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基层如何讲述新质生产力.docx
党课讲稿:基层如何讲述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着重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回答怎么发展的问题。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在江苏代表团讲话中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我们在基层开展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点: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从愿望出发要先立后破,不要先破后立要重视新旧并进,不要放弃传统产业要扎实推进,不要泡沫化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哄而起要分类指导,不要搞一种模式要根据条件实施,不要违背条件。一、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重要性新质生产力是指那些能够通过创新技术、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显著提升生产和服务效率、质量的新兴力量。这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与“旧”相对,为“改旧”或“更新”之意。据此来看,所谓“新质”,就是在本质上与原来截然不同的性质。由此,推演出“新质生产力”另一种含义:与原来性质截然不同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与原来截然不同的劳动者、科学技术和劳动工具。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二、基层工作中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进入千家万户的“四大件”“五大件”,近几十年是家电、手机、汽车等等,未来可能是家用机器人、头戴式VR/AR设备、柔性显示、3D打印设备和智能汽车等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基层工作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阵地。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通过创新与运用,利用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看下以下的应用和例子:L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群众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江苏省某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平台,整合了公安、交通、医疗等12个系统的信息资源,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这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还大大改善了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5G技术的发展不仅加速了信息的传输速度,而且通过其低延迟特性,使得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预计到2025年,5G将在全球产生9.3万亿元的经济产出。浙江省某村引入了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智能水表、电表,实现了对公共资源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每年为村集体节省能源费用约20万元。3.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比如智能监控、智慧灯杆等,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推广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四川省某地利用新能源技术,建立了太阳能路灯和风能发电站,推动了当地绿色能源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河北省某农村通过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安装土壤湿度和光照度传感器,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灌溉。一年下来,粮食产量提高了20%,农民收入增加了30%o5.江西省某县利用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的煤炉,减少了煤炭消耗和污染排放。通过这一项目,当地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居民的呼吸疾病发病率下降了15%o三、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推广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基层可能会遇到如资金投入大、技术普及慢、人员培训不足等挑战。L投入资金。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新质生产力的研发和应用。2.普及技术。建立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普及。要加强对数据的运用。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它牵引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3.培训人才,劳动者高新科技化。开展定期的新技术培训班,提升基层干部和从业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劳动者必然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掌握一定的高科技的技能。特别随着数字和智能化发展,劳动者已经迥异于传统,也出现了身体不在场等新的劳动形式等。四、总结驻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之变、产业之变、经济之变、国内情况之变、国际关系之变、自然环境之变、人类社会之变,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基层组织要健全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积极拥抱科技创新,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