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红谷滩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红谷滩新区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地下水专题报告.docx
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地下水专题报告二。一八年十一月第口章前言1第一节项目由来1第二节工作目的及任务1第三节拟建项目地理位置2第四节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2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程度4第六节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5第七节工作方法及工作量IO第二章拟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13第一节拟建项目概况I3第二节潜在污染源分析I3第三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16第三章调查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17第一节气象水文I7第二节地形地貌18第三节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18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I9第五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21第四章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22第一节调查概况22第二节调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23第三节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23第四节调查区环境水文地质试验与水文地质参数24第五节调查区地下水流场及动态分析26第六节调查区地下水水质分析评价28第五章拟建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第一节预测原则34第二节预测范围34第三节预测方法34第四节工程类比分析35第五节预测结果35第六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39第六章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41第一节源头控制措施41第二节分区防控措施41第三节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42第四节应急响应44第七章结论与建议47第一节结论47第二节建议47附图目录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022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等水位线图1:5000033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44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试坑渗水试验成果图55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防渗分区图附件目录序号附件名称页数1水样检测报告5第一章前言第一节项目由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文件以及规划、环保主管部门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南昌市红谷滩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并委托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地下水专题评价工作,编制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地下水专题报告。第二节工作目的及任务1工作目的本次评价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分析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与项目工程概况,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与对策,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工作任务了解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掌握调查区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解析法或者类比分析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第三节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建设项目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境内,拟建(规划)项目周边有南昌西客运站、南昌西高铁站,枫生快速、南昌绕城高速通过,交通便利,见图I-Io第四节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7年7月2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8月1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6年12月27日);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11月28日修订);(9)江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16年6月1日修订)。2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6)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201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D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199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3其它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方案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03);南昌市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18.09);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建设项目周边开展过一些区域基础地质、区域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及地下水专题评价等,积累了一定的地质成果资料,见表it。i98o年,江西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大队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清江幅);1烫2年,江西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大队进行了1:1。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南昌市幅);1986-1987年,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了1:5万南昌市幅、南昌县幅地质图及说明书;1988年,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进行了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报告;199。