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04-中药学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
-
资源ID:1053500
资源大小:61.5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04-中药学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
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中药学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学校: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中药学(二)专业代码520410二、招生对象、招生与招工方式(一)招生对象符合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高考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二)招生与招工方式先招工后招生三、基本学制与学历(一)学制:3年(二)学历:学生修满学分,并符合毕业条件和要求,可获得高职院校普通专科毕业证书。四、就业面向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医药卫生大类(52)中医药类(5204)农业(01);医药制造业(27);批发业(51);零售业(52);仓储业(9);专业技术服务业(74)药学技术人员(2-05-06);中药材种植员(5-01-02-05);采购人员(4-01-01);销售人员(401-02);中药饮片加工人员(6J2-02);其他医药制造人员(6-12-99)中药材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制药;中药质检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线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药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仓储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药学技术人员、中药材采购人员、销售人员、中药饮片加工人员、其他医药制造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中药材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鉴定、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药、中药养护、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质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从事中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素质(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药品质量第一观念和药品安全意识,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3)具有法制观念和依法执业意识;(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具有创新意识、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6)注重职业意识的养教育,明白自己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2.知识(1)掌握必备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医药商品知识;(2)熟悉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具有明确的药品质量意识;(3)掌握职业发展必需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包括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3.职业能力(1)具有独立从事处方调配的能力;(2)具有运用中药性状鉴定技术知识鉴别常用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药品营销能力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4)具有一定从事中药制剂和中药炮制的能力,并能探究其炮制原理;(5)具有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的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的设备设施,并能进行简单日常维护的能力;(6)具备国家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有一定的药事管理能力。(7)具备职业发展必需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8)具有运用传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深入学习现代中药相关知识的能力;(9)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六、课程设置由4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表2高职中药学专业(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必修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必修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必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体育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信息技术必修课劳动教育必修课英语必修课国家安全教育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必修课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必修课医古文必修课无机化学必修课有机化学必修课分析化学必修课中医学基础必修课中药学必修课实用方剂学与中成药必修课药用植物学必修课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必修课药事管理与法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中药鉴定技术必修课中药制剂技术必修课中药炮制技术必修课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必修课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必修课医药市场营销必修课岗位实践必修课毕业实习必修课专业拓展课应用写作选修课中药药膳学选修课中药药理学选修课文献检索选修课七、课程内容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672学时,36.0学分)1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148学时,4.O学分)教学要求:通过军事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2 .思想道德与法治(48学时,3.O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大学生应具有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法纪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基本法律制度和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制度。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24学时,LO学分)本课程为必修课程,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宣传部、教育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精品思政课程教学任务,结合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开设的。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学时,2.O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理论创新,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由来和前景,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 .形势与政策(32学时,LO学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二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在其指导下根据我国特有国情而制定的民族政策与实践,对于推动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维护我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和民族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6 .体育(108学时,7.0学分)体育与健康是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努力增进学生体质与健康,给学生以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指导他们实践锻炼。同时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田径(跑、跳、投)、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形体健美操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2.O分)大学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实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以阅读和听说为主,进一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词汇和语言技能。8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学时,2.O学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就业观;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从而有效安排大学生活,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本课程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社会、人职匹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9 .创新创业教育(32学时,2.O学分)创新与创业教育包括创新创业的关系、技术创新与创业、创业环境分析与创业者素质的要求、创办企业的知识、新创企业的管理、创业政策与法规、创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实现理想。10 .信息技术(52学时,3.5学分)信息技术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以适应现代医疗单位对医护人员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等。