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总说明.docx

    • 资源ID:1164607       资源大小:76.92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总说明.docx

    设计总说明一、总体设计说明部分:本项目为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本次设计内容主要包含渔沙村夹马峡至五社产业基地道路的拓宽和路面结构层铺筑,设计考虑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路基路面,原则上路线平面不作调整,最大程度的拟合原有纵断面。主要设计内容为: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涵洞等构造物,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1、公路技术等级:四级公路(II类)。2、本次设计主要针对既有道路设计,路基拓宽至5.5m,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1.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任务依据1、勘测设计合同。2、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准实施的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二)测设经过四川万世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业主委托,接受本项目任务后,我公司立即成立了红池坝镇渔沙村夹马峡至五社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组,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技术标准的同时开始执行本项目测设任务。项目组根据实地踏勘,并与业主多次讨论后确定了初步的方案。在以该方案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我公司于2023年5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现状公路为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04.5m,路面为水泥混凝土,局部路段平面线形指标差,弯道多,最小弯道半径15m左右,最大纵坡约5%,公路行车舒适性较差。部分路段路基排水工程缺失,涵洞堵塞、挡防工程多为干砌挡墙,存在破损情况,行车安全隐患大。为进一步巩固巫溪县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巫溪县红池坝镇农旅产业的发展,使村民出行更加舒适,拟对该公路进行改扩建。图一:既有道路现场图图二:道路干砌挡墙现场图1.2 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红池坝镇,地处巫溪县西部,位于巫溪、云阳、开州区结合部,东接朝阳镇,南临田坝镇、尖山镇西北与白泉乡毗邻,区域总面积232平方千米。本项目位于巫溪县红池坝镇渔沙村,项目地距离巫溪县城约IlOkm,项目建设区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本项目起点顺接031乡道,片区支路路网较为完善,道路运输利于项目工程的建设。(二)工程任务红池坝镇渔沙村夹马峡至五社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标准参照交通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的四级公路(II类)标准执行,设计时速15kmh,路基宽度5.5米,路面宽5.5米。该项目为改建公路,路线全长5285.474m。项目起点位于渔沙村夹马峡,止点为渔沙、金家村界,全长5285.474m(K0+000-K5+285.474)。现状路基宽度约在4.0-4.5m,路面结构为20CIn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部分出现破碎板、坑洞、裂缝、路基沉降、空洞等病害,影响行车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也完善红池坝镇路网建设需要,故需对本项目进行改建。(I)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标准15km/h,局部受限或回头曲线处采用10km/ho(2)本项目路基拓宽至5.5m,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尽量减少房屋拆迁和征用耕地,减少与沿线居民的干扰。(3)灵活运用技术指标,适度控制工程规模和投资规模。(4)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绕避不良地质地段。(5)设计上最大限度保护和恢复生态原貌,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废方。1.3设计依据的标准、规范本项目勘测设计参照山岭重丘四级公路(H类)工程执行国家规范及地方行业标准,参照执行: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TD40-2011);6、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o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1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12、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14、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15、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三)项目建设的性质及基本要求红池坝镇渔沙村夹马峡至五社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注重于改善山区交通条件。项目所在地集中于海拔1380-1580m以上的高山地带,建设难度大,资金有限,因此采用交通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的四级公路(II类)标准执行,建成后以小型车辆和农用车辆通行为主,设计速度15kmh,局部弯道及回头曲线处限速10kmho(四)主要技术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表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要求值一般采用值1公路等级四级公路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四级公路(11类)四级公路(H类)2计算行车速度Km/h2015153路基宽度米4.5-5.54.55.54极限平曲线最小半径米3012(10)125一般平曲线最小半径米3020206停车视距m4015157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路拱W2%)米15090908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路拱2%)米1501201209最大纵坡%912510纵坡最小长度m60454511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2007550012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2007570013竖曲线最小长度m60151514设计荷教公路Il级公路11级公路II级2、设计原则1、施工特点该工程碎浇筑工程量较大,施工强度高,施工战线长,汛期洪水干扰大,需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土石方开挖量小,回填量、树木砍除及构筑物拆除量较小,因考虑到工程经济因素,本工程土石开挖料可直接进行回填。