年,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进行了i:5万南昌市幅综合水文地质图说明书;2017年,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了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地下水专题评价项目。表前人资料利用情况口览表序号资料名称完成单位完成时间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清江幅)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198021:10万江西省南昌市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1982表11前人资料利用情况口览表序号资料名称完成单位完成时间31:5万南昌市幅、南昌县幅地质图及说明书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1986-19874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报告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198851:5万南昌市幅综合水文地质图说明书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19906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地下水专题评价项目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2017前人地质工作,对建设项目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包气带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资料,为本次开展地下水专题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六节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io-2oi6)的术语和定义,“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定义为: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按上述定义,可以将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四大类,各类保护目标情况见下表,见表卜2。表12地下水保护目标口览表保护对象保护目标类别潜水含水层、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源集中式饮用水源井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源地泉、居民井4其他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保护的湿地、泉域、敏感的地表水体等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且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不小于100o人)的现用、备用和规划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侬水小于一定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小于IOoO人)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根据现场调查访问,调查评价区已经全面覆盖自来水管网,评价区内上游有中堡村,下游居民均已基本搬迁,区内鲜有零星民井分布。因此,本次调查评价区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红层孔隙裂隙水含水层。2评价等级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io-2O16),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按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评定,可划分为一、二、三级。建设项目主要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日处理6万m3d,对照附录A(P22),本项目行业类别主要为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M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故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型为In类。南昌市城市供水97%以上水源来自赣江,基本属单一地表水源城市,按照南昌市发改委批复的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昌市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分为昌南、昌北两片区域布置。昌南城区应急水源为赣抚平原总干渠来水,送至青云和朝阳两座水厂;昌北城区应急水源地为幸福水库蓄水,送至牛行水厂;地下水方面,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刘细元、马振兴、蒋金明等人在2008年研究成果江西省主要城市地下水资源及应急水源地和江西省南昌市地下水特征及其应急水源地分析中指出:以南昌市城市规划为基础,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按地下水贮存条件优越、资源量大、水质好、被污染的脆弱性低以及就近取水的原则,选择赣江南支以北的扬子洲-南新一带和昌南地区的广福-向塘一带作为南昌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根据以上水源地划分结果,确定本次建设的九龙湖污水处理厂及周边范围,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外的补给径流区,不涉及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及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不涉及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重要湿地、资源型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地质公园等),特殊地下水资源方面,最近的南昌市厚田地热水资源保护区范围距离建设场地以南约8km外,建设场地周边多为待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村庄大部分已拆迁,唯一留存的中堡村位于九龙湖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北西侧主沟谷的上游位置,且村内日常生活饮用水现在也主要是管道自来水,部分村民建有一些压水井供自家日常用水,这种压水井不作为村庄范围供水水源,不属于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图i-2)o按照表1-3划分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1-2地表水环境功能规划图表1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综上所述,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型为In类,地下水环境敏感为不敏感,对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见表1-4,本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表1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一感程度一I类项目11类项目m类项目敏感二较敏感二三不敏感二三三y3评价范围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形地貌条件,结合其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确定两侧以地表分水岭为界,沟谷上游适当扩大至中堡村,下游至汇入主河道河口位置作为水文地质单元边界,作为此次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评价区面积约为340km2(图o图13评价范围图第七节工作方法及工作量1工作方法本次在充分利用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地下水专题评价工作,主要采用了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抽水试验、渗水试验)、水质分析、地下水位监测等技术手段,见图l-4o环境状况初步(M介初"L*分新SsiH8l环墙第咐.