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210301-3).docx
第1章工程概况11.1 1工程概况11.2 工程地质21.3 技术要求52-带51.2 1帘52.2编制范围5第3章施工部署61.3 1管桩施工组织设计63.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63.3 场地平整63.4 人员准备83.5 施工机具准备83.6 物资供应准备8:4->JJa941Ll4)94.2工期安排9第5章施工方案及措施IO5. 1施工工艺选择IO5.2 施工测量控制111. 2.1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115. 2.2主轴线的控制116. 2.3高程控制127. 2.4桩位点的测放控制128. 2.5测量资料139. 2.61贝U13.13145.3 打桩施工顺序5.4 锤击桩施工工艺5.4.1施工工艺流程145.4.2预制管桩施打145.5静压桩施工工艺195.5.1施工工艺流程195.5.2管桩静压施工195. 6施工3E意事项216. 7却F«»22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237. 1质量保证体系236.2质量管理细则246.3具体保证措施256.4质量检测266. 4.1一般检测267. 4.2低应变、静载检测27第7章安全保障措施297.1 安全保证体系298. 2女全制措施.3083.二日31第1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体育综合体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基坑设计单位项目效果图基本概况地基基础:预应力管桩负2层:地下停车场;核心筒:劲性剪力墙-11层:多功能馆和游泳馆-2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层:体育馆配套功能用房35层楼盖正交正方网架+钢筋桁架楼承板3层:跆拳道馆、击剑馆、45层悬挑部分钢桁架伸臂+外国腰桁架体育舞蹈、乒乓球馆,主要结构形式:V主要建筑功能:A项目位置及周边场地情况场地东侧、侧为空地,属市拟建道路用地。基坑西侧为区大道,地下室昆离道路13-25m,嘘化及人行道范围的管线距离地下室边线4.413.7moI基坑北侧为路,地下室距离路23-26m,绿化人行道范围内的;线距离地下室边I线最近9.5mo1.2工程地质根据本工程场地区域地质资料、地质调查及勘探钻孔揭露,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地层(Q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场地地层岩性分述如下:(1)填土层素填土:褐黄色、黄色,褐灰色、灰色等杂色,稍湿,松散稍密,结构杂乱,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砾及碎石,偶见块石,直径大于20cm,分布无规律性。该层整个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层厚不均匀,厚度1.005.90m,平均厚度3.01m。(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粉质粘土(2-1):黄色、浅黄色,可塑,不均匀含少量细砂。该层整个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厚度1.分10.厚叫平均厚度5.03m。粉质粘土(2-2):浅灰色、灰色,饱和,软塑“可塑,局部含少量有机质。该层整个场地内局部有分布,厚度2.308.30m,平均厚度4.87m。(3)第四系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褐黄色、黄色,可塑硬塑,原岩残余结构尚可辨认,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不均匀,厚度2.4026.50m,平均11.53m,顶板埋深0.0018.50m,顶板标高53.8977.07m。(4)燕山期基岩层(丫52)全风化花岗岩(4-1):灰褐、黄灰及灰色,除石英外其它矿物多已风化成土,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该层整个场地除CZK22号钻孔未见分布外,其余各钻孔均有见及,厚度2.9(16.30m,平均8.80m。强风化花岗岩(4-2):灰、灰褐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少量硬块状,岩块手可折断。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该层整个场地除CZK22号钻孔未见分布外,其余各钻孔均有见及,厚度1.5(113.60m,平均7.89m。中风化花岗岩(4-3):灰色、褐灰色,岩石结构较清晰,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岩芯主要呈块状,部分为短柱状,裂隙发育,岩质较硬。属较软岩、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V级。顶板埋深17.2043.10m,顶板标高29.7960.53m0微风化花岗岩(4-4):青灰色、灰色,岩石结构清晰,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岩芯主要呈柱状,部分为短柱状,局部见小裂隙发育,岩石新鲜坚硬;顶板埋深21.0045.20m,顶板标高27.5956.72m。地质组成剖面图:岩土铸及征上200H士贴着此,am他a,tft-m.主,剂HLL,不划勺含芹石鞭*It纥0%,1&-盘J-IOcml烛AK,H夫打财题我锻丸分卜制HMLjM口5.9m.Oti北,m,n,不的金石戏孙为30%,IS-l2-3mm,烛肥,*t1.7-10.5mOMiMt.费&可I-M礼泉翱朝躯景丸由花IiI岩又做秋百金,又化发均匀,除石财澳余均以吊肚丸石拆骷30%/隹TlI3mmMt2.426.5m.