多余土石方外运至业主指定弃渣场,运距2公里。2、施工协调要求由于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会影响附近用地,交通运输需从现有建筑物区穿过,要求业主、施工单位与当地政府及居民沟通协调,保证施工不受影响。3、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水、电和施工通信条件(1)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供应条件片(块)石料:本工程所在地沿线其原岩多为灰岩、白云质灰岩,该类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均大于30MPa,属中硬岩类,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其质量及储量完全满足工程需要;所需片(块)石优先利用开挖石方。碎骨料(砂、碎石):田坝镇购买,平均运距22Km.水泥:从渝溪水泥厂购买,距离工程区运距100kmo钢筋:田坝镇购买,平均运距22Km0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巫溪县文峰竹林城拌合站,可购买本项目所需材料,距离工程区平均运距约100knio(2)施工供水、供电及通信情况由于工程区内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供应,施工生产用水就近自抽堰塘水处理达标后使用,工程区施工用电可在就近的搭接IOKv线路降压使用。本工程对外通讯主要采用手机联系,对内可采用对讲机联系。(3)生活必需品供应条件生活必需品可在尖山镇购买,交通十分方便。16、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计(2019)121号)等;以上未列出规范、标准同样参照执行。本次设计采用的坐标系统:国家2000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1.4沿线自然地理条件(一)地形地貌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3%:地形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绝对高差2657.4米,一般相对高差100O米,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大宁河出境处祝家河海拔139.4米,为全县最低点,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为重庆市最高点。县境地处中纬度,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温湿适度。(二)水文条件区内以地表水为主,主要由降水产生。大部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三)不良地质现象本项目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较大,土质为粘土与亚粘土及部分砂类±,对该地区地质勘探未见有软土分布,基岩一般埋深较浅,基岩以上的粘土与亚粘土均呈硬塑状,工程地质性质较良好;软弱地基地段较少。因此,对软弱地基处理均可利用沿线弃方及弃方中的片石,采用填石、排水等方法进行处理。1.5 建设条件本项目附近筑路材料有砂岩片石、块石、料石,数量较多,检测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用于施工中不同结构物材料。(一)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红池坝镇渔沙村夹马峡至五社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红池坝镇渔沙村。工程所在地距离巫溪县城约IlOkn1。(二)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施工协调要求全线路基排水工程采用浆砌边沟。(3)路面工程为满足路面施工的平整度要求,路面各结构层的施工应由专业队伍承担,基层均应以机械拌和。加强各工序间的合理配合,如路基施工至路床顶面标高并检验合格后,应尽快掩铺路面各结构层,避免路床长期暴露雨水下渗软化路基,造成通车后路面破坏。(4)桥涵工程本项目不包含桥梁加固及桥梁路面加铺,保持桥梁现状不动。涵洞主要为路基路面排水涵洞新建设计。涵洞工程的施工根据不同结构形式及部位,分别采用机械、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或人工施工方案进行。1.7 施工注意事项1、本设计图沿线波形梁护栏工程的安装,可由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一起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以现场收方为准。2、靠近结构物挖土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于在路基范围内暂时不能迁移的结构物,应留出土台,土台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3、挖方边坡应从开挖面往下分段整修,每下挖23m,宜对新挖的边坡刷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4、除本设计已作说明外,未尽事宜参照有关规范执行。二、路线设计说明部分:2.1 路线、纵面线形设计1、平、纵面设计:(1)因资金限制,按业主要求,全线按照四级公路(II类)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5kmh,局部地段按10kmh设计。(2)本项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1.6施工方案根据该项目工程规模对该项目施工组织计划提出以下建议:(一)施工组织、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进度及措施1、施工组织根据过去公路建设类似项目的实践经验,应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经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确定进场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按时和提前完工的关键环节之一。