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后装机等辐射装置应用项目环评报告.docx

    • 资源ID:1055127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后装机等辐射装置应用项目环评报告.docx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后装机等辐射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2018年U月生态环境部监制表1项目基本概况1表2放5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5表4射线装置65*»»*»»*»»*»»*»»*»»*»»*»»*»»*»»*»»*»»*»»*»»*«e表6评价依据9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1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1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4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33表11环境影响分析50表12辐射安全管理69表13从事辐射活动能力要求72表14结论与建议74表1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名称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后装机等辐射装置应用项目建设单位金华物产中大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李渔东路1111号501室项目建设地点金华市东市南街东侧、丹溪东路南侧地块立项审批部门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金发改审批201723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995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95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0.2%项目性质新、口改、口扩建、口其他占地面积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I类II类I11类口w类口v类使用I类(医疗使用)口II类III类W类V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U类Oin类销售口H类11I类使用II类In类其他/1.1 医院概述金华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42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浙江省首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现有新华街和人民西路两处院址,目前业务区域均集中在新华街院区,占地面积仅16.03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人民西路院区占地3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938张设有35个学科、24个病区,现有职工1326名,其中高级职称233名、中级职称437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88名。1.2 任务由来市委市政府为了金华市人民医院的快速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促进金华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政策积极推进,最终确定金华市人民医院采用PPP模式进行整体搬迁,命名为“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地址位于金华市金东区丹溪东路及东市南街交叉口东南角,总用地面积177.12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拟定开放床位2000张,停车位2400个,主要建设有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及公卫楼等,项目由世界500强国企金华物产中大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预计2019年竣工。2)该项目建设符合金华市“十三五”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升金华市人民医院整体水平,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并能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新院区建成后,拟在新院区建设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后装机等辐射装置应用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为:1)公卫楼地下二层核医学科新增1台PET-MR、2台SPEeT;PET-MR配套使用1枚68Ge密封放射源(活度2.96xlO8Bq,属于V类源);新增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具体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呼、的mTc、I、89Sr>1251(粒籽源);3公卫楼地下一层放疗科新增1台后装机(含1枚电Ir放射源,活度3.7×10"Bq(IOCi),属III类源)、2台直线加速器(属II类射线装置)和1台模拟CT机(属In类射线装置);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新增2台DSA(其中1台从老院区搬迁至新院区,属11类射线装置)和3台CT、3台DR、1台胃肠机、1台乳腺铝靶机、1台骨密度仪、1台口腔CT机(其中1台CT和1台口腔CT机从老院区搬迁至新院区,属In类射线装置);一层急诊科新增1台CT和1台DR(属HI类射线装置);二层内镜中心新增1台ERCP(属HI类射线装置);五层手术中心新增1台DSA(属11类射线装置)和5台C臂机(其中一台从老院区搬迁至新院区,属山类射线装置);3门诊医技楼北区四层体检中心新增1台CT和1台DR(属HI类射线装置);0病房楼北区八层心内科新增1台DSA(属II类射线装置);7以上21台In类射线装置以及125I粒籽植入项目已进行网上备案。经与建设单位核实,本次评价规模为:核医学科新增1台PEr-MR、2台SPECT;PET-MR配套使用1枚使Ge密封放射源(活度2.96xIO8Bq,属于V类源);新增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具体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叶、99niTc、I、89s放疗科新增1台后装机(含1枚叼!放射源,活度3.7×10"Bq(IOCi),属m类源)和2台直线加速器(属II类射线装置);放射科新增2台DSA(其中1台从老院区搬迁至新院区,属II类射线装置);手术中心新增1台DSA(属H类射线装置);心内科新增1台DSA(属II类身擦装置)。新院区建成后老院区由政府收回。