+0T+T+TIBIdM能黑&岩砂枕林我队ma三x化,AH的林绪植丸M就其它”又做土M,mKit,M2.916.3rn.I0+T+方+T+*+4+田+量眼犍m患:m.&岩石给肤班利JutMm1帙石界镇,德有砂,洛芯“耕+T+T+T中)Ma裳友m,岩石给拘兼*,岩芯主要呈耕,勒靛眯,Wm,岩减碳,RQDlI5%-10%lM*7.2M3.1m.十十+4÷卬+”媒睡m.m,岩石豺1清,“小”发M岩播触段,m.m,岩砥QD为60-80%,Wl45.2m.强风化岩走势平面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强风化岩的地势为北高南低。根据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见下表)描述其土层与三类土性能特征吻合,为三类±0综上所述需开挖土层均为三类土。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分员分次上及"6台”天然1度卜平均“<(kg>)rnmWaW(Wcar)11JH<机Mia1«MN(>i11)开挖方Ifc及EA不因杀的(D员*Ia缜上帆上ISOO16001200600用尖开0.50.6Il上“黄仙欠牝人设做的传上我的UMl上上均15三以内笛检败软的,(1力”,的密女M上分育血检在30a以内假类的泥战浦L传有&W6E打«的妗物愉上力有右余幅的般绪成嫌的飨LM有,石./M和健就余的60上160016001700I10011001650175019Himnn解少VtMMHtt0.60.M*埴Illet、VfMr组冰芯fc上.相右.物融为1540的“石和!石F黄土有解为*,右的门皓含水量0ti:含有血经大于MMB根关的箱上或能关修石碑H*HE建就砰”的hW1*×>17501790IWO19用火HHHIlA开馆(30H)0.8l-1.00*±鼻IV士含“行林土,其中色必住雪圮”出战记第IAi.*f<i.口如.建筑好“<t½50Hl乂内的<iC6体IH10%以内)等杂IM的eMQWfc冰帖上才“重在仪*<以内的巨其余为总体帜IOHMlM不含*含“达10mWK的<i193019502000I9S0用尖限井MHHIiA88位开I2<3OH)L0-1.51.3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共三种桩型,分别为ZH500、ZH500a>ZH500bo桩混凝土C80,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入岩深度1m。约2538个桩位,设计总长约为65000io单桩规格及设计要求见下表:单根房格及谀计要求柱号困例帏麹桩外隹D(mm)4*(mm)单触向弑力雕值(KN)单腾向触力特隹值(KN)有败长柱醺计株(m)切附犍长ZH500OPHCAB5001252300为928mOfSBZH500OPHCAB5001252300450>13m洋翻平百图ZH500bPHCAB5001252300300)8m5.图例桩编号均为ZH500,共398祗预估平均桩长为25m。图例Q桩编号均为ZH500cn共1799根,桩长不应小于13m。图例桩编号均为ZH500b,共341根,桩长不应小于8m。实际桩长应以现场桩基实际施打情况为最终依据。第2章编制说明2.1 编制依据K悉地国际设计顾问(XX)有限公司设计的预应力管桩施工图纸(图号SlOES202;2018.3.30);2、XX体育综合体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广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I3476-2009);5、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机械啮合接头技术规程(DBJl5-63-2008);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8、XX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O9-2007);9、XX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注2.2 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范围包括预应力管桩工作的试桩、配桩、打桩、接桩等施工范围以及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各项保证措施、检查制度以及施工机具、人员配备清单等。第3章施工部署3.1 管桩施工组织设计管桩施工班组3.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临时用电从总配房引接出二级配电箱,由桩基分包单位引接三级配电箱用电。为确保施工期间停电时能正常工作、确保安全及救助,配一台200KVA发电机备用。临时用水由基坑周边的DNlOO供水管引出。现场布置、管理符合文明城市场容、场貌管理规定。现场主要出入口处执行出入制度、场容管理制度,进入现场的设备、器材必须按规定分类标示、堆放整齐。3.3 场地平整为了防止基底扰动,在土方挖至设计标高以上Im时,停止土方机械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土方开挖设计标高均为粉质粘土,土层含水量丰富,不利于管桩设备行走。而XX地区4、5月份为多雨季节,考虑工期效率避免因为雨天设备行走不便,故待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Im后,将基坑地面场地全部采用用50Cm砖渣进行换填,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并用绿网进行全覆盖(以满足市、区政府要求的七个百分百),换填压实后进行管桩施打,并在管桩施工完成后进行人工二次土方开挖。