组建建设指挥部,对项目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特别是地方政府参与领导管理,将使征地、拆迁、人员安置等前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在组织民工,地方材料的供应,协调关系方面,具有地利方面的权威性,并对确保正常施工也是十分必要的。专职的监理机构,负责行使对各专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旁站监督、计量与支付,将使各部工程的质量自始至终严格处于受控状态,对确保工程质量非常重要。2、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进度及措施合同段的划分应注意填方数量的相对平衡,避免产生跨越合同段的土石方调运给施工带来相互干扰。各分项工程必须遵循从准备工作一认可施工报告T实施一检测合格一转入下道工序的原则。并作好各工序间的衔接配合,使之有条不紊。(1)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应以机械为主辅以人工施工,挖方路段应尽量布置多个作业点以推土机或挖掘机作业,配以装载机和自卸翻斗车运至填方段填路堤或弃于弃土场。填方路段则以装载机械或推土机伴以平地机找平,碾压密实,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应随时调配各种机械,避免产生窝工现象。施工过程中须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工序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应利用旱季尽早填筑,以减少路堤施工后沉降量。(2)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规定95%的压实度要求,以确保路侧护栏的抵抗能力;如果路侧路基土压实度不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中对路基路床压实度的要求,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厚度小于25cm,要设置3IOmmX20OmmXlOmm的加强钢板,加强钢板可与护栏立柱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路缘石顶面或路面以下50mm的立柱外侧,与交通流前进方向成5°15°夹角,施工时要固定好加强钢板后,再整体打入土中,以提高护栏的防撞承载能力。2)所有钢构件均要进行防腐处理,满足现行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的规定。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和连接件在防腐处理后,必须清理螺纹或进行离心分离处理。3)波形梁、立柱、端头、支承架及连接螺栓等所用钢材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要求要符合大型碳素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GB/T33083-2016)的有关规定。4)波形梁护栏的拼接螺栓采用优质碳素钢,即45号钢或20MnTiB钢,并符合结构用扭剪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363236332008)的规定,螺母采用45#钢,并要符合大型碳素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GB/T33083-2016)的有关规定。5)波形梁护栏的防锈采用镀锌处理,并要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17)的有关规定。6)波形梁护栏的加工制作,必须按照交通部JTG/T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中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7)直线段护栏不得有明显的凹凸、起伏现象;曲线处护栏板必须采用护栏板弯弧机进行弯曲,曲线段护栏应圆滑顺畅,与线形协调一致。8)立柱安装采用钻孔法施工,用MlO砂浆填充立柱与路基间的空隙,并夯填密实。(四)注意事项2.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一)设计内容本项目交通安全工程主要包含波形梁护栏设计及路面标线设计。(二)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起施行)4) 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5)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6) JTG/T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7) 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8) JTG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9) JTGF80/1-20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 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11) GB/T24970-2010轮廓标12) 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13) GB/T3632-2008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14) GB/T6725-2008冷弯型钢通用技术要求15)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16) GB/T3274-201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17) GB/T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18) GB/T16311-200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三)技术及施工要求1)护栏应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3671-2021)的要求进行施工。护栏立柱采用打桩直埋法安装时,护栏段路肩填土应该在立柱打入前、改扩建路段横断面采用标准公路指标进行建设,路基宽度采用5.5m,行车道宽度为4.5m,土路肩宽度为2X0.50m。设计标高=原路面标高+23cm.、场镇段居民密集加宽不受限制段落路面设计标高=原路面标高。具体段落为:K0+190K0+280、K0+620K0+790、Kl+020Kl+110、Kl+850Kl+920、K2+900K3+400>K4+000K4+400K4+820K4+910、K5+070K5+110°3.2 一般路基设计(一)填方路基路基的填方首先采用路基挖方中的土、石(I类土除外)。路堤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当边坡高度HW8米时,边坡坡度为1:1.5:当边坡高度8<HW20米时,边坡坡度为1:1.75,在边坡高度8米处设置L5米宽的边坡平台,并设2%5%向外倾斜的缓坡。路线通过沟谷底部、冲田、水塘时,在填筑路堤前应开挖纵、横排水沟排水,疏干、凉晒表土,清除地表耕植土及淤泥。