0室外运动场2F/-1F7.8355.00299.60二级框架剪力墙独立柱基I(XX)地下车库-IF5.4299.60二级框架剪力墙独立柱基5.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目的是为配合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其具体任务是:1.1.1 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各岩土层的特征(类型、深度、分布等)地质环境:1.1.2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而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无采空区及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IooOonr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氏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O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有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表1.4-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I倍边坡高度。无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上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无满足勘察<!-l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勘察至坡顶外侧1.5倍边坡高度之外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勘察至坡顶外侧1.5倍边坡高度之外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基坑位于场地内部,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勘察至影响范围外满足勘察范围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I20-2012);9、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R50585-2019);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参照;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2);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14、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5、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1.4勘察阶段与勘察范围的判定本次勘察阶段为直接详细勘察,根据渝建(2013)345、346号文件要求,拟建场地勘察阶段、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4-2。表1.4-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Q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中等豆杂场地,安全等级为二三级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场地内无不良地作用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上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白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区内地形平缓,地形坡角012°,局部陡坎处最大4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受库区水位影响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型钻机2台,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编录,同时开展场区的工程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工作。于2022年9月14日结束野外作业。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6T。表L6-1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工作项目单位ft量提支成果工程测绘勘探点定位个34勘探点测量成果表地质测绘Km30.06工程地用平面图1张(1:1000)剖面测绘m/条1149.10/14工程地质剖面图14张(1:200)本次勘察工程钻探面孔511.30/34钻孔柱状图34张(1:100-1:300)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m/孔2.4/2动弹曲线实验图2张(1:50-1:100)室内试验岩样单轴抗压组10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抗剪组2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水文工作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孔34/1.7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7.1工程测量:测量起始数据为业主方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详见表1.5.1),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勘探点及地质剖面均采用全站仪实测,其成果精度满足要求。表L5.1控制点成果控制点X(In)Y(m)Ii<n)Hl78653.71162972.831355.520H278652.37163056.340350.185L72工程地质测绘:采用1:500现状地形图,现场实际勾绘了地层界线,并在场区邻近基岩露头处实测了地层与裂隙产状,对拟建工程场区及周边进行了1:500比例尺精度的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1.7.3钻探:钻探劳务公司为重庆诺兴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采用2台XY-150型回转钻机施工,钻孔直径11091mm。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纲要、钻探技术要求及钻探操作规程进行,由于准备充分,现场对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到位,施工中未出现质量与安全事故,钻探结束后对孔位进行了封孔处理。钻孔岩回次采取率: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为65-75%:强风化基岩为75-82%;中等风化基岩为80-88%o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确保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各孔均按相关规范要求控制钻探深度。坑深度的2倍。1.5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按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之规定,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见表L5-1。«1.5-1工程场地地质环境震杂程度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类别场地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地形坡角072°中等复杂岩层倏角(°)/16°/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岩土特征不均匀,有特殊性岩土/土层厚度(m)/3.8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简单岩质边坡/简单洞顶温岩厚度与洞夸之比/!