管桩施工面标高图剖面图备注:图中阴影戴郡觞二处方开掷他承台飘采用1;1放坡3.4 人员准备桩基工程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分类人数测量员2电工3抽水工5管桩工40焊工10杂工53.5 施工机具准备计划本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场机械设备如下:桩基工程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分类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功率(KW)单位数量备注临电工程1柴油发电机/200KW台1/2镐灯/5KW台8/3打桩机D62型锤75KW台套3/4交流电焊机BX1-30021KW台8/5静压机ZYJ-900/台4/场地排水6潜水泵PX10-346KW台6场地排水、管桩内部排水路面平整7小型压路机ST1300/台1/测量放线8经纬仪LeicaT105/台1/9水准仪LeicaNA720/台1/3.6 物资供应准备由于施工材料的供应及时与否对于工程施工进度非常重要,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组织好材料的进场与验收工作。预制桩从管桩厂运来卸下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打桩的情况有利于施工的原则进行堆放,管桩最高堆放二层,先用的桩应放在上层,堆放场地要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加木方作支点,卸下来的桩,施工员和质安员要认真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和管桩的合格证,不合格的管桩不得进入现场。第4章施工段划分4.1 施工段划分桩基工程计划工期58天,工程量约65000米,施工场地面积大,根据施工工期安排及工程的特点,我司进行管桩的施工区域分为4个大区13个小区,区域大小根据桩机特点进行调整。4.2 工期安排本工程共设计预应力管桩数为2583根,采用PHC-ZH500ZH500aZH500b,工期为58天,根据公司以往施工经验,计划管桩50天施工完成,后续检测工作在8天内完成,具体进度计划详见下图。dddddddddddd 5832355510202010552018年3月23日 2018年3月23日 2018年3月23日 2018年3月23日 2018年3月26日 2018年3月26日 2018年3月31日 2018年4 月 10 0 2018年4月10日 2018年4月30日 2018年5月10日 2018年5月15日2018年5月19日 2018年3月25日 2018年3月24日 2018年3月25日 2018年5月19日2018年3月3。日 2018年4月9日2018年4月29日 2018年4月29日 2018年5月9日 2018年5月14日 2018年5月19日备注:任务»5关.任务进度第5章施工方案及措施5.1 施工工艺选择本工程由于靠近上塘地铁站,附近均为居民楼。考虑现场锤击桩可能造成噪音和空气污染,影响周边居民居住环境,管桩采用静压施工。由于工期较紧,前期土方未全部施工完时,插入管桩施工,但由于场地未平整,采用锤击桩先行施工,待土方开挖完成,场地平整换填压实后,再换为静压施工。由于静压设备配重占地面积较大,基坑底四周静压桩机无法施工,需采用锤击法进行基坑坑底周边管桩施工。综上所述,本工程管桩施工采用以静压为主锤击为辅施工工艺。和魏m,备注:锤击桩施工区域为注明区域为静压桩施工区域管桩基础施工工艺平面布置图5.2 施工测量控制5. 2.1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1、从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次序、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临时工程布置情况等方面,了解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要求以及测量放线人员的安排。2、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与各方面协调,选好点位,防止事后互相干扰,以保证主要控制点位能长期稳定地保留。3、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部署,制定切实可靠的测量放线方案。4、根据场地情况、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测设场地平面标高控制网。5、各分项工程在测量放线后,应由测量工程师及专职施工员验线以保证精度、防止出现错误。5.2.2主轴线的控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工程施工方格网。在建立方格网的过程中,点位布置要考虑便于方格网测量和施工定线需要,布设在场区基坑外侧碎路面上。5.2.3高程控制在施工场地四周建立一水准网,水准网的绝对高程从附近的高级水准点引测(引用的水准点要经过检查)。联系于网中一点,作为推算高程的依据。要保证水准网能得到可靠的起算依据。为了检查水准点的稳定性,将在远离施工场地不受施工影响的围网边建立水准基准点,点数为四个。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现有变动的可能时,将全区水准网与水准基点组进行联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变动。5.2.4桩位点的测放控制打桩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高程点和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工作,首先由专业测量员进行计算,经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现场桩位的放线。根据复核好的控制点,在现场四边进行复测,经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纵横轴线控制点上标出各轴线的编号。由技术人员将桩位图套入总平面图中,每个桩位都有相应的坐标,将坐标值全部输入全站仪并放出所有桩位,插入小8钢筋作为桩位标记,并在钢筋上涂上醒目的红油漆或系上红色胶带,周围以白石灰划圈,以保证打桩时不易搞错,放出的桩位需经甲方监理复核签认后才可施工。5.2.5测量资料本工程采用专用测量记录及各种记录表格,能保证资料的完整、齐全。施工中注意认真收集整理资料,确保竣工时的交工资料准确无误。