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结构设计规定(2019初稿).docx
SlNAC融的三三tfr融创华北区域集团设计标准编号:RC-HB-PD-BZ001版本:V1.0主责部门:会签部门:融创华北区域集团住宅结构设计规定(2019年试行版)华北区域集团设计院日期:2019.03.20日期: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目录1 .设计基本规定11.1 设计荷载11.2 计算参数11.3 材料选择及钢筋连接11.4 限额设计要求21.5 结构布置要求22 .桩基设计22.1 桩型选用原则22.2 场外试桩要求22.3 设计布桩要求22.4 图纸设计要求23 .基础设计33.1 基础选型原则33.2 计算参数33.3 降水设计要求43.4 后浇带设计要求43.5 桩基础设计要求43.6 独立基础设计要求53.7 筏板基础设计要求53.8 地库基础设计要求63.9 地下室外墙设计要求64 .地库顶板无梁楼盖设计74.1 顶板结构选型要求74.2 嵌固端选择及荷载取值74.3 计算原则84.4 构造要求84.5 配筋要求94.6 施工安全要求10目录5 .剪力墙设计105.1 剪力墙布置原则105.2 墙体厚度及构造配筋105.3 与砌体墙交接做法106 .边缘构件设计116.1 设置原则116.2 计算参数选取126.3 配筋设计要求137 .框架柱设计137.1 截面选择137.2 剪跨比判断147.3 配筋设计要求148 .结构梁设计158.1 截面选择158.2 布置原则158.3 框梁、连梁配筋及构造要求158.4 次梁配筋及构造要求179 .楼板及楼梯设计189.1 楼板设计要求189.2 楼梯设计要求2010 .砌体二次结构设计2010.1 砌体设计要求2310.2 构件设计要求2611 .全现浇混凝土外墙设计2611.1 适用范围2611.2 墙体布置原则2611.3 计算原则及节点构造281.设计基本规定1. 1设计荷载1.1.1 混凝土容重:YJK程序中应选择扣除楼板与梁墙、柱与梁墙重叠部分自重,混凝土容重取为26kNm)PKPM程序目前尚无法扣除重叠部分自重,应取为25kNm201.1.2 隔墙荷载:根据建筑内隔墙材料实际容重取值并考虑两侧抹灰,厚度按1520mm.荷载输入时应区分100、200厚隔墙(并扣除门窗洞口)。1.1.3楼面荷载(包括板底抹灰吊顶、板面保温隔热、找坡找平、防水及地面等),应根据建筑面层做法计算确定。当毛坯交房或精装方案未定时,二次装修荷载按O.6kN112考虑。1. 1.4地库顶板活荷:普通部位5.OKn/m,消防车道部位20Knm201.2 计算参数1.3 .1高层建筑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建议取值:剪力墙结构取0.95,框架-核心筒结构取0.85,框架-剪力墙结构取08,框架结构取0.7。1.2.2 框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梁端刚域。跨高比不大于5的剪力墙间梁应按墙体开洞布置。1.2.3 连梁刚度折减:计算层间位移角时不折减,计算配筋时应折减。折减系数建议值:7度时取0.7,7.5度时取0.6,8度时取0.5。1.2.4 位移指标控制:结构的整体位移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以下要求,避免刚度过大。1 .结构弱轴方向(短向):剪力墙结构:1/105(K弹性层间位移角1/1000;框架-剪力墙结构:1/85(X弹性层间位移角G/800;框架结构:1/6O(K弹性层间位移角1/550。2 .结构强轴方向(长向):强轴与弱轴两方向刚度尽量接近。剪力墙结构强轴方向主要以减少不必要墙肢、控制墙体轴压比为主(墙体组合轴压比)。框架结构中可选择矩形柱,将框架柱弱向布置于该方向。1.3材料选择及钢筋连接1.3. 1钢筋等级:采用一级、三级钢筋(HPB300、HRB400),不采用二级钢筋(HRB335)。结构构件钢筋级别如下:1 .梁柱及边缘构件纵筋:采用三级钢(HRB400)。2 .剪力墙墙体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采用三级钢(HRB400)。3 .剪力墙拉筋:采用一级钢(HPB300)。4,箍筋:梁柱及约束边缘构件箍筋、拉筋采用三级钢(HRB400),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拉筋采用一级钢(HPB300)。5.