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要求,医院该项目应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有关辐射环境管理的规定和环保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保护公众健康,金华物产中大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委托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对该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完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地理位置:(1)医院地理位置医院位于金华市东市南街东侧、丹溪东路南侧地块,医院东侧为栖凤街,南侧为横十路,西侧为东市南街,北侧为丹溪东路,其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Io(2)辐射工作场所位置医院主要辐射设备位于门诊医技楼、公卫楼和病房楼北区,其中PET-MR、SPECT等核医学用房位于公卫楼地下二层核医学科,后装机和直线加速器位于公卫楼地下一层放疗中心,DSA分别位于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和五层手术中心以及病房楼北区八层心内科,评价范围50m内为医院内部道路和绿化,无环境敏感点,医院总平图及周围环境状况见附图2,公卫楼地下二层核医学科平面布置见附图3,公卫楼地下一层放疗中心平面布置见附图4,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平面布置见附图5,门诊医技楼南区五层手术中心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病房楼北区八层心内科平面布置见附图7o现有工程回顾:(1)环保手续履行情况1)环评情况医院于2005年2月取得CT等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批文号:金环辐(2008)117号,2011年4月取得DSA等医用辐射装置建设项目(扩建)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批文号:金环辐(2011)14号,2013年8月取得DR、CT等医用X射线装置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批文号:金环辐(2013)52号。2)许可情况医院老院区现有辐射活动均已取得浙江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GOO35(09052),有效期至2018年12月22日)。3)验收情况医院老院区现有开展的辐射装置于2018年开展了竣工验收。(2)历年工作情况1)辐射安全防护管理机构医院已在规章制度中明确了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郭安担任组长,成员由张振发、吴晓明、朱棠春、宋建钢、傅苏仙组成。2)辐射工作制度医院已制定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放射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大纲、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规章制度。3)个人剂量检定情况医院现有的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送有资质单位检测一次,并建立了个人剂量档案。4)职业健康体检情况医院已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具体见附件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5)职业资格培训情况辐射工作人员取得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合格证书,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每四年接受一次再培训。6)年度评估制度每年底对辐射防护工作进行年度评估,历年工作未发生辐射事故。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X枚数类别活度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iwIr3.7×10"Bq(IOCi)使用川类放射治疗公卫楼地下一层放疗中心后装机房放射源配置在放射治疗机机头内/2wGe2.96Xl(TXl使用V类PET设备校正公卫楼地下二层PET-MR机房储源库内的保险柜/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操作频次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单人最大用量(Bq)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数量(人汨1wTc液体使用1.11X10-(30mCi)3.7X9。(ICi)34每周5次、3.7X10:9.62X10”SPECT显像很简单的操作公卫楼地下二层核医学科根据实际使用量向有资质的单位购买,购买后装有放射药品溶液的铅罐暂存于源库,源库采取双人双锁的管理方式。2叩液体使用5.55X10"(15mCi)LllXlO(300mCi)20每周5次1.IlXlO52.89X10”1,ET-MR显像很简单的操作313»J液体使用7.4×10(20mCi)1.85×10,°(500mCi)25每月2次1.85XI(T4.44X10"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显像,治疗甲亢。简单操作4Sr液体使用1.48×10(4mCi)1.85×IOv(50mCi)13每月二次1.85×104.44×IO10肿瘤骨转移治疗简单操作5叫固体使用单人最大用量:3.7×IO9若每粒活度:0.8mCi单人数量不超过125粒7.4×10,2每月2次7.4X10'1.78X10"(约6000粒)粒子植入治疗很简单的操作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CT机房根据实际使用量向有资质的单位购买,购买后置于储源库、源库采取双人双锁的管理方式。2018年备案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速子加粒最大能量(MeV)剂量率(GyZ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直线加速器H类2待定电子101440放射性治疗公卫楼地下一层放疗中心本次环评(二)X射线机,1包括工WL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R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DR机房2018年备案2DR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DR机房2018年备案3DR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DR机房2018年备案4口腔CTIIIIKodar8000c9015医用诊断口腔CT机房2018年备案5铝靶机III1待定39600医用诊断铝靶机房2018年备案6增强CT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CT机房2018年备案7CTIII1Ingenuity140500医用诊断CT机房老院区搬迁,2018年备案8CT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CT机房2018年备案9胃肠机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胃肠机房2018年备案1()骨密度仪III1待定763医用诊断骨密仪机房2018年备案11CT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急诊科CT机房2018年备案12DR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DR机房2018年备案13ERCP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二层内镜中心ERCP机房2018年备案14CT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北区四层体检中心CT机房2018年备案15DR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DR机房2018年备案16C臂机III1ZiehmSOOO1102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五层手术中心OR3、ORl0、OR13>OR25-OR27移动使用老院区搬迁,2018年备案17C臂机III4待定11020医用诊断2018年备案18模拟CTIII1待定150630医用诊断病房楼北楼地下一层放疗中心模拟CT机房2018年备案19SPECT设备配套用CTIII2待定150630医用诊断公卫楼地下二层核医学科SPECT机房本次环评20DSAII1AlluraXperFD20125125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一层放射科DSA机房老院区搬迁,本次环评21DSAII1待定1251250医用诊