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docx
小学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为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一、指导思想贯彻各级防控工作部署,坚持“健康第一”,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落实综合防范措施,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二、工作原则在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有效的协调应对处理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疫情风险防控在最小范围。三、组织领导(一)成立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小组):组长:XXX(总报告人)副组长:XXX(应急处置分管领导)XXX(应急处置责任人)成员:XXX、XXX、XXX、XXX(二)联防联控人员名单:XXX工作补位安排:马蓉蓉同志与孙晓艳同志互相补位;XXX与XXX互相补位;王阳同志与邹德刚同志互相补位;XXX与XXX互相补位。四、应急响应(一)启动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值班带班,带班领导要24小时值班,随时保持联系,确保值班工作网络24小时畅通。一旦发生疫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二)启动疫情“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每日按时由专人负责向区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疫情防控工作群报告情况。(三)立即停止一切集聚性活动。各班一律停止组织假期到校活动、研学实践等,严禁组织学生提前到校上课;暂停学生参与所有校外教育文化培训辅导活动;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取得理解、配合和支持,并做好监督工作;暂停校园场地开放。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做好相关公告。(四)严格执行出入校园管理制度。严禁非本校人员进入校园;输送物资人员要在校外进行交接,并做好测温、记录,要对交接物资做好消毒处理。(五)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学校及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各种渠道,将权威、准确的疫情防治知识和关键信息向学生和家长及教职工发布。教育职工不信谣、不传谣。(六)做好重点学生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六类重点人群”做好重点排查。(七)做好舆情应对工作。重点关注因组织集聚性活动、学校提前开学等方面引发的舆情动态。五、应急处置与责任人(一)入校前L教职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观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责任人:XXX)2.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责任人:XXX)(二)在校期间L第一时间隔离(1)在校内任何场所,一旦自感不适或检测发现师生员工体温237.3七,应由所在场所相关工作人员(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就近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口罩(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联络员(一般为学校校医或分管校领导)。(责任人:XXX)(2)异常人员带离后,场所其他工作人员登记现场师生员工个人信息(如果人员位置固定,也可以不用登记),提醒在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接触,注意观察自身状况,然后继续正常在校学习生活。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责任人:XXX)(3)在临时留观点,一般由定点联系医院驻校医生或卫生教师对有异常情况的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和简单询问,如果确认体温237.3。C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则启动应急处置;如有境外或省外重点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如果体温37.3t,由校医或定点联系医院驻校医生根据实际,决定继续观察、返回恢复正常学习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责任人:XX)2 ,转运与诊治(1)启动应急处置后,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往医院,并全程佩戴口罩。无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经驻校医生判断无需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要就地处置,密切观察。无上述流行病学史、体温高于37.3,确有需要转运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师生员工,可由专车或家长(属)自驾运送,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体温高于37.3。C的,原则上由120救护车转运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应在做好个人防护后(二级防护,佩戴N95口罩、手套和工作服),随行赴医疗机构予以协助,并做好记录。(责任人:XXX)(2)根据关于做好发热师生员工应急处置规范诊疗流程的通知(指挥部第369号),发热师生员工体温高于37.30C,经筛查后到医院就诊的,要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就诊医院无法检测的,由县、市统筹协调。采集检测样本后,发热师生员工由专车接回家中或学校临时隔离点隔离休息,等待检测结果。(责任人:XXX)(3)定点医疗机构经诊断排除新冠的,原则上须由医院提供诊断证明,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严禁带病返校。学校要及时将排除信息通知现场登记的师生员工,提醒其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和观察。(责任人:XX)(4)师生被诊断为确诊、疑似新冠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时间按要求上报。学校要第一时间上报主管教育部门、当地疾控机构、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告知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责任人:XXX)3 .进行终末消毒。配合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对病例停留过的教室、图书馆、餐厅等所有室内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停止使用中央空调,及时消除消毒剂残留。4 .迅速排查密接。(1)启动疫情期间联防联控机制。在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疾控机构第一时间进校指导学校共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确定集中医学隔离人员范围、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等工作;公安部门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护秩序。(责任人:XXX)(2)配合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立即摸清病例在发病前14天的接触史,协助确定密接人员初步名单;通过发布排查通告等方式,进一步排查潜在密接人员,协助确定密接人员最终名单。密接人员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隔离、检疫等防控工作。5 .调整工作安排。根据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意见和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可采取临时停课、放假、校园局部或整体封闭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安排。(责任人:XXX)6 .做好家校沟通。及时与病例近亲属取得联系,如实告知发病情况和处置举措,做好安抚慰问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为未成年学生的,学校要配合做好相关学业辅导与心理安抚工作,其他善后处理可参照XX省高等学校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办法。(责任人:XXX)7 .报告时限及程序。初次报告。学校出现新冠症状或疑似症状者,应在2小时内向区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属地防控相关部门报告。(责任人:XXXX)进程报告。在突发疫情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疫情发展情况报告区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责任人:XXX)结案报告。突发疫情结束后,学校应将防控结果报告区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及相关属地相关部门。(责任人:XXX)8 .报告内容。初次报告内容。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症状、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进程报告内容。病例诊断与治疗情况、病情变化情况、密接人员排查及隔离情况、疫情控制情况、造成疫情的原因、进一步的防控措施。结案报告内容。疫情处理结果(包括疫情性质与发生原因)、防控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以上应急处置工作均有过程性记录。9 .善后恢复。(1)患者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需提前联系学校联络员,由学校联系定点联系医院确定其复诊时间,如复诊各项指标正常,接诊医生应开具诊断证明,并加盖公章。师生员工须携带证明返校。(责任人:XXX)(2)及时整改。学校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患病师生的善后工作,对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整改,严防疫情复发。(责任人:XXX)(3)恢复秩序。因突发疫情面致暂时集体停课的,须对校内有关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并根据疫情形势科学研判,有序安排复课。因疫情隔离或住院的师生,须在恢复健康并经卫生健康部门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返校。六、应急终止XX市人民政府宣布疫情解除后,学校根据上级公告要求,停止应急措施,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七、保障措施L加强督导检查。学校要坚持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落实保障措施。学校要适当安排经费预算用于新冠疫情的宣传及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