斜坡地段,当地表横坡陡于1:5时,应清除表土,并在基岩面开挖23米宽台阶,设置盲沟或涵洞排除地下泉水和地表水,以保证填料和地基结合紧密,以利填方稳定。路堤边坡受水淹没地段,在设计水位以下边坡采用1:1.752.0,在常水位以下边坡采用1:2.03.0;设计水位标高+0.5米以下的填方应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砂岩或砂砾石作为填料,其上铺设30Cln厚砂(砾)岩碎石反滤层,最大粒径不得超过6cm路基填料的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及压实度必须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的要求。对于较大粒径的填料必须采用较为大型的压实机具,通过碾压试验证明可行,并确定施工工艺和检测办法后,方可采用,否则较大的石料必须改小才可作填料。对于桥台,挡土墙等构造物的台背(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回填由近至远应分1)道路通车后,若新增有支路平交口,可根据本项目设置原则增设相关警告、禁令及地点方向标志、地面标线及导向箭头等。2)本项目标线与被交道路标线相接时,若标线宽度不一致时,应采用顺势渐变施划,确保标线线形顺畅、美观。3)护栏设置应结合现场平交口以及居民区路段实际位置断开,不得妨碍行人及车辆出行需求。4)未尽事宜均按国家有关标准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标准及规范执行。3.3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应认真熟悉路线平面图、直曲表、逐桩坐标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将现场施工作业可能破坏的导线点迁移至安全可靠的位置加以保护。2)路线平曲线必须顺适,适时复核纵坡及设计高程,避免累计误差过大。3)特别注意与起点、终点的高程一致。4)施工中出现的必要变更设计,应由承包人提出变更申请,经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由设计单位出变更设计图,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实施。5)如发现现场与设计不符,由设计单位做出相应变更。三、路基路面设计说明部分:3.1 技术标准(一)公路等级:四级公路(II类);(二)设计荷载:公路-口级;(三)设计洪水频率:路基、涵洞l15o(四)路基横断面布置及超高过渡方式:(1)路基宽度采用5.5m,行车道路拱横坡为2%,最大超高为3%o1.1 路线设计标高为设计线处路面标高(即路中线处路面标高)。1.2 路基横断面布置方式:3)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压实性,以砂砾、砾石土和碎石土为宜。4)对于沿线弱微风化的砂岩比较丰富路段,采用土石混填路基,路基压实应采用大功率的推土机(功率大于200)与重型压实机具(14T以上)。对下路堤,一般最大粒径40Cnb且不宜大于摊铺层厚的2/3,压实层最大厚宜为50cm。(二)路堤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路堤填料压实的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1)路基的压实标准土质路基(含土石路基)压实度标准见下表: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主线填方路基上路床030295下路床30-80295上路堤80-1502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及路航路床0-80295注: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注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硬质岩石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tn)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kNm3)孔隙率(%)上路堤0.80-1.50400层厚2/3<=21.323下路堤>1.50<=600层厚2/3<=21.025中硬(软质)岩石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别采用人工夯实,小型至中型和大型压实机具作业,既不能对构造物产生不利影响,又必须达到压实度的要求。(二)挖方路基设计根据本路段实际情况,挖方边坡坡比按下表所列数值采用。岩土种类边坡高度(米)20>20一般土1:0.31:0.5泥灰岩、泥岩、页岩1:0.11:0.31:0.31:0.5灰岩、白云岩1:0.11:0.31:0.31:0.5针对本项目挖方数量填方的特点,对全线挖方边坡根据地质情况适当控制边坡开挖坡比,细化挖方边坡开挖坡比段落以保证边坡稳定同时减少挖方数量。沿挖方边坡高度每隔810米设置一道平台,平台宽度1.5米。(三)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填土高度小于0.8米时的路堤为零填路基,为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路床压实度的要求,对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路面标高以下LO米范围的士应全部换填,换填采用岩石碎屑,或其它稳定性材料进行处治,换填处治后压实度不小于95%。本项目零填挖段落大部分为利用原路,经现场试验,如路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可不进行换填。1.3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一)路基填筑1)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路堤两侧应各超宽填筑30Cnb路基填筑完成并稳定后再对边坡进行清理。2)采用填料应分层摊铺,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应超过30cm、填石路堤不应超过50CnU2)路基施工中应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少破坏原有植被地貌。清除的杂物,必须予以妥善处理,不得倾弃于河水流域中。3)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占地范围内的植被、耕植土及含有机质等不适宜作填料的土层、水印、水塘地带的淤泥。在填筑期间,应加强地表及地下排水,特别是挡防工程施工时,应先作好排水措施,以防地表水流入施工现场。4)路堤应在清理场地后,在达到压实要求后再填筑。5)路基填土的压实度必须达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要求。6)排水沟沟底置于填土上时,排水沟以下的填土压实必须与路基压实标准相同,以防排水沟开裂渗水。7)半挖半填路基和挖方路堑与填方路基交界处,均要挖台阶,设置过度段,保证路基强度均匀变化。8)未尽事宜,按现行有效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执行。