简单枭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简单相邻建筑影响程度中等/拟建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三级,边坡安全等级为二、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综合确定场地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 6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据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场地实际,本次勘察以工程地质钻探为主,并辅以工程地质测绘、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岩土检测等勘察手段。本次勘察布置钻孔34个,编号为ZK,其中控制性钻孔12个,一般性钻孔24个,共计51L30m:本次勘察取岩样12组。勘察钻孔主要布置在拟建物角点及建筑边线附近,钻孔间距一般为1830m,孔深控制原则:一般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以下6IOn1,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基岩以下812m。我公司于2022年9月9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驻现场施工,采用XY-150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1 地形地貌勘察区属构造剥蚀浅切割丘陵地貌,场地地形整体较平缓,地形坡角多为O12°,局部为陡坡、陡坎,高程357.05378.75m,最大高差21.70m,场地部分区域基岩出露,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2. 2地理交通及气象、水文2.2.1 地理交通拟建场地位于两江新区金山小学附件,区内城市市政设路网施较发达,交通极为方便(见图2.2”交通位置图图2.2交通位置图2.2.2 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年平均气温17.8018.60。口月最低平均气温7.207.90。C(I月),日极端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3.1汽(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0mm,年最大降水量1544.80mm,年最小降水量740.IO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13nun,降水多集中于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风少且风速小,多年平均风速L3ms左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最大瞬时风速28.4ms1,经调查,场地属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形起伏变化相对较小,无地表水体,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2.2.3 3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龙王洞背斜西翼(见图2.3构造纲要图),岩层呈单斜状产出,无区域性断层通过,构造条件简单,岩层产状为:282°/16°,层面平直,无充填,结合1.74取样及试验:钻机施工中当进入中等风化层后,选用完整岩芯包样,采集中等风化砂岩、泥岩样共12组,试验项目为岩石天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岩样试验执行标准为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对样品及时进行密封送检,试验时样品保持天然状态。岩样取样送检过程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并及时送具有“CMA”计量认证的重庆一三六测试中心进行试验。所以岩、土样取样质量及测试项目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成果质量良好。1. 7.5原位测试场区内素填土局部厚度较大,分布较广泛。为了了解土层的力学性能,现场选取了2个钻孔分别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采用自动落锤装置,在施工工程中,锤击和贯入同时进行,触探杆偏斜度小于2%,未见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晃动的情况,每分钟锤击速率20-25次,施工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成果可靠。1.7.6钻孔水位观测施工的各孔在钻探施工结束后均抽出了孔内循环水,间隔24小时以后再进行了钻孔静止水位的观测记录,以确保钻孔中地下水位观测的准确性。根据观测,抽干钻孔内循环水后,未见地下水位,判定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较贫乏。本勘察报告所有图件采用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院工勘绘图软件处理,文字编辑采用Word2003及Excel2003,满足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1.7.7勘察外业见证情况本次勘察,严格执行了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渝建发2008J209号文关于加强全市建设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本次勘察外业是在业主聘请有见证资格的见证单位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见证员是:旷达,印章号为YKJZ-2310389-0051o见证员依据勘察纲要对外业的工程测量、钻探、取样采用旁站式监督,确保了外业勘察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真实、可靠。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达到了业主方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质量合格。较发育,为整个场地主要岩性,与砂岩呈互层状产出。各孔岩土层厚度高程统计于钻孔数据一览表。2. 5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2. 5.1基岩面特征场区内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分布较广,局部厚度较小,基岩面埋藏深度一般为0.03.8m,区内地形较较平缓,根据钻探揭露情况,场内土岩界面起伏不平,呈波浪状,基岩顶面基岩面坡度一般315°,局部可达25°。2. 5.2基岩风化带特征据钻探获取岩心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1 .勘察区基岩强风化厚度差异较小,砂岩强风化厚度多为0801.50m,泥岩强风化厚度多为L2L80m°强风化带内岩体较破碎,网状裂隙发育,岩体强度较低,岩体多呈碎块状。2 .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长柱状,少数短柱状与碎块状,质较硬,岩块手折难断,岩芯节长一般O.050.48m,岩体属较完整岩体。2.6水文地质条件场地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素填土其结构呈松散梢密状,结构孔隙较多,赋水性差,透水能力和含水能力较好,有利于地下水的径流和赋存,该层中地下水较发育,属强含透水层,渗透系数K(md)建议值为12md,在雨季可能局部赋存上层滞水,其水量较小,滞留时间较短。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砂岩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md)建议值为005md,泥岩为隔水层,渗透系数K(md)建议值为0.005md.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但基岩裂隙多呈闭合状,仅在强风化层中裂隙发育,呈微张张开状,故其间所含基岩裂隙水较贫乏。勘察场地无地表水体存在,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勘察期间属枯水季节,根据钻孔水位观测,钻孔在完孔后24小时观测地下水位,整个勘察区并无地下水位,场地及周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图2.3构造纲要图构造裂隙调查如下:裂隙Ll:1350/68°,裂面较平整,张开l4m,无充填,间距0.61.9m,可见延伸长度1.13.5m,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2:66°N68°,裂面较平直,局部张开l3mm,无充填,间距0.6L8m,可见延伸长度L52.5m,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2. 