板: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HRB400),构造钢筋采用一级钢(HPB300)。1.1.2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层剪力墙结构中为控制墙体底部轴压比不超限,根据实际计算取值,一般情况下不超过C55。随着层数的递增,应逐级降低剪力墙、柱的混凝土标号直至与梁板混凝土等级相同。梁板混凝土等级一般情况下取C30,设置结构转换层时按实际计算需要取值。1.1.3 框柱及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应采用焊接(电渣压力对焊)或机械连接。框梁及连梁主筋应选用机械连接。楼板及次梁钢筋直径V22mm时采用绑扎连接,直径2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基础水平构件钢筋直径V22mm时采用绑扎连接,直径2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1.4 限额设计要求:主楼地上标准层层高、人防及非人防地下车库层高、主楼地上地下钢筋及混凝土指标限值、人防及非人防地下车库钢筋及混凝土指标限值见附件1。1.5 结构布置要求:主楼竖向结构构件布置应结合地下停车及地上底商划铺,实现建筑功能需求。2.桩基设计2.1 桩基选型原则:优先选择天然地基(地基处理)。如天然地基(地基处理)方案不成立,多层及小高层可采用预应力管桩,预制空心方桩;高层可采用灌注桩(普通型及后压浆)。2.2 场外试桩要求:无特殊情况,桩基础及CFG桩等复合地基应提前进行场外试桩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数值。根据试桩结果,进行桩基及基础设计。2. 3设计布桩要求2.1.1 剪力墙住宅布桩方式应采用墙下布桩,不宜在洞口部位布置工程桩,以免造成承台梁截面高度及配筋过大。有地下室时布桩应扣除水浮力,计算水位按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最低水位。2.1.2 桩基设计的布桩有效率(桩基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桩基利用率=(基底总反力-最低水位水浮力)/桩基总承载力。2.1.3 电梯底坑、集水井等标高变化较大位置应单独注明相关范围桩顶标高。不应采取与其它部位桩长相同,后期截桩做法。2.4图纸设计要求2.4.1预应力管桩无特殊情况情况应采取PHC-A型。2.4.2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对桩基采取相应防腐蚀措施。防腐设计要求详基础地下水设计部分。地下水无腐蚀性时,灌注桩表面裂缝计算宽度允许值可取为03mmO2.4.3图纸不应提出采用高应变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测。2.4.4 地下车库用作抗拔的灌注桩应通长配筋,按计算确定的配筋长度从桩顶算起满足裂缝及抗拉钢筋锚固长度要求即可(最大长度为1/2桩长),其余部分桩身配筋取计算值1/2。2.4.5 普通灌注桩及后压浆灌注桩桩身做法见融创华北区域结构图集。3.基础设计3.1基础选型原则3.1.1多、高层住宅基础形式优先选择次序为:天然筏板基础、地基处理筏板基础、桩-承台(承台梁)基础、桩筏基础。3.1.2无地下室的配套公建基础形式优先选择次序为:天然独立基础、地基处理独立基础、桩-承台基础。3. 1.3地下车库基础形式优先选择次序为:天然独立基础-防水板、天然筏板基础、地基处理独立基础-防水板、地基处理筏板基础、桩-柱墩基础。4. 2计算参数基础设计时应按照荷载规范要求考虑楼层折减系数(图一)。图一:设计参数示意5. 3地下水相关设计要求5.1.1 基础说明应给出停止降水时的具体施工层数。应提出施工期间降低水位至基底以下500mm的要求。5.1.2 有覆土的地下车库,图纸应提出在覆土施工完毕前,不得停止降水的要求。3. 3.3应在图纸中注明:“停止降水之前,需设计院书面签字确认。”4. 3.4地下水腐蚀性处理措施:1 .地下水对混凝土或钢筋有微腐蚀性时,无需采用防护措施。地下水对混凝土或钢筋有弱腐蚀性时,基础(桩身)构件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防腐蚀设计要求即可,设计图纸不应添加抗硫酸盐等外加剂。地下水对混凝土或钢筋有中等腐蚀性时,按工业建筑防腐蚀技术规范采取相应措施。2 .