5.2.6测量保证措施1、用于测量轴线和高程用的全部仪器必须是经过市计量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2、每次轴线及桩位的测量应由另一人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Io5.3 打桩施工顺序管桩施工顺序原则优先施工核心筒及塔吊基础部位,具体施工顺序见下图。j:g/<=K-f5.4 锤击桩施工工艺5.4.1施工工艺流程5.4.2预制管桩施打5.4.2.1试桩本工程管桩施工采用锤击法,由于场地较复杂,管桩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应通过现场试打确定。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桩,试桩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试桩前由监理公司组织业主、设计院、地堪及施工单位共同召开桩基交底会,依据现场实际可试桩范围,确定试桩位置并编号。试桩结束后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检测,通过试桩过程及检测结果确定正式施工时的工艺参数,确定收锤标准,在试桩收锤时应请有关单位参加,由设计单位提出正式的收锤标准。预应力管桩试桩高应变检测5.4.2.2配桩根据地质资料及要求的收锤标准配桩,或按最后三阵每阵十击的贯入度规定值,根据首根试打情况调整配桩,测量打桩深度,在每根桩上按1米一格画上记号。现场管桩长度尺寸为515m,其中以812m规格居多。配桩大原则是宜长不宜短,每次配桩应尽量做到既符合设计要求,又要减少管桩的浪费。在最后一段接桩时,配桩技术人员根据当时打桩情况进行配桩。每根桩须对照地质资料预计桩总长,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少,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为了尽量避免因为地勘报告的不稳定因素,造成管桩后期需接桩,每根管桩配桩时,根据地勘报告参数,算出设计桩长,并考虑过程中会出现的偏差值,使管桩总长度在偏差的可控范围内。5.4.2.3打桩正式施工前必须先压试验桩,甲级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按不少于工程桩总数2%,且不少于5根进行试压桩,其他情况按不少于工程桩总数1%,且不少于3根进行试压桩。以确定其油压值及桩长并校验压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试验桩的具体数量及位置应根据地质情况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打桩前,应在桩架和桩身上设置尺寸标识,以便施工中监测和记录。吊桩时用一点绑扎起吊,绑扎点距桩端O.24L;桩管对位使用十字交叉法,以桩点的中心,向外引伸四个点(距桩点约6080cm),以便随时检查桩位偏差情况;桩管安装稳固后即焊接安装桩尖,使用桩机自身的水平仪调整桩机自身水平及桩的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0.5%),符合要求后施打,记录桩身每米入土锤击数,第一节桩顶离地面0.5m时停打;起吊第二节桩,起吊操作同前,至上节桩中心线与下节桩重合时,同样方法校正垂直度,确保上下节桩重合,错位偏差不得大于2mm,接桩后继续施打至设计要求。当桩入土达4倍桩径时用经纬仪或吊锤重新测量垂直度,发现偏斜立即纠正,在不加油的情况下用锤轻轻敲击,桩入土深度达到桩径的6倍左右时再校正一次。以后在继续施打过程中,如果发现偏差超出规范要求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纠正。在桩帽与锤、桩帽与桩之间加设弹性衬垫。桩帽与桩锤之间用62832mm的钢丝绳盘在桩帽内腔,在桩帽与桩的接触处,垫80mm左右的硬木或胶合板,对于作为弹性衬垫的钢丝绳和硬木或胶合板5当出现破损或者出现桩顶破坏时应及时予以更换。桩在穿越淤泥层时,重打贯入深度可能较大,也较可能产生垂直度偏差,要轻落轻击,发现偏斜尽快纠偏。在打桩过程中,当桩距相隔小时但配桩的桩长相差较大时而施打不动或贯入度突然变小,以及在出现下面一些情况之一时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窕处理办法,以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1、贯入度剧变;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3、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打桩过程中要作好打桩记录,尤其是对不同标高、不同地质的记录,并把每节桩上的编号和每根桩号对应起来,以便可追塑性的进行。桩机在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一些桩的标记碾坏,注意随时复核校正桩位。5.4.2.4送桩按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本工程桩基待场地平整后施工,由于施工界面比设计标高高出2m,所以大部分管桩存在送桩情况。送桩深度按不宜大于2m不应小大于6m的要求进行控制,送桩采用专用送桩器。按要求达到锤击贯入度要求即可停止送桩。当需送桩或复打时,应事先检查管桩内孔的水量,若管桩内孔充满水时,应抽去部分水以后才能施打。5.4.2.5接桩接桩采用焊接连接,在焊接前对桩端表面淤泥油渍等其它杂物清洗干净。为防止焊接变形,在焊接时先是对称点焊固定,为了调整两节桩的垂直度,可适当填一些垫片,铁件应填实焊牢。在焊接时也必须对称分段焊,以减少变形和残余应力,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第一层施焊完毕必须清理焊渣方可进行第2层施焊,焊缝要连续、饱满。焊条采用E43型,对焊缝、钢件表面的处理按山级焊缝标准,在风季和雨季要有防风防雨防湿措施,桩接好后要等焊缝冷却15min以上再打,接桩时上下两节桩的中心轴线都应在同一直线上,中心线偏差最大不能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1%。5.4. 