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2013年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山东)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开展先行区奋斗目标,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开展,经济构造不断优化,开展质量逐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显著改善。综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6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1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15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820.57亿元,增长10.3%。产业构造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0:55.3:32.7调整为12.1:53.2:34.7,三次产业进一步协调开展,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L2乐衣着类价格上涨L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L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0%,居住类价格上涨1.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9%o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表12013年聊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23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521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低于全年3.8%的控制目标。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6.3%o新建及扩建续建招商工程1600余个,方案总投资2800亿元,分别增长38.5%和47.4%o其中新建工程900余个,增长40.0%o在引进的新建工程中,方案投资过亿元的工程311个,比上年增加127个。其中,方案投资过10亿元的工程31个,比上年增加13个。引进世界500强、国内百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工程及高科技企业5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工程3家,国内百强企业近10家,国内外上市公司14家。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09万户,比上年增长19.8%;注册资本(金)1674.78亿元,增长24.4%。其中,个体工商户14.22万户,注册资本(金)56.84亿元,分别增长19.8%和70.5%;私营企业2.47万户,注册资本(金)989.98亿元,分别增长195%和23.3%。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58起,比上年下降13.7%;直接经济损失293.96万元,下降10.6%;死亡人数95人,下降3.1队受伤人数277人,下降8.0%。经济社会开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经济总量依然偏小,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待提升,扩大内需的难度依然较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开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完善。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LOO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5.6%、1.9%、5.5%、9.2%。农业生产安康开展。全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276.44万亩、总产量1017.6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4%、2.8%。高效农业较快开展。全市拥有种植业设施55.09万个,增长4.6%;设施占地面积73.93万亩,增长6.0%o畜牧业生产好于预期。生猪存栏160.69万头、出栏265.56万头,均比上年增长3.0%;家禽存栏4957.35万只、出栏17716.84万只,分别下降0.3%、0.2%o肉类总产量53.78万吨,增长1.1%;禽蛋产量30.46万吨、奶类产量8.67万吨,分别下降L9%、4.0%o林业渔业稳步开展。全市森林覆盖率34.6%,比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造林面积17.15万亩,增长32.8%。水产品总产量7.52万吨,增长3.4%;水产养殖面积13.00万亩,增长5.4虬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659.41万亩、1659.41万亩、1588.49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2.万、8.0%、15.6%o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87家,比上年增加25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轻工业增长10.2%,重工业增长13.3%;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2.8:67.2调整为32.3:67.7,轻工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221.99亿千瓦时,增长5.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0.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局部保持增长。表22013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及增长速度工业效益增速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2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利润542.45亿元,增长18.2%;利税787.88亿元,增长18.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44.38%,比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290户,增加272户。其中过亿元企业82户,增加17户。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8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5%,提高L9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开展良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97%,提高0.38个百分点。十大重点工业园区较快开展。十大重点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90.07亿元,增长IL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1.4%;实现利税241.91亿元,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7%。“4455”工程运行良好。“4455工程的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民营特色产业、50户重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01.38亿元、769.61亿元、1296.87亿元、4124.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15.0%、14.4%和年3%;利税分别为181.48亿元、98.49亿元、129.56亿元、346.48亿元,分别增长19.9%、14.8%、147%和12.l%o市属工业企业平稳开展。市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利润22.33亿元,增长8.4%;实现利税33亿元,增长9.4%o建筑业较快开展。全市三级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1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竣工产值108.3亿元,增长28.3%o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总价款339.9亿元,增长19.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9.8万元/人,人均比上年增加3.2万元。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量不断膨胀。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o方案投资过亿的工程带动作用显著,全年过亿投资工程547个,其中新开工工程401个,个数均是上年的2倍;过亿工程完成投资788.33亿元,增长52.3%,对全部投资的奉献率为108.现。投资构造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构造由上年的1.3:68.5:30.2调整为L1:63.6:35.3。工业仍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完成投资94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全部投资的62.8%。第三产业投资引领增长,完成投资533.86亿元,增长40.4%,占比提高5.1个百分点。投资开展方式进一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9.68亿元,比上年增长45.1%;占全部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401.84亿元,增长31.5%,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步伐明显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增幅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9.7%,比上年提高Ll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366.1万平方米,增长43.9%。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o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25.71亿元,增长14.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5.11亿元,增长6.1%。城乡市场快速开展。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个百分点。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38.49亿元,增长15.2%,快于城镇市场2.6个百分点。特色商品销售活泼。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中西药品类增长19.0%,金银珠宝类增长18.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3.1%,汽车类增长20.4%o进出口增长加快。全年进出口总值6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0.03亿美元,增长8.3%;进口总值41.86亿美元,增长IL8%。利用外资增幅收窄。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7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IL2%,增幅比上年回落24.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增长41.5%,增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4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1公里,一级公路492公里,二级公路762公里,农村公路15966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L57亿吨,比上年增长4.2%;货运周转量423.99亿吨公里,增长8.1%。