4地层岩性拟建场地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N)的素填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aS)的砂岩、泥岩;现将地层从新至老分述如下:3. 4.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f):杂色,稍湿,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土等组成,中间粉质粘土充填,结构松散稍密,局部架空,由人工堆填而成,场地内局部表层为新近填土,其余堆填时间约8年;粒径大小一般5X25cm,局部可达50cm以上,硬质含量约占2045%,最大厚度约3.8m(ZK26),*v×*w*z*w*W*z*rZ*»z*w*,q*rZ×*Z*>>*4. 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aS)1、砂岩(J2S-Ss):灰白色、褐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暗色矿物。细中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岩质较软,锤击声哑,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层理清晰,岩石强度较高,岩芯较完整,节长548cm,锤击声脆节理裂隙不发育,为整个场地主要岩性,与泥岩呈互层状产出。2、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易风化崩解,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较重;强风化岩芯呈碎块及散粒状,质软,锤击生哑,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片状、短柱状,节长530cm,强度较高,节理裂隙N(M-P0)L2计算标准差公式:。=上-l3计算变异系数公式:S=J4计算标准值公式:k=an3±呼+攀卜式中:n参与统计的样本数量;i一一岩土性质指标测试值;o一一岩土参数的平均值;一一岩土参数的标准差;B一一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a一一修正系数,式中“土”号,当指标作为作用项时,式中取“+”号,当指标作为抗力项时,式中取“-”号;外一一岩土参数标准值。5. 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6. 2.1素填土杂色,稍湿,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土等组成,中间粉质粘土充填,局部架空,由人工堆填而成,场地内局部表层为新近填土,其余堆填时间约8年,粒径大小一般5×25cm,局部可达50Cm以上,硬质含量约占2045%,本次勘察在2个钻孔中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试验成果统计于表3.2-1。«3.2-1超动力触探(NIG试验成果统计衰孔号触探范围统计孔深(m)未经修正后单孔N120范围值平均值变异系数边地带也未见井、泉出露。旱季大气降水补给少,无地下水滞留,雨季可能在原地形低洼处的回填土层内或基岩裂隙发育处存在丰富的上层滞水,施工应考虑降排水措施,地下水含量较匮乏,场地总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7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1.1条判定标准,环境类型为In类,结合野外鉴别及相邻场地类比,直接判定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场地填土为无污染的砂、泥岩块石及粉质粘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1.1条判定标准,环境类型为In类。经调查访问,场地及周边地带无污染源。故直接判定场地土层对混凝土、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 8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岩层连续分布,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亦未见有断层。场地现状稳定。据地面调查和工程钻孔揭露,拟建场地范围内无断层、构造破碎带通过;土层之下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岩土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本次勘察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成果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10.2条的公式进行数理统计,统计公式如下:1计算指标算术平均值公式:a,=1Z<概率修正系数0.920.91/标准值31.7923.81/3.3-1q卜等风化砂岩单轴抗压逑度试It成果统计表野外编号一样号一岩编天然抗压强度单值(MPa)饱和抗压强度单值(Mpa)软化系数YY-OIZK29.386.140.6611.47.689.866.43YY-02ZK48.375.420.659.666.448.535.49YY-O3ZKlO6.814.160.637.194.577.474.85YY-04ZK1312.68.390.6610.87.1210.36.73YY-05ZK2514.69.850.6614.29.4211.67.68YY-06ZK309.226.040.648.485.418.755.65统计个数18186平均值9.966.530.65标准差2.241.59/变异系数0.220.24/概率修正系数0.910.90/标准值9.035.87/3.3-:中等风化砂岩W反拉、抗剪(三轮)强度试验成果数理统计表岩性强度指标岩样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编号内摩擦角巾粘聚力COt<)(MPa)(MPa)中等风化砂岩ZK2237.56.851.95I2.43I2.09标准值%(经验值)35.25*6.16*2.156折减值(岩体)30.13(折减系数0.9,时间效应系数0.95)1.757(折减系数0.3,时间效应系数0.95)0.0.819(折减系数Q.4,时间效应系数0.95)3.3中等风化泥岩N优拉、抗剪(三tt)强度试验成果敷理疑计表岩性强度指标岩样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编号内摩擦角也粘聚力COt()(MPh)(MPa)中等风化泥岩ZK1236.71.690.426I0.473|0.792标准值(经验值)34.49*1.52*0.464折减值(岩体)29.50(折减系数0.9.时间效0.433(折减系数0.3,时间效0.0.819(折减系数0.4,时间效应系数0.95)ZK50.6L50.9596.990.23ZK261.12.61.56126.130.33现从钻探和实验两方面进行评价:钻探:场地内的新近填土成分不一,结构松散稍密,均匀性差(局部钻孔有垮孔现象发生),力学性质差。试验:从动探曲线及成果中可以看出,人工填土层处于稍密状,人工填土层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变化大。根据重力触探结果及结合地区经验物质成分、堆填方式,素填土岩土参数可取经验值:天然重度Y取20.OkN天然抗剪强度指标C=5KPa,内摩擦角力取30°;饱和重度Y取21.0kN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3KPa,综合内摩擦角小取23°;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原位测试(推荐静载荷试验)结果最终确定。3. 3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采集12组砂岩、泥岩样品进行抗压、抗剪试验;试验成果统计于表3.3-1-3. 3-4o统计方法均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等的有关规定执行。3.3-1中等风化砂岩单轴抗压强度试疆成果统计衰野外编号岩样编号天然抗压强度单值(MPa)饱和抗压强度单值(MPa)软化系数YY-08ZK1926.518.90.7431.424.227.720.3YY-072K1839.630.70.7744.335.238.329.4YY-09ZK2836.227.50.7632.924.637.429.1YY-IOZK3232.524.60.7531.223.135.626.8统计个数12124平均值34.4726.200.75标准差5.104.56/变异系数0.150.17/项系数取0.33):fk=rffuk=l.l×0.33×9.03MPa=3277kPa;3)中等风化泥岩泊松比:=0.30*4)中等风化泥岩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K=IoOMN/H?*;5)中等风化泥岩天然重度取=25.2KN?*,饱和重度取=25.5KNm3*;6)中等风化泥岩岩体抗剪强度标:=29.50°*,c=0.433Mpa*o3. 