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必修二第四课第一框客观题.docx

    • 资源ID:1112685       资源大小:45.5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二第四课第一框客观题.docx

    第四课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客观题1 .分红激励的收益主要是从特定的收益来源中提取,并依据约定的规则进行分配。下图是分红激励的两种类型。分红激励项目收益分红在职务科技成果完成、转化后,按照约定的方式、数额和时限进行收益分享岗位分红以企业经营收益为标的,按岗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性和贡献确定分红标准,因岗而奖据此可知,分红激励()能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激发科技要素的活力体现了对人才、创造的尊重,能增强员工的获得感能增加重要技术人员的转移性收入,厚植发展优势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能调动员工积极性A.B.C.D.1. A:分红激励有利于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激发科技要素的活力,体现了对人才、创造的尊重,能增强员工的获得感,正确。: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分红激励不属于转移性收入,错误。分红激励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错误。故本题选A。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所得某地发动当地成功人士捐款帮助贫困户,捐款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2)B.C.D.2. D: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并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错误。: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属于第一次分配。捐款收入属于第三次分配收入所得,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错误。: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正确。故本题选D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积极探索通过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顺序正确的是()A.发挥技术要素作用一确保按资本要素分配一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B.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提高财产性收入C.发挥市场激励作用一激发技术的供给活力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D.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一体现技术要素的价值一落实按劳分配政策3. CC: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激发技术的供给活力,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C符合题意。A:发挥技术要素作用,并不能确保按资本要素分配,A错误。B: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提高财产性收入无关,与材料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的主旨也不符合,B不符合题意。D: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体现技术要素价值,落实按生产要素分配政策,不是落实按劳分配政策,D错误。故本题选C。4. 2023年3月7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为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开发、利用,组建国家数据局。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生产要素,它已经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赋能虚拟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有利于激发要素活力,推动资源优化配置A.®®B.C.D.4. B:数据要素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符合题意。:数据要素参与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属于按要素分配,不符合题意。: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说法错误。:数据要素参与分配,不仅会鼓励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发挥价值,还会促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有利于激发要素活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等。这些要求()彰显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鼓励劳动者通过合法劳动致富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会拉大收入差距,必然导致两极分化A.®®B.C.D.5. C: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等。这些要求体现了国家鼓励劳动者通过合法劳动致富,肯定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意义,入选。:材料强调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没体现按劳分配。该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该选项中“必然”表述错误,错误。故本题选C。6.某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以后,许多村民在股份合作企业找到了工作,有了工资收入;有的村民在村里办起农家乐,一年能挣10多万元;许多农民把自己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出去也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2023年2月,该村迎来第四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关于该村村民的收入方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所得属于转移性收入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村民在村里办农家乐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B.C.D.6. D: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所得属于财产性收入,错误。:股份合作制企业属于集体经济,村民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故正确。:村民在村里办农家乐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故错误。:许多农民把自己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出去也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说明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故本题选D07.进入2023年以来,已有多个省份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以青海为例,近3年,该省最低工资标准占人均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同时社会平均工资的实际水平不断提高,而现行最低工资标准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明显偏低,已无法保障该省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加强社会福利保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发展成果共享A.®®B.C.D.7. D:公有制经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而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是仅限定在公有制经济领域,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属于加强社会福利保障,排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正确。故本题选D08.高中生小赵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8000元、奖金3000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00元。妈妈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每月工资7000元,房屋出租每月3000元,年终持有的公司股票分红50000元。上述小赵的家庭月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A.8000元B.Ilooo元C.15000元D.18000元8. BABCD:小赵的家庭月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有爸爸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每月工资8000元、奖金3000元,一共I100O元,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09.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更考验中国的智慧。为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个体商户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特斯拉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建国村村民在村办集体企业领取的工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老杨获得的工资A.®®B.C.D.9. D:个体商户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贡献分配,排除。:特斯拉公司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其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贡献分配,排除。:按劳分配主要指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建国村村民在村办集体企业领取的工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老杨获得的工资均属于按劳分配,正确。故本题选D010.假设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为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的收入为1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4000元,农闲时打零工收入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00元。下列关于张某一家的收入的分配方式说法正确的是()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农闲时打零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种粮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A.B.C.D.10.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集体经济,农民自己承包耕地劳作所获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说法正确。: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说法错误。:张某农闲时打零工收入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说法正确。: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再分配所得,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011.