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及钢筋产生的腐蚀性,不应在全部地库(地下室)范围内采取防护措施,仅在地下水静态水位变幅范围内采取相应防护措施。3 .地下车库及主楼地下室结构设计时不应在全部地下范围内添加抗裂防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应仅在后浇带部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3. 4后浇带设计要求3.1.1 主楼与地库间的沉降后浇带应设置于紧邻主楼的地库柱跨内(坡道或人防口部贴临主楼时,局部后浇带可设置在临近主楼第二跨内),形成环状封闭。地库及主楼自身温度后浇带间距应控制在3035m.3.1.2 沉降后浇带应在主楼施工完毕且沉降基本稳定后封闭。温度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浇筑45飞0天后封闭。应在图纸中注明:”后浇带封闭前,需设计院书面签字确认。”3. 4.3人防地库的后浇带严禁穿越人防工程口部。4. 5桩基础设计要求5. 5.1桩基防水底板设计1 .防水板荷载:承受向上荷载为水浮力+(±反力标准值-水浮力)xl0%15%o承受向下荷载为:底板自重+底板面层荷载。土反力标准值二上部结构(D+L)/相对于上部结构的整体基底面积,“上部结构”指地基土以上整体结构。2 .防水板厚度以板跨中受力钢筋配筋率为0.5%左右确定,最小厚度取值300mm。3 .配筋原则:按构造配筋率设置底部通长钢筋,支座不足处附加。3.5.2承台梁设计:承台梁宽度应取桩径+每侧75mm。承台高度及配筋满足计算要求即可,不得随意增大。3.6独立基础设计3.6.1基础宽度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厚度根据抗冲切要求确定。3.6.2基础配筋按计算确定,如实际按构造配筋,按0.15%配筋率取值。可根据阶形(或锥形)基础的实际面积(即剖面面积)计算其最小配筋量,并将其配置在基础的全宽范围内。3.6.3柱下独基边长和墙下条基宽度22.5m时,底板受力钢筋长度应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3.6.4用于地下室设计时,防水板最小厚度取250mm。低水位地区的构造防水板配筋率为O.15%,即250厚板双层双向配筋C8/10170,高水位地区的防水板构造配筋率按受弯构件执行。3.7筏板基础设计要求3.7.1基础截面厚度应依据各墙体之间板跨大小、冲切承载力要求并结合受力钢筋配筋率综合确定。初步试算时,高层建筑筏板估算厚度按(地上层数x40TOO)nun。住宅筏板厚度建议取值:大部分板跨(50%60%左右筏板面积)内的计算配筋为构造配筋。3.7.2筏板伸出墙边外挑长度应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建议取值50(800m.基础边线应根据主体轮廓线调整,不应强行拉齐。3.7.3筏板配筋应采取双层双向按构造配筋布置,不足处另附加钢筋形式。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O3.7.4桩筏基础中角桩布置在竖向构件以外时,筏板易出现抗冲切承载力不足,图纸设计应避免此类情况(详见图二)。图二:角桩布置在竖向构件以外的做法示意(应避免)3.8地库基础设计要求3.8.1单层地库应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抗浮设计水位进行抗浮验算。采用天然地基时,应满足地库自身(不含主体)恒荷标准值/水浮力HL1。各城市地库顶板覆土深度:天津、西安、郑州:1500mm;大连:1800mm;沈阳,长春:2000mm;哈尔滨:2400mm;按海绵城市设计时:3000mio3.8.2采用桩基的地库基础形式:单层地库为减沉桩(每柱下一根)+柱墩及防水板。多层地库为抗拔桩+柱墩及防水板。多层地库防水板及柱墩计算时应考虑桩基支承作用。在程序中布置桩基后用防水板或筏板有限元模块计算,以真实考虑抗拔桩的弹性支承作用。抗拔桩的弹簧刚度可根据“静载数据或按抗拔承载力/1Omm”(即允许位移为IOmm)取用。3.8.3地库的柱墩及防水板的底部钢筋应采用“通长钢筋(构造配筋)+附加短筋”的配筋形式,如图三所示:图三:通长钢筋(构造配筋)+附加短筋3.8.4地库底板有高差处,应注明斜坡用C20混凝土填充,给出坡度说明或填充做法大样。3.9地下室外墙设计要求3. 9.1截面选择:应根据计算高度合理选择挡土墙厚度,建议取值250300u4. 9.2计算原则1 .地下车库挡土墙按单向板设计,主楼地下室外墙根据实际情况可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设计。