1.4 路基防护路基防护工程视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填挖高度、洪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进行防护工程设计。(一)填方边坡防护对陡斜坡上的高填方路基,根据地形条件设置路肩墙、路堤墙、护脚、抗滑齿墙等支挡构造物,以提高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在地面横坡很陡无法填筑较高路堤的局部路段,因地制宜的设置路肩墙或路堤墙;在地面横坡较陡的填方边坡(H<2m)无法与地面线相交或延伸很远的路段,设置护肩;在路基填方坡脚伸出较远后有可能不稳固的路段,例如地质情况变化、坡脚地面突然变陡、坡脚位于受雨天径流冲刷的坳沟内等,视情况设置护脚。浆砌挡墙应错缝砌筑,为保证挡墙外墙面美观性,墙面片块石缝隙应砂浆勾缝。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摭铺层厚(nun)最大粒径(nun)压实干容重(kNm3)孔隙率(%)上路堤0.80T50400层厚2/3由试脸确定22下路堤>1.50<=500层厚2/3由试验确定>242)路堤与结构物基底的压实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进行压实,其具体要求如下:一般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285%,高填方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290机填挖、半填半挖及新老路基交界处填方一侧的压实度:下路堤92%、上路堤94%、下路床95%、上路床95%。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5%。填石路堤的紧密程度在规定的深度内,以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挡土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一侧需回填后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0%95%°桥台、涵身台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应大于95%<,(三)路基填料强度路基填料强度要求见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cm)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030510下路床30-803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215零镇及路里路床0-30510(四)施工注意事项1)路基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如遇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及时处理。(7)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坡度5.0%),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8) MlO浆砌片石挡墙应上下错缝采取一丁一顺的方法砌筑,内外搭接,砂浆饱满,严禁灌浆砌筑。(9)噜背砂砾石反滤层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Cm为宜。墙背填料应符合相关要求,反滤层填筑宽度不得小于30cm。回填与墙体砌筑交叉进行逐层夯实,压实度应达到92%,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10)石料、水泥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片石表面应清洁。(11)基坑开挖边坡坡度允许值:土层1:0.75,基岩1:0.5。(12)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砌筑墙身。(13)挡墙修筑时要保持外形一致,美观大方,以满足景观要求。(14)施工期间应该严格注意施工安全,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若实际情况中存在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15)由于本工程存在在原有挡墙上加载的路段,如遇原挡墙出现裂缝及沉降,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16)除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外,未尽事宜,请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标准的要求办理。1.5 路基、路面排水(一)路基排水挖方路段,一半在两侧设置边沟,边沟沟底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相同。在路堑上方,根据地形情况设置截水沟截流地表水,并在适当位置引入天然沟渠或路堤排水沟:在设有截水沟的山凹处,设置路堑边坡急流槽将截水沟水流引入路堑边沟排出。本次设计对一般挖方边坡拟采用自然放坡处理;对于稳定性差的挖方路基边坡或用地受限制的挖方路段,设路堑墙予以防护,浆砌挡墙应错缝砌筑,为保证挡墙外墙面美观性,墙面片块石缝隙应砂浆勾缝。(三)与既有挡墙衔接本项目原路为等外公路,靠路基外侧多采用路肩用工挡墙型式防护,本次设计在原路基础上加宽,因此应注意加宽过渡段新旧挡墙衔接平顺,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务必注意保护既有挡墙结构完整性,若因施工方人为原因造成既有挡墙破坏需施工方自行负责既有挡墙的恢复重建。本项目考虑到有部分既有挡墙因施工过程地质因素造成垮塌,暂列入100o立方米用于此部分垮塌挡墙恢复重建工程量,既有挡墙垮塌后施工方应及时通知参建各方踏勘现场确认恢复建设方案,施工方不得随意修筑。(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2)基坑开挖后,若地基与设计要求有出入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妥善处理。(3)挡墙基础埋深必须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若地质情况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4)挡墙基础开挖换填,换填完成后应满足挡墙设计承载力,换填片、块石强度不得低于MU40,换填由深到浅,底层应采用直径60100cm的片、块石换填压实,再采用3060cm的片、块石换填压实,顶层采用直径不大于30Cm的片、块石换填压实。(5)挡上墙面侧、背侧倾斜坡度、基底逆坡应符合设计要求。(6)挡墙选用较整齐的片石浆砌砌筑或片石混凝土浇筑(以标准图规定为准),片石强度不得低于MU40,水泥砂浆采用Ml0,片石碎中片石含量不的超过3.7.1透层透层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透层沥吉沥青标准粘度计CSM卬825恩格拉粘度Ea1-10筛上残留物(1.18Inm筛)大于(%)0.1蒸发残招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SO针入度(25"C100g5s)(0.Iran)40120延度(5V)不小于(%)20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1%97.5软化点不小于c50常温储存稳定度Id不大于(%)15d不大于(%)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枳不小于2/3透层沥青喷洒量应试验确定,般为0.650.75kgm'(以沥青重量计)。