2.6收锤及终压标准控制每根桩收锤时应监理工程师在场,按照收锤标准收锤。桩的最后的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1、锤的落距符合规定;2、桩帽和弹性垫层等正常;3、锤击没有偏心;4、桩顶没有破坏或破坏处已凿平。满足试桩后确定的最后三阵(每阵10击)的贯入度要求时,可以收锤。送桩结束后及时测量桩顶标高,通知现场监理,办理现场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打桩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贯入度骤变、桩身失控倾斜、断桩、移位或严重回弹、桩顶及桩身破碎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施打,报告监理、设计院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5. 4.2.7管桩的接桩和切割桩头应与管桩围焊封闭,焊缝厚度6mm。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施打或施压,手工电弧焊的接头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小于5min,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接头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小于3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接后立即施打,以免焊缝接口变脆而被打脆。为了防止桩端水软化持力层,可在终桩后立即往桩孔中灌注不小于2.0m高C30微膨胀混凝土。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181-200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下节桩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m"1.0m.2、 上下节桩接头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并保持干燥,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3、 下节桩桩头应设计导向箍或其它导向措施。接桩时上下节桩身应对中,错位不宜大于2mm。4、 当采用手动电弧焊时,施焊宜由两个持证上岗的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应逐层进行,层数不得少于2层,0400以上管桩宜为2层3道;第1层焊缝应采用不大于04焊条施焊,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0400管桩接头焊接时间宜为1215min,05OO管桩宜为1522min0焊缝应连续饱满。5、 当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施焊宜用两台焊机对称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6、 钢桩尖的焊接应遵照本条4、5要求进行。严禁在管桩悬吊就位时放在桩底端进行点焊、仰焊等做法。收锤后的管桩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封住管口,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和覆盖。高出地面的桩头严禁打桩机械及运输车辆碰撞或桩头当锚桩使用。截割桩头或余桩宜采用电动锯桩器。手工截桩时,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若碰到桩头低于设计标高,则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接桩。节点如图:5.5静压桩施工工艺5.5.1施工工艺流程5.5.2管桩静压施工在保证施工场地表面应有足够抗压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甲方所提供的现有场地标高在移机到位前做好桩位复查工作,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有关人员复查签证。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及试压桩情况来参考配桩,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于主楼下桩位较密集的桩采用跳压形式进行施工,并由中间向两边施压以减少挤土效应,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由专人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管桩,出现以下情况严禁使用:桩端头板凹凸不平;桩端头板与桩管中心轴线垂直误差较大,桩身弯曲;蜂窝麻面范围较大;桩管外表圆整度严重超规范规定;有出现横向或竖向裂缝者均不能使用。管桩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a)管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b)单节管桩可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C)管桩叠层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取桩;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a)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b)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C)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管桩不宜超过四层;施工场地表面应有足够的抗压承载力,若有发现移机到位后,有严重下沉、倾斜现象或趋势时,应及时处理,使表面抗压力在每平方米大于8T要求后再移机到位进行施工。