2 .挡土墙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作为永久荷载计算,土压力系数可取0.5,土压力起控制作用时其分项系数取为L35。3 .地下室外墙裂缝宽度限值按0.3mm考虑。9.3墙身构造要求1.计算所得的配筋不得在外墙全高范围内通长设置,应采取通长+支座附加形式。支座附加钢筋长度为1/3墙高度范围(多层地库时支座钢筋长度取两侧墙高较大值的1/3)。2 .墙顶及墙底不应设置构造暗梁或附加钢筋。墙身内外皮钢筋应有区分,不得统一取值。外墙大样中应包含钢板止水带做法,不得遗漏。3 .单层及双层地库外墙做法大样做法见融创华北区域结构图集。4.地库顶板无梁楼盖设计4.1 顶板结构选型要求:无特殊情况,地库顶板必须选择无梁楼盖结构形式。如遇机械停车或大范围结构转换等情况必须采用梁板结构体系时,设计院应提交结构布置方案。4.2 嵌固端选择及荷载取值3. 2.1根据规范要求,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主楼相关范围应采用梁板体系。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 .主楼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刚度比大于2.0(部分地区允许用剪弯刚度)可不必考虑其相关范围。可加设部分剪力墙或设置夹层减小地下层高以满足刚度比,加设的墙体统一按构造边缘构件考虑。2 .将嵌固端取至基础底板,此时可以不必考虑相关范围。此时约束边缘构件设置范围从基础顶算起。4.2.2消防车荷载仅应布置在消防车道范围并考虑覆土厚度折减。YJK软件可通过自定义工况一工况设置定义一消防车荷载设置(见图四)。基础设计时不应考虑消防车荷载。YJK基础设计时程序自动不考虑消防车荷载,PKPM基础计算时应删除消防车荷载。图四:YJK软件自定义工况设定示意4.3计算原则4.3.1 顶板无梁楼盖不应采用等代框架法计算内力,应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4.3.2 计算程序可选择PKPM系列的SLABCAD,YJK系列的无梁楼盖模块及EtabS系列软件的SAFE程序。4.3.3 无梁楼盖框架柱计算时应选取有限元导荷并设置弹性楼板6后计算,同时应去除地下室顶板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选项。YJK程序中参数选取见图五。结构总体信Sl 计尊控制值包居三分析风荷依信息基本撼t 指定以荷戴始式信息 施俺信息 自定义,湎系力曲好 施熏作用放大制 性花设计设计信SI 落荷隹信史 物件笈计dJa 包结设针 MHKft材地下主信息荷然组合电二芸“自定义独台自定义工女蛆合SiEtaIBIWxt>jfse > 1憎1 信更 水平力与赘体量标夹角C)O,桀刚度放大系数技1。燧R»5 2 4杀ImI中新度版大系界 柒刚度放大柳道2连翻( 度折It系教颊)06连柒用度折)<猿致虱)I连累按地元计算控9的高比4y 3通维连爆险等巡送网HS曝元细分信大按制长i«g)«慑元州分最大控制长18 S)0 5J送墙及自动加密I?*在桥荷SH+算方父语啊计M I粉*元耍学;线典H元RM)E考彩版(域 叁虚枝IIfM域 J妍制中节点作树住楼板从黄点 结构计Jt时寿的S保原度J案与Att板宾形协调 州1线与博协廊才商由第向F相对联用性整畏伤定。不强制采用创tt!tH淀 对所有核繇用强*Jttttfi!板假定整体指标讨尊案用麻礼其他讨Jt车描格I TfttJxRftl5SJR自幼划分多修!,自幼划分不叁由地下富可礴定最多谿性的卷考信号1 _Sttfl现淡空心板计算方法计算现心心播交叉魁舒斯元法鸟点P-A效应 组合系数:-SK 1 tt 0 5E :场加计M连癖18不折减便好的JfflR位移 菊息自面确与桂百叁郃分r触自重隹俅与弟埸解部分:班土节离位移 内力技全核弹住椅计算图五:无梁楼盖YJK参数选取示意4. 4构造要求4.1.1 无梁楼盖柱帽形式一般情况下为平托板式下反柱帽,人防地库及覆土较深时可采用锥形。任何情况下,柱帽均不应设计为上反。4.1.2 无梁楼盖板厚应根据柱网尺寸及荷载大小确定,以满足冲切及挠度要求为原则。平板厚度以柱上板带跨中受力钢筋、托板厚度以柱上板带支座钢筋配筋率为0.5%左右为原则取值。4.1.3 含覆土无梁楼盖托板(柱帽)宽度根据实际荷载情况可取0.3504倍板跨,无覆土的无梁楼盖托板(柱帽)宽度可取0.3倍板跨。4.4.4应沿柱上板带中心设置暗梁提高结构整体安全性。