11 .劳动教育(16学时,1.0学分)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三个方面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认识实习岗位上,提升服务意识,增强能力;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强化自立自强意识。12 .英语(52学时,3.5分)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实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以阅读和听说为主,进一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词汇和语言技能。13 .国家安全教育(16学时,LO学分)本课程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通过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48学时,3.O学分)通过本课程学习,实现高职生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使命担当。本课程主要以系统学习和理论阐释的方式,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引导高职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理解其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进对其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二)专业基础课(778学时,44.5学分)15 .人体解剖生理学(64学时,4.O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以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16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38学时,2.5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与医学有关的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7 .医古文(32学时,2.O学分)教学要求: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等内容,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18 .无机化学(54学时,3.O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包括常用的无机药物的基本特征、结构特征、性质及作用,缓冲溶液的组成及其应用,常见电解质溶液酸性、碱性产生的原因,熟悉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和质子理论等内容。19 .有机化学(72学时,4.O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官能团,了解由于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而引起的各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各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在医药中的用途,掌握有机化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有机药物典型官能团基本反应的实验室操作。20 .分析化学(68学时,4.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定量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各种标准溶液的配制,掌握正确的基本分析操作技能,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对常见药物进行分析检测。了解近代仪器分析、分析工作的意义。21 .中医学基础(72学时,4.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中医学基本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知识、中医的基本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藏象、精气血津液、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对疾病的防治原则。使学生为继续学习中药学、方剂学各科打下基础。22 .中药学(90学时,5.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4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及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23 .实用方剂与中成药(90学时,5.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方剂学和中成药学发展概况、组方规律、剂型、用法等一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常用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方解、功效与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的能力。24 .药用植物学(90学时,5.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药用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生长发育基本规律、植物进化、药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用植物分类等,能利用检索表对常见植物进行检索,能制作药用植物本。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常见药用植物种类的原植物来源、形态学特征、产地、药用部位及功效等。25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72学时,4.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常用中药提取方法及分析鉴别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中药中各种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加深对理论课所讲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 .药事管理与法规(32学时,2.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的内容、药事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药品注册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特殊管理药品和管理办法,了解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知识。(三)专业核心课(352学时,20学分)27 .中药鉴定技术(96学时,5.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目的、依据、方法等基础知识,掌握中药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的必需理论知识和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定技术及显微鉴定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制、贮藏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鉴定和研究中药品种和质量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中药鉴定的规范化操作技术。28 .中药制剂技术(96学时,5.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各种常用剂型的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工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掌握中药调剂的基本操作技能,会正确使用中药调剂与制剂常用设备,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能查阅药典等工具书,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简单问题。29 .中药炮制技术(64学时,4.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炮制方法、常用辅料及其应用要点等理论知识,熟悉常用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规格、炮制作用及炮制研究等,掌握常用炮制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30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48学时,3.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制剂检验的基础知识、中药制剂质量和质量标准,具备熟练进行中药及制剂的鉴别、中药及制剂的杂质检查、中药及制剂的含量测定等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中药制剂检测的新技术。31 .医药市场营销(16学时,1.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药品市场的理论、营销环境及市场细分的原理、药品市场调查与预测、药品市场营销的组织与实施控制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先进有效的营销理论,具备从事药品营销工作所必需的营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2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32学时,2.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影响中药变质的因素、中药变异现象的常见类型及其养护方法;中药的包装和中药入库前后的检查;中药仓库的分类、功能特点与现代仓贮设备;中药养护常用方法和现代养护新技术,常见中、西药的储存养护,状态标准设置、中药分类堆码、分类间隔、查库;进出库程序及管理等内容。(四)专业拓展课程(98学时,6.0学分)33 .应用写作(16学时,1.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原则,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特点、规律及不同写作文体的书写格式要求及写作技巧。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写作的特点与规律、写作主体的文学修养与能力、各种常用写作文体的写作要求及写作技巧等。34 .中药药膳学(16学时,1.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了解常用药药膳原料及常用中医药膳配方等实用性知识。35 .中药药理学(48学时,3.