桩机就位对中调直后,按配桩长度吊桩,由专人做好桩管垂直度检测调试工作,同时调平衡桩机桩架的垂直度。保持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若有偏移及时调整,以免发生桩顶破碎和断桩。当桩尖插入桩位,扣好桩帽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500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乐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如经纬仪配合垂球)校正;必要时,应拔出重插。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压桩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桩管垂直,应有专人观测桩管垂直度;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需接桩时,应根据配桩方案,将长桩先入土,再接上短桩;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将第一节桩施工到距地面4.0米左右时,吊车吊装第二节桩就位,再调直对中,采用对称式焊接,施工中注意根据地质情况将桩端停在软弱土层中来进行焊接工作,确保再继续施工时启动阻力不致过大。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当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施焊宜用两台焊机对称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施压,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5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在施工过程中,由专人用吊锤双向观察桩的垂直度,桩插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设计要求)。待最后一节桩施工至地面时,即时用送桩器将桩送入设计桩顶位置。送桩时,送桩器应保证与打入的桩垂直一致,送桩器下端与桩顶断面应平整接触,以免在送桩时冲击能量增大时,桩顶面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位或桩顶破碎。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当桩长小于12m或粘性土为持力层时,宜取2.3倍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3次。每次稳压时间为:0500桩每次IOs,0400桩每次5s。当桩长大于12m或密实砂土为持力层时,宜取_倍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3次,0500桩每次10s,0400桩每次5s。测定其最后各次稳压时的油压值和贯入度。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施工,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贯入度突变,沉降量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跑位。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截桩头应采用锯桩器截断,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若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接桩。节点图详见5.4.2.7章节。5.6施工注意事项1、桩身断裂(1)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在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这时可能是桩身发生断裂。(2)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探测。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W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一节桩的长细比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40。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2、桩顶碎裂(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2)预防措施:D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主筋不得超过第一层网片。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在达到设计强度后,宜有13个月的自然养护,以增加桩顶抗冲击能力。2)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3)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采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4)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方能施工。5)稳桩要垂直,桩顶要加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要更换。