暗梁宽度为柱宽两侧各加L5倍板厚,暗梁上部钢筋取柱上板带的50%,下部钢筋为其上部钢筋的1/2,暗梁设置矩形箍筋。柱上板带配筋中已包含暗梁配筋,不应在柱上板带计算结果之外再附加构造暗梁。4.4.5地库顶板与主楼周圈交接部位均需设置混凝土挡墙封闭,并在地库顶板以上30Onim处设置止水钢板带。地库顶板自身如存在高差,也应设置混凝土挡墙封闭。4. 5配筋要求4.5 .1无梁楼盖上部通长钢筋按0.l%0.15%配筋率取值,支座不足部分附加。托板内箍筋采用C8150o4.6 施工安全要求4.6.1应在结构图纸总说明中明确地库顶板允许恒荷及活荷数值,严禁超载。应注明:“地库顶板覆土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工况及施工作业荷载编制施工计划,进行临时支顶设计,保证结构安全J4.6.2结构地库顶板图纸中,应注明消防车道环路位置,以利于施工场地及道路布置。5.剪力墙设计5.1剪力墙布置原则5.1.1剪力墙布置应遵循“周边、均匀、对称”的原则,尽量采用大开间的布置方案,可将填充墙体直接砌筑于楼板之上。墙体布置时应外围多、内部少,尽量避免一字型墙体和短肢墙,充分利用进深方向长墙的抗侧刚度,去除不必要小墙肢。5.1.2剪力墙布置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暗柱数量,多保留一字形、L形暗柱,减少T形、Z字形暗柱数量,避免出现复杂形状暗柱。5.1.3首层剪力墙轴压比应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均匀,当出现个别超限墙段时应调整墙段长度。如仍不满足时,应根据超限墙段的数量及重要性合理判断规范对轴压比“宜”的限制,严禁出现为了个别超限墙段而整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做法。5.1.4地下室外墙及剪力墙结构形式的上部各层剪力墙顶部均不应设置构造暗梁。5.2 墙体厚度及构造配筋(详见表一):表一:剪力墙厚度及配筋分类墙厚(mm)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拉筋(双向)普通墙体200C8200C8200A6600600计算所需加厚墙体250C8160C8160A6480480300C10200C10200A6600600注:1.抗规6.4.4.3为“宜”,不予执行。竖向分布筋直径不得取CIO。2.地下室最下层墙体与筏板相连时(采用纯桩基的主楼防水底板不应定义为筏板),水平钢筋为C12200,竖向钢筋CIO200。5.3 采用铝模板时,剪力墙与砌块墙体交接做法详见图六:图六:剪力墙与砌块墙体交接做法示意图注:1.剪力墙变截面处钢筋构造做法详16G图集。2.砌块墙抹灰后,剪力墙及砌块墙均刷柔性耐水腻子两遍刮平。6.边缘构件设计6.1 设置原则6.1.1 一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下表(详见表二)规定时,其底部加强区及其以上一层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不大于下表规定时,设置构造边缘构件。设计院不得按抗震等级区分,将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及其以上一层墙肢全部设置为约束边缘构件;亦不得将约束边缘构件高度设置范围随意扩大。表二:墙肢底截面轴压比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轴压比0.20.30.36.1.2 构造边缘构件为翼柱情况时,应按图七所示设置,不应将下部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完全复制。-(C)震柱图七:翼柱示意图6.1.3 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应尽量满足翼墙长度大于等于三倍墙厚及端柱截面边长大于等于两倍墙厚的构造要求。6.1.4边缘构件之间净距小于200mm时可合并配置。6.1.5剪力墙相连的砌块墙长度小于等于30OnIm时,设计做法按图八,不得随意增大边缘构件截面尺寸。3003001F¥才力力才崔架柱2殳86Q200图八:剪力墙相连的砌块墙做法示意图6.2计算参数选取6.2.1边缘构件配筋时应按组合墙进行设计,采用YJK软件设计时,按图九选取参数:YJKCAD-参数输入-的件设t结构总体信息计算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屈曲分析风荷装信息基本参数指定风荷载地震信息地震信息自定义影响系数曲线 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性能设计设计信息活荷载信息 构件设计信息包络设计材料信息材料参数钢筋强度地下室信息构件设计信息柱配筋计算方法。