俏定N饰IF书微价我此制她卜本M境影 if价*rlft U XJfc b¼*fMJtttWftbinwi本义姆质条利斗境水幺地值卜水为染依 薪C堆卜水抹坡 曜WftaI林埴木丈绝庸 )施卜本朴境HL状讨价地卜木朴地/<ftU81 WiftCf融的法散饮注或X析法奥比匕室或经q包撕法阶段城祖地卜水环埴彰TOISIMf, I或4u)图L4地下水专题评价项目流程图2完成工作量截止2018年09月,本项目主要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5:表15主要完成实物工作量口览表序号工作项目计量单位完成工作量备注1环境水文地质调查(1:50000)km3.40场地2抽水试验单孔台班43渗水试验点3渗坑法4地下水监测点/次105收集资料份4第二章拟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第一节拟建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红谷滩新区九龙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单位:南昌市红谷滩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杭南长铁线南侧,东城大道西侧。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用地位于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一期东侧(该地块为预留九龙湖污水处理厂扩耕地)。建设性质:改扩建(5)占地面积:二期新增用地斗.6亩。总投资:45776.3万元。建成时间:预计2019年6月建成。劳动定员:新增1。人。第二节潜在污染源分析1建设期(1)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作业废水。施工作业废水主要包括土方阶段降水井排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及运输车辆和机械的洗刷废水等。该废水悬浮物浓度较大,但不含其它可溶性的有害物质。本项目施工周期需1年,期间施工人员基本居住在施工场地中,因此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也是施工期的重要污染源。(2)施工固废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组成为剩饭菜、饭盒等食品或饮料包装。建筑垃圾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主要为瓦砾碎砖、砂石等废建筑材料。若任意堆放或倾倒,在晴天易形成施工扬尘,在雨季由于地表径流而易发生水土流失。2运营期(1)污水项目自身产生的废水根据水平衡可知,项目生活污水、实验废水、压滤冲洗废水、加药稀释用水等总计约755m3d,占污水处理规模的o.i2%,且生活污水、实验废水、压滤冲洗废水、加药稀释用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220mgL>BOD5:120mgL>SSs150mgL>NH3-N:25mgL,污水浓度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要求。因此,可忽略生活污水及实验废水对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项目新增废水处理规模为6万m3/d。本项目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消毒后经一期排口排入赣江北支,主要污染物排放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i8-22)一级A标准要求。具体详见表21。(2)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剩余污泥和厂区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废水水质与一期水质相近,因此本项目固废产生量采用类比一期现有固废量的方法得出。表21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项目进力KL匕水污染物削减量(ta)处理效率(%)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6万新增废水CODcr22048185。1095372377-27BOD51202628102192409”67SS200438010219416195NHrN25547-55109.54388oTN35766.5S328.543857¼TP365"0.519554-758333PH6-9一6-9一-一栅渣在污水预处理阶段,由格栅井分离出一定量的栅渣,主要是较大块状物、枝状物、软性物质和软塑料等粗、细垃圾和悬浮或飘浮状态的杂物;在沉淀池分离出一定量的沉砂,主要含无机砂粒。项目沉砂产生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实际运行数据估算,项目沉砂、栅渣产生量约o9td(328.5/a),为一般固废,送麦园垃圾填埋场处置。剩余污泥在污水的生化处理阶段,沉淀池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污泥,一部分留在生物处理池内,以维持处理池内的污泥浓度,剩余活性污泥进入浓缩池进行重力浓缩,浓缩池的上清液由于含固率较高,返回系统与污水厂进水一起重新进行处理;浓缩池底泥(含水率99.2%),一期已建项目(废水量为3万d)原脱水后得到含水率约8o%的泥饼计,剩余污泥产生量约4otd,68ota,本项目废水量为6万d,本项目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与一期不同,不具备类比性,根据本项目可研文本,本项目产生的绝干污泥量为69td,本项目污泥经压缩后含水率约为60%,折算成湿污泥量,本项目剩余污泥(含水率约为6o%)的产生量约i725td,6296ta,运送南昌水业集团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处理。(3)药剂包装袋(桶)污水处理池再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药剂,药剂使用完后,有药剂包装袋(桶)产生,产生量约为4ta,药剂包装袋(桶)全部与供货商进行回收利用。(4)生活垃圾本项目需新增员工1。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o5kg人/日计,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kgd,83tao生活垃圾送至麦园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2-2。表2-2本项目固废产排情况汇总单位:t/a名称性状产生量属性采用的处置方法排放量栅渣、沉砂固态328.5一般固废送麦园垃圾填埋场处置O生活垃圾固态1.83O剩余污泥泥状6296运送南昌水业集团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处理O药剂包装袋(桶)固态4供货商回用O第三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依据项目生产及工艺,结合项目类别,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因子(1)基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汞、六价铝、总硬度、氤化物、氯化物、铁、镒、锌、高镒酸盐指数、总磷、总氮、BoD5、SS、K+、NaCa2Mg2Cl、CO32>HCO3>SO;等。