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NB_T 11200-2023 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docx

    • 资源ID:1142888       资源大小:53.3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B_T 11200-2023 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docx

    NBICS29.240P60备案号:J3104-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pNB/T112002023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Regulationforcontentanddepthoftransmissionplanningandstudyoflarge-scalepowerbase2023-05-26 发布2023-11-2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Regulationforcontentanddepthoftransmissionplanningandstudyoflarge-scalepowerbaseNB/T112002023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23年11月26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北京国家能源局公告2023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等310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SeismicDesignofHydropowerProjects等19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附件:1.能源行业标准目录2.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国家能源局2023年5月26日附件1:能源行业磔目录(节选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一一35NB/T11200-2023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研究依据和要求,电源基地概述,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电源组织及电能消纳方案研究,系统输电方案研究,规划选站选线,投资估算及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附表、附图及附件。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IoOI20,邮箱:bz_zhongxin)o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帆郑勇刘小江雷宇秦浩庭胡浩仇卫东章浩王昭曾雪松齐芳胡杰吴磊伍文城何志强呼斯乐肖景良冯艳虹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徐东杰滕林曹发文张卫东李晖聂金峰徐逸清康义范丽霞周啸波张诗滔沙志成1 总贝I(1)2 研究依据和要求(2)2.1 研究依据(2)2.2 ij贝U(2)2.3 研究范围(2)2.4 ¾Jf(2)3 电源基地概述(3)3.1 电源基地概况(3)3.2 电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 电力系统发展规划(4)4.1 电力系统现状(4)4.2 电力需求水平(4)4.3 电源发展规划(4)4.4 电网建设规划(5)5 电源组织及电能消纳方案研究(6)5.1 电源组织方案研究(6)5.2 电能消纳方案研究(6)6系统输电方案研究(8)1.1 输电方案研究(8)1.2 送受端站接入电网规划研究(9)1.3 对电源项目的要求(10)7 规划选站选线(11)7.1 规划选站(11)7.2 规划选线(11)8 投资估算及综合评价(12)8.1 投资估算(12)8.2 综合评价(12)9 14(13)9.1 结论(13)9.2 建议(13)10 附表、附图及附件(14)10.1 附表(14)10.2 附图(14)10.3 f*,f"r(14)本标准用词说明(15)引用标准名录(16)附:条文说明(17)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Basisandrequirements(2)2.1 Basisofresearch(2)2.2 Researchprinciple(2)2.3 Scopeofresearch(2)2.4 Researchlevelyear(2)3 Introductionofpowerbase(3)3.1 Overviewofpowerbase(3)3.2 Maintechnicalandeconomicindex(3)4 Powersystemdevelopmentplanning(4)4.1 Presentsituationofpowersystem(4)4.2 1.evelofloaddemand(4)4.3 Powersourcedevelopmentplanning(4)4.4 Powergridconstructionscheme(5)5 Studyonpowersourceorganizationandelectricalenergyutilizationscheme(6)5.1 Powersourceorganizationscheme(6)5.2 Electricalenergyutilizationscheme(6)6 