3、接桩时松脱开裂(1)现象:接桩处经锤击后,出现松脱开裂现象。(2)预防措施: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焊接后,锤击数次,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裂,如有应作补救措施。4、管桩施工时遇孤石(1)现象:施工过程中,未达到持力层,无法进一步深入。(2)预防措施:1)如遇孤石较浅,可以选择清除孤石,再继续进行施工。2)如遇孤石位置较深,既未达到设计要求,又无法清除,则此桩按照废桩处理,并与设计沟通,变更管桩位置,避开孤石。5.7基坑排水考虑基坑底面积大,且地下水位较高,是工程降排水的重点。为了保证管桩施工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好场内降排水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基坑底采用排水沟及集水井抽水降水。延基坑底设置深30Omm排水沟,沟内每50m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及排水沟做法如下图:排水沟断而么样凶集水井大样图(t800)-6(JoOO.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6.1 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本单位质量方针、IS09000质量标准和本单位质量保证手册,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编制项目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制度和过程精品实施计划,并把质量职能分解,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是优质,都是精品,以过程精品铸精品工程。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生产经理、质量总监、专业工程师、质量负责人中间控制、专职质量员检查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由项目经理到各施工、各专业公司的质量管理网络。制定科学的组织保证体系,并明确各岗位职责,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程序框图如下: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班长QC且班组自检员现场控制保证6.2 质量管理细则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提出施工质量要求,有技术交底的资料。2、以施工组织为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单位,对控制质量起关键作用,按施工技术要求逐项检查填写原始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并收集整理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立即改正并向技术人员汇报。无法改正时,需停工等技术人员处理。3、质检组对施工工程质量负责监督和检查,对施工组的质检设备、操作方法、自检结果、检验资料等进行查证检验,并对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抽检。4、各分项工程完工后,施工组应按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质检组检查验收。5、质检组在接到施工组要求质检的报告后,应尽快进行检查验收,并将质量情况报告监理单位,配合监理单位进行验收。6、当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时,质检组应与施工班组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7、每分项工程完工后,需由施工班组和质检组共同进行质量评定工作。6.3 具体保证措施1、预制管桩的堆放与验收(1)混凝土预制桩出厂前应作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卸下来的桩,施工员和质量员要认真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和管桩的合格证,不合格的管桩不得进入现场,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2)预制桩从管桩厂运来卸下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打桩的情况有利于施工的原则进行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当场地许可时宜单桩堆放,当叠层堆放时,最高堆放不宜超过四层。先用的桩应放在上层,堆放场地要平整。(3)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在垂直桩身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1/5桩长处,底层最外边缘的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桩尖焊接到桩管上后,应将桩尖对准桩位点,打入小部分后进行桩垂直度校正,桩帽、桩身及送桩器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2)打桩前应由两台铅锤成90度方向监测调整桩身的垂直度,在打桩过程中应时观测,若发现倾斜应立即调整,保证成桩偏差不超过L0%L.(3)当第一节桩打至地面约0.5m时开始接第二节桩,接桩前应先将桩对平、调整好垂直度,对桩端头不平之处用铁块填平后才能施焊。(4)电焊接桩时,要由二人对称施焊,电流要适中,所使用的电焊条要有出厂合格证,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