(2)特征水质因子:CODcrBoD5、SS、NH3-N、TN、TP、PHo第三章调查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1气象南昌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气温较高,气候温暖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及最低气温分别为40.6和-9.3C,年平均日照率43%,½1888.5h,年无霜期约270d。年平均降雨量1521.2mm,春夏两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2.1%,分布不均。全年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为72%8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o本地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频率16%,近五年平均风速2.0ms°2水文本项目的纳污水系为赣江,赣江是江西省境内第一大河流。赣江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沛。南昌市外洲站以上集面积达8948km3占江西全省面积4849%,约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一半,占长江流域面积448%。据外洲站I95O年至1989年的四十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结果,年最大径流量HO9亿m3(1973年),年最小径流量236.7亿m3(1963年),多年平均径流量666亿m3,约占长江水系的695%,占全国的246%。赣江最大日均流量为20900m3s(19626月20日),最小日均流量为172m3s(1963年11月30日),四十年平均流量为2iom3s°建设项目场地位于赣江水系南昌段西岸红色碎屑岩剥蚀岗丘,整平后地形标高在25m以上,而规划区赣江百年一遇洪水位(九龙湖)标高25m,低于场地最低标高,对场地建设无影响。第二节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南昌断陷盆地西部的剥蚀丘陵,地形起伏不平,丘顶标高一般50-100m,往西北方向逐渐变高,主要由第三系红层泥质粉砂岩组成。地势起伏不大,短浅沟谷纵横发育。岗顶浑圆,地形坡度10-15°,植被发育一般,多为灌木。图31建设项目卫星影像图第三节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场区分布主要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布如下: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QzedD:褐红色,稍湿,硬塑状,以粉粒为主,粘粒次之,为基岩风蚀、搬运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山坡坡脚及沟谷地段,厚度O5O3Oomo第三系新余群(Exn):褐红、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夹青灰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等。风化程度不一,上部强风化和中风化层厚度285315m,下部为微风化。岩层总厚度大于o2m,产状平缓,倾向西南(2250。),倾角一般小于ooo评价区域位于南昌红层盆地,处于象湖凸起与璜溪凹陷过渡带,浅层未有明显区域性深大断裂通过,场地及周边未发现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评价区为一向北开口的低丘沟谷,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裂隙孔隙水。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红层裂隙孔隙水。如图3-2所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主要分布在坡脚前缘及沟谷中,厚度oo5m,为下伏基岩风化而成,评价区内该层极薄大部分区段缺失、基岩出露,透水性微弱;填土主要分布在已建成的场地内,厚度o5m.红层裂隙孔隙水:含水层由第三系新余红色碎屑岩组成,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强中风化层风化裂隙、孔隙中。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主要受风化网状裂隙与构造节理控制,本场地裂隙(节理)多呈闭合状,一般富水性极差,为潜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单井涌水量5otdI1单井涌水量oo-oootd2.红层裂隙孔隙水 单井涌水量VlOOt/d2补径排条件一单井涌水量3000-50td单井涌水量 o-td单井涌水量 ooo-3td单井涌水量Votd图32项目所在地区域水文地质图大气降水是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岩石在成岩、褶皱、断裂、外营力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不同岩性,不同规模的裂隙或构造破碎带,形成了赋水条件不同的含水层。由于地形坡度较陡、第四系地层薄、地表水排泄条件好,不利于降水的停留和聚积。降水沿着岩石空隙往下渗透、径流、部分又于地形低洼处呈片状流或泉型式排出地表,另外一部分补给给下游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或地表水体。3水力联系基岩区含水层主要存在基岩裂隙水,各岩土层含水层(带)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上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上游或高处渗透分别转为补给下游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4包气带水文地质特征建设项目场地内上部包气带厚度较薄,据现场调查发现,评价区内包气带岩性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和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丘陵沟谷和局部缓坡地带,厚度层厚O0.50m,分布不均,沟谷厚度稍大,山坡厚度小,评价区内大部分区段缺失,红层砂岩、砂砾岩直接出露地表;填土主要分布在建筑场地内,因场地平整形成厚度不一的填土层,一期污水处理厂厂区内填土厚度南东薄、北西厚,分布不均匀,厚度01.5唳第五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据江西省南昌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及脆弱性评价报告(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2005),评价区内地下水不存在有害元素富集的情况,亦未见有地下水引起的地方病等问题。2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程度低。调查未见评价区存在地面沉降等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质灾害。开采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雨季地表径流大时,地表污水沿开采井进入地下水。但其污染程度轻,水量小,在地下水自净能力之内,地下水基本不受其影响。第四章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第一节调查概况调查评价区位于红谷滩九龙湖片区西客站附近,建设项目属地上为南昌市望城镇长凌村下堡组。调查面积约34Km2,调查区内西北侧有村庄(位于建设项目的上游),下游村庄已经搬迁,调查区内已经市政自来水管网,民井鲜有分布。调查区内未发现污染企业分布。图4-1调查区卫星影像图第二节调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本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极贫乏。附近村庄村民生活用水主要为城市管道自来水,部分村民自家虽建有压水井,但由于南昌红盆地红层裂隙孔隙水铁镒元素超标,压水井取地下水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洗涤用水,用水量一般5td0据调查访问,评价区周围村庄没有乡镇、村庄集中供水井,为非分散式供水水源地、非应急水源地,也没有厂矿开采深(机)井,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程度低。