Studyonsystemschemeofpowertransmission(8)6.1 Powertransmissionscheme(8)6.2 Connectingsubstationandconverterstationtosystemonsendingandreceivingside(9)6.3 Requirementsforpowerplant(10)7 Planningandselectionofsiteandtransmissionlineroute(11)7.1 Planningandselectionofsite(11)7.2 Planningandselectionoftransmissionlineroute(11)8 Investmentestimation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12)8.1 Investmetestimation(12)8.2 Comprehensiveevaluation(12)9 Conclusionandproposal(13)9.1 Conclusion(13)9.2 Proposal(13)10 Attachedtables,drawingsanddocuments(14)10.1 Attachedtables(14)102(14)10.3 Attacheddocuments(1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5)1.istofquotedstandards(1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7).o.为规范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明确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报告应满足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消纳市场和送电通道需要统筹规划的大型电厂、电站群、新能源基地等。1.0.3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一般在电源基地开发规划审定之后开展,也可与电源项目初步(预)可行性研究同步开展。经评审的输电规划应能指导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并为相关输电网规划研究提供依据。1.0.4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包括电源组织及电能消纳研究、系统输电方案研究、规划选站选线、投资估算及综合评价。必要时可针对影响输电规划的重要问题另列专题研究。1.0.5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研究依据和要求2.1研究依据1.1.1 1.1研究依据应说明研究任务的依据。1.1.2 研究依据应说明开展研究的基础资料。1.1.3 研究依据应列出与电源基地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2.2 研究原则1. 2.1研究原则应明确研究采用的主要边界条件和有关原则。2. 2.2研究原则应叙述电力规划、输电网规划、电源规划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则问题。3. 2.3研究原则应列出研究应遵循的规程、规范。2.3 研究范围2.3.1研究范围应说明研究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2.3.2对于界河水电项目,研究范围应包括界河两岸所在电网覆盖的区域。2.3.3对于跨省跨区输电的电源基地,研究范围应包括输电通道送受端电网。2.4研究水平年2.4.1应根据电源基地装机进度合理选定设计水平年及远景展望年。2.4.2必要时可选择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份进行分析。3电源基地概述3.1 电源基地概况3.1.1 应简述电源基地所在地区能源资源的储量、分布、可开发利用条件、开发现状等。3.1.2 应说明规划研究期内投产的电源项目、建设地点、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3.1.3 水电项目应简述所在流域水电规划主要结论。3.1.4 风电、光伏(光热)发电项目应简述所在地区风能、太阳能开发规划主要结论。3.1.5 火电、核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应简述厂址概况。对于火电项目,还应说明燃料来源及燃料运输条件。3. 2电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2.1水电项目应说明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不同代表水文年的月平均出力、预想出力、强迫出力和水库调节性能,单位千瓦投资等。抽水蓄能项目还应说明日抽水(或发电)小时数。3. 2.2风电、光伏项目应说明规划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月平均发电量、出力曲线、出力概率分布等。光热项目还应说明储热系统容量等。4. 2.3煤电和核电项目应说明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最小技术出力(调峰能力)、单位千瓦投资等。燃气或联合循环机组还应说明调峰能力、启停调峰情况等。4电力系统发展规划4.1 电力系统现状4.1.1 应概述相关区域的电力系统现状,包括负荷、电源、电网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4.1.2 负荷现状应包括全社会(或统调)最高负荷、用电量及负荷特性等。