6嵌岩桩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确定嵌岩桩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遵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关规定将岩石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Quk=Qsk+QrkQsk=unqsikliQdi=;rfkAp式中Q#、QP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ik一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无当地经验时,可根据成桩工艺按本规范表5.3.5-1取值;未压实的填土须考虑填土的负摩擦作用。frk一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与嵌岩深径比IV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可按照表5.3.9采用:表中数值适用于泥浆护壁成桩,对于干作业成桩(清底干净)和泥浆护壁成桩后注浆,3应取表列数值的1.2倍。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本工程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计算取值,中等风化砂岩取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3.8IMPa;中等风化泥岩取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9.03M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44-1条,拟建建筑场地整平后填土厚度较大,部分为新近堆填,未完成自重固结,须考虑填土的负摩擦作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4.4/条,填土负摩阻力系数取0.25;桩的极限侧阻力参见表3.6-1:应系数0.95)应系数0.95)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基岩风化状态分为强风化和中等风化。其中强风化层岩体破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中等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26.20MPa,为较软岩,中等风化岩体完整性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类。中等风化泥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53MPa,为软岩,中等风化岩体完整性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类。3. 5设计参数选取4. 5.1人工填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1、素填土D天然重度Y取20.OkN/m3;天然抗剪强度指标C=5KPa,内摩擦角取30°2)饱和重度丫取21.OkN/: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3KPa,内摩擦角取23°3) 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IOMNm'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原位测试(推荐静载荷试验)结果最终确定。3.5.2砂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1)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经验取:fa=450kPa*;2)中等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条件系数取1.1,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fak=rffuk=l.l×0.33×23.81MPa=8643kPa;3)中等风化砂岩泊松比:U=O.22*4)中等风化砂岩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K=440MN/*;5)中等风化砂岩天然重度取=24.4KN/*,饱和重度取=24.6KNm3*;6)中等风化砂岩岩体抗剪强度标:=30.13o*,c=l.757Mpa*o3. 5.3泥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1)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经验取:fa=300kPa*;2)中等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条件系数取1.1,地基极限承教力分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适宜修建拟定的建筑物。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基坑边坡与环境边坡,为保证边坡稳定,尚应对边坡进行有效治理。4. 2地震评价5. 2.1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属乙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并结合地区经验,素填土剪切波速为125ms,土的类型属软弱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取500ms,属软质岩石;中等风化基岩剪切波速2800m/s属于岩石。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公式4.1.5-1及4.L5-2计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式中心一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计算深度(m);t一一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计算深度第i土层的厚度5);%一一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一一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按场平标高整平后,各拟建物地震效应评价见表4.2.1、4.2.2,后续填土应在施工现场实测其剪切波速并校核地震效应评价。我3.6-1桩的极限儡阻力标准值qsik(kPa)岩土名称泥浆护壁钻(冲)孔桩干作业钻孔桩填土2224强风化砂岩165170强风化泥岩145150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请根据设计桩长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表535-2中查取。3. 7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据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本次勘察结合野外鉴别及地区经验,本工程场地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参数建议取值详见表3.7。表3.7岩土体参数建议取值岩性然度天重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抗剪强度泊松比基底摩擦系数临时边坡率(土质V5,岩质8m)(天然状态)C(kNm,)天然饱和(KPa)(°)素填土20.0*5*30»1:1.50强风化砂岩24.3*450*0.35*1:1.00强风化泥岩25.0*300*0.35*1:1.00中风化砂岩24.4*31.7923.818643175730.130.22*0.60*1:0.50中风化泥岩25.2*9.035.87327743329.500.30*0.45*1:0.50裂隙结构面28*12*岩层面22*12*素填土:水平抗力的比例系数取lOMN/m';强风化岩石: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25MNm中等风化泥岩:与M30砂浆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560kPa、水平抗力系数取100VN11破裂角取59.7°,中等风化砂岩:与V30砂浆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1220kPa、水平抗力系数取44OMN11破裂角取60.0°:素填土土体负摩阻力系数取0.25;带*的为经验值.4场地稳定性评价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地形总体较平缓,建筑地基主要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