单偏压双偏压柱剪跨比计算方法通用方法VhO)O简化方法r2M)E连梁按对称双筋设计/框架梁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影响 矩形混凝土梁按考虑楼板翼绦的T形梁饵!筋J痼在削筋攻计考虑瑞在J墙柱双筋设计考虑翼绦墙J与翼力地面外相连的梁投框如梁设计上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 梁按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0 15僻髀器翳。图九:边缘构件配筋YJK软件操作示意6.2.2当采用PKPM设计软件时,对于边缘构件配筋过大墙体,修改配筋后用组合墙程序进行验算(详见图十)。£图即文件输出£文本文件槌11.各层同舫构件编号筲图2溜凝土均件白腑及胴构件验算背图3 .梁弹性挠度'桂轴压比、长细比、俺边缭构件雷图4 .各荷文工况下构件标港内力置图5 .各荷梵工况下构件调整前标准内力同图6 .梁设计内力包络图7 .梁设计倒筋包络囹8底层柱、t三大组合内力同图9 .水平力作用下结构谷层平均仅移筲图10,各荷载工况下结构空间芟形简图11 .各荷文工况下构件标准内力三维筒图12 .菇构各层质心振动前图13结构整体空丽动宵图14 .吊车商城下的彼组合内力简图1$剪力墙组维湖修改及验算剪力通檄定验其17 .边线初件信息修改图十:边缘构件配筋PKPM软件操作示意6. 3配筋设计要求6.3. 1边缘构件纵筋要求:实际配筋值与计算值之比应控制在1.05以内,必要时可采用不同直径钢筋,钢筋最小直径为CI2。应在图纸中注明:“钢筋直径12,14mm采用焊接,直径16mm及以上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6.3.2边缘构件箍筋及拉筋要求:1 .约束边缘构件内部采用箍筋加拉筋的形式,除端部、转角等部位以外,应多设置拉筋代替箍筋。构造边缘构件除外侧箍筋,内部均应采用拉筋。2 .体积配箍率应按轴压比进行区分。计算时应取箍筋内侧混凝土体积,如按箍筋及拉筋计算的体积配箍率略低于规范要求时,可按规范要求考虑水平分布钢筋对体积配箍率的贡献并在施工图中注明。6. 3.3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连接时,无特殊情况应按校接进行设计。避免按刚接设计时在墙内设置暗柱。7.框架柱设计7. 1截面选择7. 1.1框架结构中应保证强柱弱梁,根据其轴压比限值及结构刚度要求控制框架柱截面,尽量避免出现短柱。当结构整体刚度不足时,优先选择增加柱截面而非梁截面。8. 1.2普通非人防地库应设计为宽扁柱,以利于业主停车使用。柱长边尺寸平行于车位方向,柱截面长宽比取L2L507.2剪跨比判断规范中计算框架柱剪跨比的简化公式:=Hn2hO仅适用于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下。按照通用方法(入=MVhO)与按简化方法计算得到的剪跨比相差较大时,应根据通用方法得到的剪跨比来判定是否为短柱(梯柱除外)。例如:某结构当按简化公式计算时,中部4个柱剪跨比小于2.0,但按通用方法计算得到剪跨比均大于2.0,此时应判定为非短柱,按普通框架柱设计(详见图十一)。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勇援圾图十一: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剪跨比7.3配筋设计要求7.3.1 框架柱各柱之间不应过多归并,纵向钢筋及箍筋实际配筋值与计算值之比应控制在1.05以内。7.3.2框架柱纵筋可采取大直径角筋加级差两级小直径钢筋的配筋方式。一、二级框架柱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0倍,因此一、二级框架柱应避免因纵筋过小导致箍筋增加过多,应综合比较确定。7.3.3柱箍筋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可小于100。例如:某柱计算箍筋为3.4-0.0,可配ClO90/180(4x4),不应取C12100/200(4x4)。8.