4.1.3 电源现状应包括全社会(或统调)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发电量,按能源结构划分的各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发电量及其比例关系,年利用小时数,新能源利用情况等。4.1.4 1.4电网现状应包括电网覆盖范围及主要特点,主网架结构及与周边电网的联系、各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总规模等。4.1.5 应说明跨省跨区域电网间电力、电量交换情况。4. 2电力需求水平4. 2.1应整理分析相关区域电力、电量及其增长率的历史资料。5. 2.2应概述相关区域电力规划或电网规划电力需求预测结果。6. 2.3应根据输电规划研究任务,分析提出采用的电力需求预测水平。必要时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变化对电力需求预测结果进行调整。4.3 电源发展规划4. 3.1应列出规划期内相关区域电网的电源装机安排,包括电源名称、机组类型、装机容量、投产进度和机组退役计划等。5. 3.2应对相关区域电源规划进行分析,包括各类电源规模、结构、布局、调节性能以及电源建设方案的不确定因素等。4.4 电网建设规划4.4.1应简述相关区域电网主网架规划。4.4.2应列出规划期内相关区域电网间送受电计划,包括正在执行的送受电协议、在建和已纳入规划的跨省跨区输电和联网工程送电计划等。4.4.3应说明电源基地近区电网发展规划。5电源组织及电能消纳方案研究5.1电源组织方案研究5.1.1电源组织方案研究一般是在评审过的电源基地开发规划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应从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对基地电源配置进行优化。对于电源容量和结构确定的电源基地,可不进行电源组织方案研究。5.1. 2应提出电源组织方案研究的目标和思路。5.1.3应根据基地内电源类型、规划容量、出力特性和建设条件等,提出2个及以上电源组织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比选宜包括下列内容:1送电电力与电量;2发电利用小时数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3电力供应稳定性与调峰能力;4电源建设投资及上网电价。5.1.4 应结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电源组织方案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应包含各类型电源的容量及配比、电源基地整体电力出力曲线、电源出力互补措施等。对于新能源比重较大的电源基地,还应提出调节性电源或储能设备的配置要求。5.1.5 电源组织方案应与电能消纳方案、输电方案相适应,必要时可根据电能消纳方案或输电方案推荐意见对电源组织方案进行调整。5.2电能消纳方案研究5 .2.1应论述相关区域能源资源状况,分析电能的合理流向和电源基地的市场定位。6 .2.2应明确电能消纳方案研究的边界条件和相关原则。5.2.3应根据设计水平年、远景展望年电力电量平衡计算结果进行各区域电力市场空间分析,统筹提出2个及以上的电能消纳比选方案。5.2.4 应对拟定的电能消纳方案进行必要的电力平衡、电量平衡、调峰平衡分析,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5.2.5 对跨省跨区输电的水电基地,应开展受端电网火电替代率、弃水电量、火电可变成本等计算。5.2.6对以新能源为主的电源基地,应根据受端消纳能力,结合输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送电曲线的形状与特征。5.2.7应结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结果,提出电源基地的送电方向和消纳范围,确定合理的送电容量和送电时序。必要时可对电能消纳方案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适应性分析。6系统输电方案研究1.1.1 方案研究6.1.1 应对送受端系统进行分区电力平衡计算,根据分区电力流拟定输电方案起落点(含中间落点)O6.1.2 应结合电源基地投产前相关系统的电网发展总体规划,从技术性、经济性、可实施性等方面,对输电方式和电压等级进行初步论证,提出2个及以上输电方案参与比选。6.1.3 应从潮流分布、输电网损耗、安全稳定水平、重要断面送电极限、短路电流、网架过渡、工程可实施性、经济性、环境影响等方面对输电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1.1.4 应对推荐方案进行电气校核计算,并符合下列规定:1对水电比重较大的系统,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计算;2对新能源比重较大的系统,应结合新能源出力特性,选择各种受控方式进行计算;3调峰引起电网潮流变化较大时,应对电网主要断面最大、最小潮流运行方式进行计算;4对跨省跨区交、直流输电方案,应分析交、直流电网间的相互影响,计算重要断面的输电能力;5推荐方案的安全稳定水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38755中的有关规定;6短路电流水平计算应包括送受端系统的直流短路比、多馈入直流短路比及新能源场站短路比等。1.1.5 针对校核计算发现的问题,可从系统角度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必要时应提出开展专题研究的要求。1.1.6 应综合分析输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对输电规模、输电方式、输电电压等级、工程建设规模、建设时序等提出初步意见。