第三节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建设项目场地内上部包气带厚度较薄,据现场调查发现,评价区内包气带岩性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和填土,厚度不均。2017年1月,我单位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OO4)要求,在已建成一期污水处理厂厂区内及周边自南东向北西在GWl(背景值控制孔)、一期污水处理厂二沉池附近GW2(场地内污染度控制孔)和一期污水处理厂北西角外主河道旁GW3(下游控制孔)三处地方,采用对角线采样法采取。20CnI深的表层土,对土壤的PH值、础As、铭Cr、铅Pb等因子进行现状监测,检测统计结果列于表4-1。表41土壤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点项目PH碑珞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第二级标准值(工业用地)mg/kg7100O6一号点TRl(上游GWI)6.285×10'4未检出未检出二号点TRz(二沉池GWz)监测值(mgL)6.121.0×103未检出未检出三号点TR3(下游GW3)6.201.0×103未检出未检出注:水密度为kgL,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标准值单位ungkgmgL包气带污染现状评价以上游未污染土样一号点(GWI)浸溶实验进行对照,不做达标分析。由表3-1可知,评价区内包气带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各类污染物指标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2008)中第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包气带污染现状良好,TR2、TR3与未受污染土壤TR】监测结果相比较,项目所在地与未污染区的监测数据比较接近。第四节调查区环境水文地质试验与水文地质参数在一期场地内自南向北布置了三个试坑SKi、SKz和SK3(位置详见图4-2),试坑深度为0.3m,底面为0.3m×0.3m的正方形,采用试坑法进行试坑渗水试验。在试坑坑底铺设了23cm厚的反滤粗砂,竖向垂直放置一直尺作为标尺。试验时,向试坑内注水,流量由大变小,使试坑中的水位保持在始终高出坑底约IOCm的位置。计算单位时间内量杯内减少的水量Q,除以试坑底面面积F,求出出平均渗透速度V=QF,由于坑内水柱高度不大(等于IOem),可以认为水头梯度近于1,从而求得渗透系数KVo本次试坑渗水试验计算填土层K=o.o5-o.o6md(表42附图4)。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就近排泄于溪沟。图42项目水文地质钻孔与试坑平面位置图表4-2包气带(填土)试坑渗透试验计算渗透系数表试坑编号包气带厚度/m试坑深度/m试坑底面面积/m2流量Q平均渗透速度V/m/s渗透系数K/m/d1/sm3dSKi。5030.09521×1O54.5x1。30.0500.050SKi0.9030.096.ooo55.2x10-30.0580.058SK3o50.30.096.25×1055.4×130.0600.060在场地及周边布置了4个简易水文地质钻孔GWi、GW2、GW3、GW5(图4-0,在每个孔内红层裂隙孔隙水含水层中进行了抽水试验,抽水钻孔均属完整井,地下水为潜水,用完整井潜水公式计算,红层裂隙孔隙水含水层渗透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钻孔结构、抽水试验成果详见附图3。K= QMHZ -h2)R Inwr=2Si77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流量(rrP/d)H含水层自然厚度(rrP/d)h-含水层抽水时厚度(m)S-水位降深(m)R_影响半径(m)11*ZKJt4=S(m)表43抽水试验计算成果表孔号含水层性质类型位高n)水标(m水位埋深(m)解径%含水层厚度(m)降深S涌水量Q渗透系数K影响Rm自姓度H抽水时三三hIYlm3hm3dm/dmGWi潜水潜水完整井22.8725528.521.812.00.194.620.02621GWz21.23825.022.28.00.112.58。3515GW319.03。25.524.08.o0.071.620.03916GW522.67-430.022.612.00.225.180.02721第五节调查区地下水流场及动态分析评价区内现已大面积开发为九龙湖新城区,村庄已拆迁,鲜有民井保留,根据W个水质监测点的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及含水层的分布情况,位置如表4-4,图4-3所示。同时访问收集评价区内各类建设项目工程勘察时钻探揭露水位资料(华南城5号交易广场SWi:2i.m;九珑府SWz:18.4m;新力琥珀园SW3239m、SW4242m)4处和望石岗李家村Tt民井水位(SW4:26.5m)资料,共10处水位统测点,结合地形图绘制了评价区及周边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图(附图2),估算场地内地下水水力坡度约为2.2%,场地周边地下水迳流总体流向为由南东向北西折向北。表44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点览表编号位置坐标水位标局ISWl华南城交易广场东经:115。45'531睇:28°38'24”21.1mSW2九珑府辘:115°46'33”1因:28°38'30"18.4mSW3新力琥珀园东经:115°45'46"J睇:28°37'47"23.9mSW4新力琥珀园辉:115°46'09''1睇:28o37'37"24.2mSW5望石岗李家村东经:115°46'12”1睇:28°36'53”26.5mGWl(上游)上游龙兴大街东延伸段处115°46'15''1僚:28°37'38''22.8mGVV2(场地内)场地内二沉池附近燧:115°45'56''J僚:28°38'00"21.2mGW3(下游)下游主河道旁悔:115°45'51”四:28°3809''19.0mGW4(南西侧)中堡村榷:115°4609''1因:28°37'50''21.0mGW5G陈侧)向莆铁路段北侧榷:115。46'131因:28o38,07,r22.6m备注:SW1SW4水位现状监测点的水位标高数据为现状调查访问取得,依据各地块勘察钻探时揭露的地下水位埋深估算而来。SW5为现场调查民井实测水位。第六节调查区地下水水质分析评价1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8.3.3.6要求: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三年内至少一期的监测资料,评价期内可不再进行现状水质监测。本项目地下水现状监测可利用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项目监测数据进行评价。2-2-现状监测因子为:K+Na+>Ca2Mg2CO3、HCO3>Q、SO4、pH、氨氮、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高铳酸盐指数、Cr、Hg、Pb、Fe、Mn、F、总大肠菌群、CoDCr、BoD5、NH3-N、总磷、总氮。2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根据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地下水中阴、阳离子分别计算毫克当量百分比,并按照地下水中阴阳离子含量>25meq%的顺序排列确定地下水化学成分类型。各监测点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及化学类型确定结果见下表4节。表45地下水化学类型分析表离子浓度(mgL)监测点位GWiGWzGW3GW4GW5阳离子K+48.o2.301.408.90Na+22.908.5010.406.3041.20Ca*28.4458.4126.1323.8348.42Mg-24.2410.266.o6513275。阴离子CT8.51o.47.5675643-47SO/30.0016.004.004<oo4.ooCO/o.o.o.0.00o.HCO3227.76218.271233799.64232.50离子毫克当量(meqL)监测点位GWiGWzGW3GW4GW5阳离子K+0.1230.044590.0360.228Na+0.9960.37。0.4520.2741.791Caz+1.4222.9211.3071.1922.42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