结构梁设计8.1 截面选择8.1.1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钢筋混凝土梁不应过高或过低,框架结构中应以其梁截面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为1.0%左右为宜。8.1.2梁宽设计应考虑箍筋肢数。框架梁宽度选择尽量满足两肢箍,一级框架梁宽一般情况下不大于35OnIn1,二、三级框架梁宽不大于30OnIn1。框架梁箍筋肢距超出规范要求时采用复合箍筋,优先选择三肢箍。8.2布置原则8.2.1 严禁将梁布置在功能区上空(见图十二),住宅房间内部不应见梁见柱。梁下建筑隔墙厚度100nlm时,不露梁边线次序:客厅-餐厅-主卧-次卧-内走道。图十二:住宅房间内部不应见梁8.2.2外挑部位的悬挑长度小于等于1.5m时,可按挑板设计。按挑梁形式设计时,挑梁不应大于边梁高度,以免外露。住宅阳台内部不应见梁。8.2.3户内无隔墙部位的梁高一般情况下不超过400mm。精装交付时,需在梁上穿多个洞口时可将梁高设为450mm。8.2.4核心筒公共走道位置尽量不设结构梁,避免因消防盘管走在梁下造成该层吊顶高度低于其它层引起客诉。8.2.5卫生间部位布置结构梁时,梁与砌体墙应外边齐平,使梁边出现在卫生间里侧,不得在相邻空间出现梁边线。8.3框架梁、连梁配筋及构造要求1 .3.1梁底纵向钢筋实际配筋值与计算值之比应控制在1.05以内,支座钢筋不应超配。输出配筋时,在YJK软件中建议取小于点后1位(见图十三)。例如:某梁计算配筋为8.15,默认情况下程序输出为9,设置1位小数后输出为8.2。绘图内容°配筋的舫率梁主筋包络梁春筋包络梁战筋军A0025显紫I构件信息I或防率篁回i墙柱轮廓I墙稳定蛉算我示取大显示乐二寸必I国区统计JI显示控制I验算选项文字高度I地大由、醺大幅但培天小小薮点后保留位数主筋1箍舫1大于1时进位显示研1关闭图十三:YJK软件小数点后保留位数示意8 .3.2一、二级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按不小于2C14及底部和顶部较大配筋面积1/4控制,不应超配,架立钢筋直径取12mm。多跨连续梁中,当其中某一跨较其它跨大出较多(20%以上)时上部通长筋可在该跨原位标注,不应按各跨最大值的1/4取通长筋。参见图十四示例:TLl_OX72730川÷a-lL-00X442-1MVOSXLIAIlylioo(uo÷aFlLrS-27-15LJZZ-JZ-JIS-ZILrlH-IT-2DAiT-HLTJm>vu>W-AlVtLHlIAv-计算配筋值IlIlIlIlIlIlIlJIIlIJIlAI一JL实际配筋图图十四:根据计算结果配筋示意图8.3.3三、四级框架梁在满足计算要求前提下通长筋直径取为C12,根数不小于箍筋肢数,支座钢筋与该通长筋搭接。8.3.4各层楼面梁之间不应过多归并,归并后的纵向钢筋、箍筋超配率均不应超过5%(高层剪力墙一般可按3层左右归并)。8.3.5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但箍筋直径和肢数在满足抗剪承载力的情况下可与加密区不同,如图十五所示:dHII,Il眄鹫一出IlKL5©300x800I|B10Qfi2003)lI2fi2211112II141242242ll4224tt22322.II刚20/4025IIlIlIIlIlIIlIl图十五:箍筋直径和肢数与加密区不同示意图8.3.6两端梁支座,或一端为梁支座、另一端与墙垂直相连,或两端均与墙垂直相连,按次梁设计。不应标注为框架梁。8.3.7一端与框柱或剪力墙平面内相连,一端与梁或剪力墙平面外相连的结构梁,可按框梁编号,但应注明与梁或剪力墙平面外相连端不设置箍筋加密区。8.3.8混规9.2.13规定梁腹板高度hw大于等于450设置腰筋,应仔细核对梁腹板高度,不得按照梁全截面高度设置腰筋。腰筋应按腹板面积的0K实际计算后确定,钢筋直径不小于C10。8.3.9框梁与框柱中心线不重合,按规范要求必须加腋时,总说明应给出加腋做法大样并在结构平面图中标注加腋的位置及尺寸。8.3.10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跨高比大于5时按框架梁设计。连梁跨高比小于1.5,且不大于0.5时纵向配筋率取0.25和55ftfy的较大值,连梁跨高比小于0.5时纵向配筋率取0.2和40ftfy的较大值。施工图设计应明确连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本层剪力墙。8.4次梁配筋及构造要求8.4.1次梁纵向钢筋及箍筋均不应超配。