1.1.7 对采用电网新技术的输电方案,应从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和稳定水平、节约用地、节能降耗、推动电网技术升级等方面,分析电网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6.2 送受端站接入电网规划研究6. 2.1应简述与电源项目接入相关的规划选站、选线主要结论。7. 2.2应结合电源基地装机容量、送受端电网规划及输电方案,对送受端站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提出初步意见。8. 2.3应结合送受端规划选站情况,提出送受端站接入电网的比较方案。9. 2.4对拟定的送受端站接入电网方案应进行必要的潮流、稳定、短路电流等电气计算和分析,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必要时可对过渡年份的接入电网方案进行适应性分析。10. 2.5对送端站接入电网方案,宜重点研究下列内容:1特大容量电厂或电站群的分组接入必要性;2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及综合能源基地的电源汇集方案;3电源应具备的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能力;4新能源场站的电压和频率耐受能力;5低频振荡、次同步振荡或超同步振荡风险评估;6孤岛/孤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要求;7近期方案与最终方案的衔接过渡。11. .6对受端站接入电网方案,宜重点研究下列内容:1受端换流站分电压层接入必要性;2受端电网承受事故冲击的能力;3受端电网应具备的动态无功和电压支撑能力;4短路电流水平控制措施建议;5网架加强、电网结构调整建议。6.3 对电源项目的要求6. 3.1应提出电源项目的出线电压等级、规划出线回路数、电源组织方案及储能配置需求。7. 3.2应对电厂内是否装设联络变或无功补偿设备提出建议,必要时根据电网特点对电厂主接线提出要求。6. 3.3宜对电源项目投产时序提出建议。7规划选站选线6.1 规划选站6.1.1 应简述系统对规划选站的要求,包括系统输电方案、送受端站工程建设规模、选站区域范围等。6.1.2 应列出规划选站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采取图上作业以及必要的现场踏勘,提出2个及以上的站址方案。6.1.3 应简要说明各站址建设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可利用面积、海拔高程、地形地貌、自然高差、土地性质、压覆矿产资源情况、水文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交通条件等。6.1.4 应对站址进行综合择优排序,说明存在的主要问题。6.2 规划选线7. 2.1规划选线包括跨省跨区输电线路、送受端站接入电网线路、电源汇集线路等。7. 2.2应简述系统对规划选线的要求,包括线路起落点(含中间落点)位置、电压等级、回路数等。7. 2.3原则上规划选线以图上作业为主,应简要说明路径方案,包括线路走向、所经行政区及主要敏感点。必要时应对影响路径方案成立的重点地段进行踏勘,并对是否形成密集通道进行预判。8投资估算及综合评价8.1 投资估算8.1.1 应列出系统输电方案在设计水平年内逐年投产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及其建设规模。8.1.2 应说明估算编制的主要原则,采用造价的指标以及主要设备、材料价格等,对输变电工程投资进行估算。8.1.3 应列出输变电工程项目总投资以及分年度投资表。8.2 综合评价8.2.1 应依据现行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说明测算原则及采用的基本参数,对输电价格进行测算。8.2.2 应结合电源项目上网电价,测算到网电价并对到网电价竞争力进行分析。必要时可对工程年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或燃料价格等要素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8.2.3 2.3宜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等方面对输电方案进行能效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和社会影响分析。9结论与建议9.1 结论9.1.1 应概述大型电源基地电源组织和电能消纳方案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推荐意见。9.1.2 应概述系统输电方案推荐意见、送受端站与电网连接方案、电源汇集方案设想、对电网工程建设的建议、对电源项目的要求。9.1.3 1.3应列出系统输电方案建设规模、投资估算、输电价格、电价竞争力以及综合评价结论。9.2 建议9.2.1宜针对影响输电规划实施的因素提出采取的措施建议。9.2.2宜对下一阶段需要开展的专题研究工作提出建议。9.2.3可对需要开展的技术创新、关键设备研发的目标提出建议。10附表、附图及附件10.1 附表10.1.1 附表宜包含下列内容:1电力需求预测结果表;2电源项目及装机进度表;3电力电量和调峰平衡结果表。10.2 附图10. 2.1附图宜包含下列内容:1电网现状地理接线示意图;2电网规划水平年地理接线示意图;3电源基地或项目分布示意图;4推荐方案典型运行方式潮流图;5规划站址地理位置图;6规划选线路径方案图。10.3附件10. 3.1附件宜包含下列内容:1政府部门对电源基地规划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相关电源规划或电网规划评审意见;3其他有关协议或文件。