公路客运量9305万人,增长2.8%;客运周转量51.72亿人公里,增长3.5%。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邮政业务总量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函件3139万件,增长8.8九电信业务收入24.94亿元,增长5.7%。年末交换机容量686.1万门,增长IL0%。固定用户59.03万户,其中市话25.53万户,农话33.5万户;移动用户430.28万户,增长10.1%。宽带网用户62.59万户,增长4.6%。旅游业开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0.08亿元,增长17.3%。接待海外游客5.4万人次,下降2.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92万美元,下降IL5%o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5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9.9%。其中国税部门完成24.96亿元,增长25.1%;地税部门完成78.97亿元,增长29.0%财政部门完成3L62亿元,下降0.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8.25亿元,增长15.0%。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4.9%,医疗卫生支出21.6%,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2.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4.3%o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0.94亿元,比年初增加257.27亿元,新增额同比少增58.5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84.11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198.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14.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5.75亿元,少增31.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IOoL56亿元,比年初增加106.11亿元,少增64.11亿元;中长期贷款392.72亿元,比年初增加74.66亿元,多增65.89亿元。保险业安康开展。年末,全市共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42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22家,人寿保险机构20家。实现保费收入49.6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29亿元,增长17.3%;人身险保费收入30.35亿元,增长3.8%。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16.77亿元,增长55.3%o其中财产险赔付11.43亿元,增长45.3%;人身险赔付5.34亿元,增长82.l%o赔付率33.8%o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方案工程Ill项,工程资金9098万元。其中日发纺机等三家企业承担的省自主创新专项工程获得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全年专利申请2946件,其中创造专利627件;专利授权1915件,其中创造专利授权251件。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新批准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13家,新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截止年末,全市共有重点实验室66家(省级以上6家,国家级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9家(省级以上25家,国家级2家)。聊城市冠丰种业科技牵头共联合20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开展了德育教育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评选出研究性优秀成果170项;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落实教育部“减负万里行活动;继续推广杜郎口中学“开放式教学、聊城一中“低重心教学和莘县实验高中先进教学经历。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学在校生稳固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在校生稳固率保持在98%以上,高中生入学率到达87.6%。新建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175亩,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目前两所学校均已投入使用。文化艺术繁荣开展。围绕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创排的山东梆子?萧城太后?代表我省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剧目金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演员奖;韩英凌的中国画?溪山牧归?入选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新增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冠县、高唐县成功实现了国保单位的“零突破。有线电视用户87.7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3.66万户。年末播送、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o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分别通过了国家、省组织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我市成为鲁西及周边地区中唯一实现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双三甲的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扩大到20种,最高年补偿限额到达20万元。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成功举办聊城市第二届运动会,运动会共设田径、篮球、足球等10个大项,186个小项,共产生金牌259枚、银牌152枚、铜牌141枚。在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4金1银1铜,1个第六名;在亚洲锦标赛上获3个冠军;在省锦标赛和冠军赛上获7金7银15铜,54个前八名。农村健身环境进一步优化,资助建设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2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00个。九、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规划并实施“聊在东大三角工程,加快对接济南的步伐。市城区形成一城四区竞相开展的强劲势头,拉开了城镇化开展的大框架。启动新区建设和城边村改造,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市城区新增14平方公里。城市载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根基设施投资235.3亿元。市城区着力实施20大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88.64亿元,其中道路、绿化投资近6亿元。全力推进“五环工程建设,已完成拆迁工作。新建改建城市道路238条;新增排水管网300多公里,并同步实施了雨污分流;新增供热管网82.3公里,污水管网94公里;污水处理率91.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o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增廉租住房补贴21494套(户)。其中,新开工(含购置)廉租住房600套、公共租赁住房5518套、经济适用住房776套、限价商品住房2020套、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货币补偿及安置房建设12317套(户);新增廉租住房补贴354户。环境治理富有成效。加快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抓好23块人工湿地改造提升,对达标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并在湿地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聊城代表山东省参加海河迎检,获得海河流域第一名、全国9大流域25省(市、自治区)第一名。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燃煤企业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和脱硫除尘升级、脱硝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交通较快开展,机动车燃油品质升级扎实推进,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87元,比上年增长10.l%o其中工资性收入20708元,增长8.9%o人均消费支出16766元,增长9.2%o其中食品支出5302元,增长3.5%o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o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3元,比上年增长13.6%o其中工资性收入4750元,增长18.1%;家庭经营性收入4800元,增长7.7%o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3元,增长8.3%。其中食品支出2054元,增长6.7%o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o农村居民拥有住房面积3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表3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4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各项社会保险累计参保总人数603.65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66.28亿元。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为54.43万人和158.7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96万人和3万人;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1.08万人、43.61万人和20.26万人,分别增加2.46万人、1.61万人和1.17万人。共支付各项社保待遇56.06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在100%。连续第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长待遇20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630元提高到730元,启动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月人均275-310元提高到310-350元;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年人均1800元提高到2200元。全市城市低保对象3.06万人,发放补助资金637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6.78万人,发放补助资金2.61亿元。大病医疗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55%o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2 .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3 .电信业务收入为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和铁通公司业务收入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