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筑。3.7.2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一)材料要求1)沥青本次路面改造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70号作为加铺层普通沥青混凝土AC-16C的基质沥青,气候分区为1-4区,其技术指标应达到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A级道路石油沥青70#技术要求试验项目70#试验方法备注针入度(25C,100g,5s)0.I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l-1.51.0T0604延度(5cmmin,10*C)cm215T0605延度(5cmmin,15CC)cmNlOOT0605软化点(R&B)4C246T0606闪点C2260T0611挖方段,路面雨水直接流入两侧或曲线内侧边沟。填方段,路面雨水通过边坡漫流进入坡脚路堤排水沟。1.6 路面工程(一)设计原则本项目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之本次改扩建工程建设资金有限,为了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本次路面设计,拟采用如下设计原则:本项目道路为越岭线,路基均位于山体一侧,结合使用要求以及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类型及结构厚度;(二)设计标准1)标准轴载:BZZ-100:2)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8年:3)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1区:(三)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结构方案路面结构I型面层:5cm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原硅板(加宽部分换填)本类型适用于标高不受影响路段,并对加宽部分进行换填,设计标高二原路面初jJ+23CIDO路面结构11型面层:5c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本类型适用于标高受控制路段,设计标高=原路面标高。1.7 路面材料及施工工艺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如下表所示。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本工程不使用回收粉。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质量要求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g/cm3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0.6mm%100T0351粒径范围<0.15mm%90100T0351<0.075mm%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2)粗集料为保证沥青加铺层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选用石灰岩碎石作为下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表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石料,石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3.0T0616坚固性,不大于%T0314细长扁平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20T0312动力粘度60,CPa.s>180T0620含蜡量(蒸镯法)%2.2T0615密度15Cg/cm3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与299.5T0607薄膜烘箱试验163,C×5h质量损失%W±0.8T0610针入度比%261T0604延度10,Ccm26T06052)集料(1)细集料及填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需满足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28坚固性(3ran部分),不小于%T0340含泥量(0.075m的含量),不大于%5T0333砂当量不小于%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T0345细集料的级配应满足表13、14所列的级配要求。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机制砂)的级配要求公称粒径(ran)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代)9.54.752.361.180.60.30.150.0750-310080-10050802560845。250-15沥青混合料的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为了提高添加抗车辙剂的精确度以及避免因人工添加产生的安全事故,添加抗车辙时应使用带电子称重功能和随机打印功能的添加设备添加。在热集料干拌时将一定比例的抗车辙剂一次性投入,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015秒。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初压温度比同等气温下普通沥青料提高1020。(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矿料级配本次改建工程路面下面层使用ACT6C型沥青混合料,其矿料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指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AC-16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76412372)配合比设计对各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均应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一一生产配合比设计一一试验路段铺筑三阶段来最终确定大面积施工的配合比。目标配合比设计应由

    注意事项

    本文(产业基地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总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