断DSA机房本次环评22DSAII1待定1251250医用诊断门诊医技楼南区五层手术中心ORl本次环评23DSAII1待定1251250医用诊断病房楼北区八层心内科DSA机房本次环评(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晁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Z表S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放射性废水液体“"Tc、干、叫、wSr根据实际使用情况<IOALI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总a:<lBqL总B:<10BqL核医学科衰变池暂存符合GB18871-2002低放废水排放条件后,排入市政管网报废的"Ir放射源*固态15cIr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废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放射治疗机机头内废源须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或生产厂家回收报废的teGe放射源”固态wGe专用保险柜暂存,做好双人双锁管理,并尽快处置注:*目前医院无废放射源。*废放射源是指不打算用于其初始目的的密封放射源。表,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44号,2017年6月29日;(6)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起实施;(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7修正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47号,2017年12月;?(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4年修订),国务件院第449号令,于2014年7月29日起施行;(9)浙江省环保厅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及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的通知,浙环发(2015)38号,2015年9月23日;(10)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9号,2012年2月;(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39号,2016年8月;(12)射线装置分类,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5日。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生态环境部。(1)营业执照,金华物产中大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见附件1);(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金华市人民医院(见附件2);(3)关于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金发改审批201723号,2017年4月5日(见附件3);(4)关于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金华市环保局文件,金环建20176号,2017年7月6日(见附件4);(5)委托书,金华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10日(见附件5);(6)关于金华市人民医院射线装置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金华市环境保护局文件,金环辐(2008)117号(见附件6);(7)关于金华市人民医院DSA等医用辐射装置建设项目(扩建)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金华市环境保护局文件,金环辐(2011)14号(见附件7);(8)关于金华市人民医院医用X射线装置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金华市环境保护局文件,金环辐(2013)52号(见附件8)(9)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G0035(09052)(见附件9);(10)金华市人民医院DSA等医用辐射装置建设项目(扩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2018年7月13日(见附件10);(1)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I-125粒子植入应用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见附件11);(12)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医用X射线装置应用项目(见附件12);(13) 检测报告(见附件13);(14)关于成立放射防护管理委员会的通知(见附件14);(15)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见附件15);(16) 个人剂量检测报告(见附件16);(17)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见附件17);(18)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合格证书(见附件18)。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同时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相关规定,放射性药物生产及其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项目的评价范围,乙、丙级取半径50m的范围,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因此,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核医学科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周围50m范围以及各放射工作场所屏蔽墙边界外50m范围。7.2 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医院核医学科从事操作核素、PET-MR.SPECT设备的放射工作人员、放疗中心从事操作后装机、直线加速器以及放射科和手术中心操作DSA的放射工作人员、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据现场踏勘,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场所周围50m区域内无环境敏感点。7.3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第4.331款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的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剂量限值第4.3.2.1款,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6.2.2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当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第Bl.1.1.1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管理限值。第BL2款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I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0.25mSv作为管理限值。