上部架立钢筋不应用大直径钢筋通长配置,可取C12架立筋,支座钢筋另配,示例见图十六:计算值建议配筋G0.2-0.23.1-0.0-3.10.0-5.1-0.01.I(I)200x500三200(2)侬12);2娟8:2«14图十六:次梁配筋示意图8.4.2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连接处应按较接考虑,无需在墙体中设置构造暗柱。当楼面梁高度与剪力墙厚度之比不大于2时,按校接考虑,大于2时应按照变梁端截面高度做法,做法如图十七(总说明应增加此大样):图十七:变梁端截面高度做法示意9.楼板及楼梯设计9.1 楼板设计要求9.1.1 截面选择及构造配筋:1 .双向板板厚一般按短向计算跨度的1/35选取。短向板跨24.5米可酌情加厚。单向板厚度取计算跨度的1/30。板式楼梯取计算跨度的1/28。2 .楼板、屋面板最小厚度100mn1。单元入口至管道井处楼板厚度考虑电线穿管要求适当加厚,可取120mm03 .地下室顶板能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厚度18Omnb板筋C10170双层双向,根据计算结果局部支座不足处附加钢筋。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厚度160mm,板筋C10200双层双向,根据计算结果局部支座不足处附加钢筋。4 .高层顶层屋面板最小厚度取120mm,采用小直径钢筋双层双向布置,局部支座不足处附加钢筋做法。多层屋面板最小厚度取100nIn1;平屋顶为分离式配筋,坡屋顶采用小直径钢筋双层双向布置,局部支座不足处附加钢筋做法。5 .板厚214OnIm的楼板及多层住宅屋面板如为分离式配筋,应在无上部钢筋区域设置双向A6200钢筋网,与板上皮钢筋搭接。6 .带转角窗的房间楼板应适当加强,板厚不小于120mm,双层双向配筋,并在楼板中设置构造暗梁。转角窗两侧墙肢厚度不应小于25Omnb转角窗两侧墙肢全高设置约束边缘构件。7 .单向板分布筋按表三设置,双向板支座钢筋的分布筋均为A6250,均为HPB300级钢筋。表三:单向板分布筋设置标准板厚100h120130h160170h200分布筋A6150A8200A81508 .板底构造配筋按表四取值:表四:板底构造配筋取值标准税等级板厚100板厚110板厚120板厚130板厚140板厚150C30C8200C8200C8200C8200C8200C8180C35C8200C8200C8200C8190C8180C81709. 1.2计算参数选取:用YJK程序进行楼板配筋时,不应指定最小配筋率,否则程序无法执行采用400MPa、500Mpa钢筋时板最小配筋率取0.15%及45ftfy%的较大值以及单向板长边方向配筋率为0.15%的相关条款(见图十八)。图十八:YJK程序楼板配筋注意事项10. 1.3楼板构造要求:1 .板中预埋电线管时应作如下要求:电线管应与受力筋平行或交叉设置,不得垂直受力筋设置,预埋电线管应放置在板截面高度的中部,管上下混凝土厚度应23Omnb并在电线管上表面放置A4200十字钢筋网片。2 .板高差降不大于50时,可不设分界梁,采用局部降板做法。图纸应给出做法大样或说明引用图集页数。3 .住宅卫生间楼板与普通楼板间高差不应小于40mm。卫生间局部降板时,如板厚大于板上隔墙厚度,应使板边出现在卫生间里侧,以免影响使用。4 .设备管井后封板处预留钢筋,待设备管线安装完成后,浇筑高一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封闭。9.2楼梯设计要求9.2.1板式楼梯上部通长钢筋应取下部配筋量的1/3,且不小于0.25%配筋率,间距不宜大于200mm。梯板分布钢筋取A8200。楼梯休息平台厚度不小于100mnb双层双向配筋。9.2.2楼梯斜板与平台梁整体连接的板式楼梯,应考虑支座的部分嵌固作用,跨中弯矩系数取为l10o10.砌体二次结构设计10.1砌体设计要求10.1.1砌体种类要求:设计图纸不得采用机砖、页岩砖。±0.000以下室外部分采用混凝土实心砖。±0.000以上及室内部分(包括地下室内隔墙)可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BM轻集料隔墙连锁砌块。砌块强度不应小于A3.5(MU3.5)o10.1.2对应住宅户型(精装)布置图中,需吊挂较重电器或橱柜的部位,墙体厚度不宜小于200mm。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应根据设计图纸中电器或橱柜安装高度范围内设置C20混凝土带(见图十九),并延伸至墙体两端构造(抱框)柱位置。厨房需悬吊橱柜的墙面,混凝土带底部距建筑完成面1.5m,高度0.8m。卫生间需悬挂热水器的墙面,混凝土带底部距建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