村民邵某将自己承包的30亩山地以入股当地旅游景区开发公司的形式,每年可获得1万多元的分红,景区营业后,邵某为景区开发公司开电瓶车接送游客,每月工资3000元;其妻则在景区开设了一个小卖部,每月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下列对邵某一家收入分析正确的是()邵某的3000元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邵某的1万元分红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邵某开电瓶车的3000元工资属于劳动性收入邵某妻子开小卖部的收入属于劳动和转移性收入A.B.C.D.11. C:当地旅游景区开发公司并非公有制,所以工资不属于按劳分配,错误。:将自己的耕地流转,所得的收益属于财产性收入,正确。:邵某开电瓶车的3000元工资是劳动所得,属于劳动性收入,正确。邵某妻子开小卖部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12.坐落于秦岭脚下的宝钛集团是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宝钛集团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立了技术工人、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三条成长通道,待遇向一线倾斜。建立这样的分配机制旨在()更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释放创新主体发展潜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全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推动企业结构优化调整,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发展动能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实力A.B.C.D.12. B:宝钛集团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立了技术工人、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三条成长通道,待遇向一线倾斜。企业的分配机制建立旨在更大限度的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释放创新主体发展潜力,目的也在于提高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符合题意。:分配机制的改革并不会增加产品附加值,说法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分配机制改革,与企业结构优化调整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013.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版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巨大,是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支持人民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A.®®B.C.D.13. B【详解】: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纷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可见实施以工代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支持人民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符合题意。:务工收入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排除。:以工代贩强调的是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以增加其收入,提高其技能,这与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4.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A.加强再分配调节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一促进共同富裕B.破除制度壁垒一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一要素向乡村流动一促进共同富裕C.坚持就业优先一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一促进共同富裕D.优化产业结构一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一提高居民收入总水平一促进共同富裕14 .A【详解】A:通过再分配调节,可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从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A正确。B: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体现破除制度壁垒,并且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涉及要素向乡村流动,B错误。C: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C错误。D: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导致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D错误。故本题选A。15 .当前,我国家庭财富积累速度快,但财富差距日益扩大。为进一步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避免可能出现的“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规范该机制需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再分配中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A.B.C.D.15.B【详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符合题意。:收入分配应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并不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错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且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一定程度上会拉大贫富差距,错误。故本题选B016 .近年来,浙江、云南、天津等地区面向全国招聘“乡村CEO”(CEO是公司企业行政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鼓励本土和返乡人才从事专门的乡村经营性工作。此举产生影响的正确传导路径是()为乡村产业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A.一一B.->f->16.A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B.-一->D.一一一【详解】:向全国招聘“乡村CEO”,鼓励本土和返乡人才从事专门的乡村经营性工作,为乡村产业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故排在第一位;更多的人才返乡工作,有利于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故排在第二位;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故排在第三位;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故排在第四位,故正确的传导路径为TTT。:材料强调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并未涉及第三次分配,排除。故本题选A。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下列举措有助于把“蛋糕”切好分好的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质量强国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大社会保障等调节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完善专项附加扣除,增加居民收入答案第8页,共11页A. (TXg)B.C.D.17. C【详解】: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有助于做大“蛋糕”,不符合题意。: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大社会保障等调节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把“蛋糕”切好分好,符合题意。: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能增加居民收入,反而会增加居民的税收负担,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18. 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O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这一扣除标准提高的积极影响是()A.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一促进经济发展一促进社会公平B.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一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一贫富差距缩小一实现共同富裕C.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消费需求增长一拉动经济增长D.个人所得税改革一财政收入减少一影响财政作用发挥一不利于改善民生18. C【详解】C: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增加,属于个税改革的内容,专向扣除可以减轻居民交税的负担,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拉动消费需求,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C项传导正确。AB:专项扣除增加不会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不是个税起征点的提高,AB错误。D:该选项是从消极影响角度来讲的,但本题考查积极影响,D不选。故本题选C19.近年来,人社部门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充实人才规模;推行新型学徒制,创新培养方式;构建“新八级工”制度,畅通发展通道;启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夯实重点领域这些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隙能够促进劳动力要素与就业需求、结构之间的匹配是着力促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解决的总抓手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直接方式A.®®B.C.D.19. A【详解】:人社部门的诸多措施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培养了更多劳动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有利于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正确。:过分夸大了这些举措的作用,不合题意。: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直接方式是收入分配,错误。故本题选A。20. 2023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国家发改委就加强居民增收工作作了研究部署,要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发挥好最低工资、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指导线等机制作用,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此举旨在()理顺收支关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节收入分配,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A.B.C.D.20.C【详解】:理顺收支关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属于措施,而不是目的,且材料没有涉及再分配,排除。: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此举旨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正确。: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此举旨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正确。增加财政支出属于措施,而且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C。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一框客观题.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