分区第6.4.1款控制区第6.4.1.1款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定位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第6.4.2款监督区第6.421款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下述区域定位监督区: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工作人员体表、内衣、工作服、以及工作场所的设备和地面等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应遵循附录B(标准的附录B)B2所规定的限制要求。第B2款表面污染控制水平第B2.1款,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如表7-1所列。表7-1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单位:Bqcm2表面类型放射性物质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控制区n4×10监督区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区监督区4手、皮肤、内衣、工作袜4X1011)该区内的高污染子区除外。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应按附录C(标准的附录)的规定进行。第Cl款,应按表7-2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级。表7-2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级别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XlO9乙2XIO74X10”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X10: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控制规定该标准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控制规定。第8.6.2款规定,不得将放射性废液排入普通下水道,除非经审管部门确认是满足下列条件的低放废液,方可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并应对每次排放作好记录:a)每月排放的总活度不超过IoALLm(ALLn是相应于职业照射的食入和吸入ALI值中的较小者,其具体数值可按BL3.4和BL3.5条的规定获得);b)每一次排放的活度不超过IALLn,并且每次排放后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2)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II930-2010)本标准规定了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原则与要求。第7.1.2款规定,应从源头控制,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防止污染扩散。第7.1.3款规定,应分类收储废物,采取有效方法尽可能进行减容或再利用,努力实现废物最小化。第7.1.4款规定,应做好废物产生、处理、处置(包括排放)的记录,建档保存。第7.2.1款规定,不得将放射性废液排入普通下水道;不允许利用生活污水系统洗涤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第7.2.2款规定,废液应妥善地收集在密闭的容器内。盛装废液的容器,除了其材质应不易吸附放射性物质外,还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在容器万一破损时其中的废液仍能收集处理,遇有强外照射时,废液收集地点应由外照射防护措施。第7.2.3款规定,经过处理的废液在向环境排放前,应先送往检测槽逐槽分析,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第7.2.4款规定,使用少量或短寿命放射性核素的单位,可设立采取衰变方法进行放射性废液处理处置系统,该系统应有足够的防渗透能力。第7.3.3款规定,对于半衰期短的废物可用放置衰变的办法,待放射性物质衰变到清洁解控水平后作普通废物处理,以尽可能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数量。(3)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本标准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药物实施诊断与治疗的实践。4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要求4.1临床核医学的工作场所应按照GB18871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规定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放射防护措施。42.一般临床核医学的活性实验室、病房、洗涤室、显像室等工作场所属于GB18871规定的乙级或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为便于操作,针对临床核医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可以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把工作场所分为I、II、山等三类(见表7-3)。表7-3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具体分类D分类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2,MBqI>50000II5050000III<50注:”本表和表2、表3均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7号出版物;2'加权活度二(计划的日操作最大活度X核素的毒性权重因子)/操作性质修正因子表7-4按表7-3划分的三类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室内表面及装备结构要求场所分类地面表面通风橱2)室内通风管道清洗及去污设备I地板与墙壁接缝无缝隙易清洗需要应设抽风机特殊要求3)需要易清洗且不易渗透易清洗需要有较好通风一般要求需要III易清洗易清洗不必一般自然通风一般要求只需清洗设备注:1'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7号出版物。2,仅指实验室。下水道宜短,大水流管道应有标记以便维修检测。6临床核医学治疗的放射防护要求6.1使用治疗量发射Y射线放射性药物的区域应划为控制区。用药后患者床边1.5m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控制区入口处应有GB18871规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除医务工作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患者也不应随便离开该区。6.2配药室应靠近病房,尽量减少放射性药物和已给药治疗的患者通过非放射性区域。6.3根据使用放射性药物的种类、形态、特性和活度,确定临床核医学治疗病房的位置及其放射防护要求。6.4接受放射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使用专用便器或者设有专用卫生间和浴室。(4)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I33-2009)本标准规定了对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防护、液体废物、固体废物、气载废物、含放射性核素尸体的卫生防护管理要求及废物管理制度。本标准适用于医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且不再利用的废弃物即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5液体废物的管理5.1 放射性废液5.1.1 使用放射性核素其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等于或大于2XlO7Bq的临床核医学单位和医学科研机构,应设置有放射性污水池以存放放射性废水直至符合排放要求时方可排放。放射性污水池应合理选址,池底和池壁应坚固、耐酸碱腐蚀和无渗透性,应有防渗透措施。