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D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应"丽诩铺“不应”或“襁”;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o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38755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NB/T112002023条文说明制定说明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NB/T112002023,经国家能源局2023年5月26日以第4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已开展的大型水电、火电、新能源发电基地和核电站输电系统规划设计的经验,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依据。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23)2研究依据和要求(24)2.3 研究范围(24)2.4 研究水平年(24)3电源基地概述(25)3.2电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5电源组织及电能消纳方案研究(26)1.1 电源组织方案研究(26)1.2 电能消纳方案研究(26)6 系统输电方案研究(27)6.1 输电方案研究(27)6.2 送受端站接入电网规划研究(27)7 规划选站选线(28)7.1 规划选站(28)7.2 规划选线(28)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大型电源基地包括大型水电站、火电厂,流域梯级水电站群,大型核电厂,大规模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场,光伏发电基地,以及近区电源比较集中的综合能源基地等。2研究依据和要求2.3 研究范围2 .3.1当上级主管部门对电源基地消纳市场或送电方向有方向性意见时,对非重点区域的研究内容和深度可适当简化。必要时也可按委托方提出的特定范围进行重点研究。3 .3.2水电资源的开发、外送需要水电站所在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电能消纳研究中需兼顾界河两岸省份的利益诉求。2.4 研究水平年2.4.1设计水平年一般选择输电工程投产年,对于投产周期较长的流域梯级水电站或以新能源为主的电源基地,设计水平年可按需选择。3电源基地概述3.2电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2.2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出力概率分布是评估风电场或光伏基地容量效益的关键指标。不同统计周期内的新能源发电出力概率分布和累计概率分布,可以表征其出力大小的概率及变化范围。不同地理位置的风电场或光伏基地出力的相关程度,可以表征风电场或光伏基地出力的同时率。通过对月、季、年内的出力概率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为新能源基地的消纳提供参考依据。5电源组织及电能消纳方案研究5.1 电源组织方案研究5.1.1 对风电、光伏(光热)或调节性电源规模未完全确定的综合能源基地,在一定容量范围内可对基地电源组织进行优化,以满足电源基地整体电力输出特性要求。5.1.5 电源组织方案与电能消纳目标市场、输电方案之间相互关联,如果电源基地整体电力输出特性与目标市场需求不匹配、与输电方案技术要求不协调,需要对电源组织方案进行调整。5.2 电能消纳方案研究5. 2.1通过对电力流向进行分析,排除不合理的供电方向,筛选出电源基地可能的供电方向。6. 2.5火电替代率比较主要针对以水电为主的电源基地项目,计算的方法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火电可变成本是指受端采用火电机组发电替代送入电量需要产生的发电成本。6系统输电方案研究6.1 输电方案研究6.1.2输电方式主要包括交流、直流或交直流混合方式,直流输电还可以选择常规直流、柔性直流、多端直流输电等技术。6.2 送受端站接入电网规划研究6. 2.3送受端站包括变电站或开关站、换流站、换流站与变电站合建站。6. 2.5本条对送端站接入电网方案做出规定。1特大容量电厂或电站群分组接入可以避免大电源在送端连在一起,降低短路电流水平,提高送端电网安全稳定水平;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38755要求,在新能源并网发电较高的地区,新能源场站应提供必要的惯量与短路容量支撑。6.2.6本条对受端站接入电网方案做出规定。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38755的要求,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直流落点与负荷集中地区应合理配置动态无功调节设备;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38755的要求,对于直流馈入受端系统,应优化直流落点,完善近区网架,提高系统对直流的支撑能力。7规划选站选线7.1 规划选站7.1.4有条件时可说明相关主管部门对站址选择的意见和要求。7.2 规划选线7.2.3本阶段可采用卫星影像或航空影像、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技术辅助路径大方案的选择。

    注意事项

    本文(NB_T 11200-2023 大型电源基地输电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