5.1.3 经审管部门确认的下列低放废液可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每月排放总活度或每一次排放活度不超过GB18871-2002中8.6.2规定的限制要求,且每次排放后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每次排放应做记录并存档。5.2注射或服用过放射性药物的患者排泄物5.2.1使用放射性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核医学单位,应为住院患者治疗提供有防护标志的专用厕所,对患者排泄物实施统一收集和管理。规定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得使用其他厕所。5.2.2专用厕所应具备使患者排泄物迅速全部冲洗入专用化粪池的条件,而且随时保持便池周围清洁;5.2.3专用化粪池内排泄物在贮存衰变后,经审管部门核准方可排入下水道系统。池内沉渣如难于排出,可进行酸化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系统。5.2.4对不可设置专用厕所和专用化粪池的单位,应为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药物(如I、叩等)的住院治疗患者提供具有辐射防护性能的尿液、粪便收集器和呕吐物收集器。收集器内的排泄物在贮存衰变后,经审管部门批准可作免管废物处理。5.2.5收集含131I排泄物时,应同时加入NaOH或10%KI溶液后密闭存放待处理。5.2.6对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实验动物排泄物,如本单位不具备专用化粪池,可以按照5.2.4处理。5. 2.7对同时含有病原体的患者排泄物应使用专用容器单独收集,在贮放衰变、杀菌和消毒处理后,经审管部门批准可排入下水道系统。5.2.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病人排泄物不需要统一管理:a)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药物的门诊患者排泄物;b)符合出院条件的病人排泄物。6固体废物管理6. I废物收集6.1.1 按第4.2条放射性废物分类和废物的可燃和不可燃、可压实与不可压实、有无病原体毒性,分开收集废物。6.1.2 供收集废物的污物桶应具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污物桶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工作和经常走动的区域。6.1.3 3污物桶内应放置专用塑料袋直接收纳废物,装满后的废物袋应密封,不破漏,并及时转送贮存室,并放入专用容器中贮存。6.1.5每袋废物的表面剂量率应不超过0.ImSv/h,重量不超过20kgo7气载废物的管理1.1 操作放射性碘化物等具有挥发性的放射性物质时,应在备有活性炭过滤或其他专用过滤装置的通风橱内进行。(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4技术内容4. 1污水排放要求4.1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7-5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表7-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序号控制项目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22总(BqL)1123总B(BqZL)1010(6)后装源近距离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1-2002)本标准规定了后装源近距离治疗设备、放射治疗室和实施后装放射治疗的防护要求与设备的检测。5后装放射治疗室的防护要求4.2 放射治疗室必须经专业人员设计,治疗室必须与准备室和控制室分开设置。治疗室使用面积应不小于20rn2o4.3 治疗室入口必须采用迷路设计,设置门机联锁,并在治疗室门上要有声、光报警。治疗室内应设置使放射源迅速返回贮源器的应急开关与放射源监测器。4.4 治疗室墙壁及防护门的屏蔽厚度应符合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确保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受照剂量小于相应的年剂量限值。5. 4在控制室与治疗室之间应设观察窗(或监视器)与对讲机。(7)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GBZI26-2011)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电子加速器(以下简称加速器)用于临床治疗时的放射防护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加速器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治疗室防护和安全操作要求、贡量控制要求及其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标称能量在50MeV以下的医用电子加速器的生产和使用。6治疗室防护和安全操作要求6. 1治疗室的防护要求6.1.1 治疗窒选址、场所布局和防护设计应符合GB18871的要求,保障职业场所和周围环境安全。6.1.2 有用线束直接投照的防护墙(包括天棚)按初级辐射屏蔽要求设计,其余墙璧按次级辐射屏蔽要求设计,辐射屏蔽设计应符合GBZ/T201.1的要求.6.1.3在加速器迷宫门处、控制室和加速器机房墙外3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o6.1.4穿越防护墙的导线、导管等不得影响其屏蔽防护效果。6.1.5X射线能量超过IoMeV的加速器,屏蔽设计应考虑中子辐射防护。6.1.6治疗室和控制室之间应安装监视和对讲设备。6.1.7治疗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治疗室不应小于45m2o6.1.8 治疗室入口处必须设置防护门和迷路,防护门应与加速器联锁。6.1.9 相关位置(例如治疗室入口处上方等)应安装醒目的射指示灯及辐射标志。6.1.10治疗室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4次/h。(8)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生产和使用。5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5.1 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5.2 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7-6要求。表7-6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而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CTtIL304.5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304.5单管头X射线机,203.5透视专用机C、碎石定位机、口腔CT卧位扫描153乳腺机、全身骨密度仪102.5牙科全景机、局部骨密度仪、口腔CT坐位扫描/站位扫描52口内牙片31.5a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机房内。b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c透视专用机指无诊断床、标称管电流小于5mA的X射线机。5.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7-7要求。b)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D。c)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d)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X射线设备表面Im处辐射剂量水平不大于2.5口Gy/h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表7-

    注意事项

    本文(金华市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后装机等辐射装置应用项目环评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