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代表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药理实验的i般方法和技能。36 .文献检索(18学时,1.0学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加对信息和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培养敏锐的情报意识;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检索原理,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掌握分析、评价和利用检索结果的正确方法,有效地运用文献信息,顺利地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五)岗位实践与毕业实习(870学时,29.0学分)1 .岗位实践(150学时,5.0学分)岗位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重要环节。通过岗位实践,提高学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意识,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寻求职业定位和方向,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2 .毕业实习(720学时,24.0学分)毕业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程,学生在医药公司实习时安排门店零售与管理岗位8周,药品采购8周,药库管理8周;在药厂企业实习时安排固体制剂生产与管理岗位12周,药品质量管理岗位8周,药品研发岗位4周;在医院药剂科实习时安排中药房药品调剂与管理12周,中药库管理岗位4周,静配中心8周,岗位实习共24周。学生在实习的过程学习相关的一线技能,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基础。表3学时分配表模块性质学时数占总学时的百分比(%)理论实践理/实比例公共基础课必修3723001.2424.26专业基础课必修5961823.2728.09专业核心课必修2041481.3812.71专业拓展课必修68302.273.54岗位实践与毕业实习必修0870/31.41合计124015300.81100八、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1.学时:总学时2770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2.学分计算的基本原则: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16学时计1学分。毕业实习:1周计1学分。(二)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九、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1-2名、专业骨干教师3-4名。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够,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70%以上,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40%以上,高级职称的比例达25%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50%以上。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4-6名,初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顶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能工巧匠指导的机制,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2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历。(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专业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与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购置必要的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900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规划本专业招生总数,生均不少于0.5万元。表4药学专业实验实训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序号仪器设备名称1显微镜22智能溶出度测定仪2超净工作台23水分测定仪3滴定装置24栓剂熔变时限测定仪4崩解时限测定仪25电子天平5高温炉26三用紫外分析仪6干燥箱27阿贝折光仪7磁力搅拌器28旋光仪8电动搅拌机29自动永停滴定仪9减压循环水泵30红外分光光度计10抽滤装置31熔点测定仪11蒸储装置32高效液相色谱仪12减压蒸储装置33气相色谱仪13旋转蒸发器34滚筒式洗药机14颗粒机35煎药机15压片机36煨药机16全自动胶囊充填机37破碎机17包衣机38轧扁机18脆碎度测定仪39剁刀式切药机19澄明度检测仪40旋转式切药机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1筛药机21参茸中药切片机42炒药机2 .实习、见习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训和毕业实习医院、药厂、中药饮片厂、医药公司35间,均签订有协议,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并建立专门机构(实习办公室)管理实习,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在医院、医药公司、药厂、中药饮片厂等技术岗位实习,满足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3 .教学资源已建成中药学网络课程平台,建立了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制定各门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了实训指导及制定各门课程试题库、习题库的建设等。4 .教学方法本专业教师根据高职教育和医药行业的特点,充分利用药用植物园、中药炮制设备实训室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在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技术比拼、技能训练、情景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明显特色的教学方法有:(1)项目教学法:教师布置项目任务f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相关知识f学生查阅资料f完成设计方案一教师指导下实施方案并进行考核一整理记录和完成实训报告一综合考核和评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2)仿真技能训练:即主要专业课在药用植物园、中药炮制设备实训室、精密仪器室等一体化训室中进行,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教、学、做”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技能训练的效果。(3)小组技术比拼法:有些教学内容如种子的萌发,中药材加工等采用小组技术比拼法进行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材料准备、陈列摆放,小组解说,老师点评,得出比拼结果。通过比拼加强了团队协作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职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情景教学法:部分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到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行业企业专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实操,使学生置身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5)专题讲座及授课:邀请行业一线人员,对师生进行专业知识、技术新进展、职业素养培养等问题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5 .教学评价(1)课程考核:将各课程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考勤、学习态度、平时理论和技能考核等;二是终结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60%,包括:期末理论考核、期末技能考核。(2)实习考核:以实习单位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实习中的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团结协作、人际沟通能力等。(3)评价: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教学秩序良好。通过巡课、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活动,采取学生、同行、督导小组三层次评教,形成了科学的评教运行机制。6 .质量管理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1)成立由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整体教育教学指导。(2)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学生的早接触实际工作、多接触实际工作,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教师,组织与管理好教学,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3)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共同保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科研体系,设立教学督导与教研管理机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十、毕业实习(720学时,24学分)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就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经历。实习中应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实习可选择医院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药检机构等单位,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并熟悉以上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知识技能的要求,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工作技能。十一、毕业标准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附件:教学进程表及说明广东江门中庆为职业学院课IV设置Lj数学时间安揖&(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中药学/业2022级)课印类别-课程类型序号课程名称按学期分配学时数1学年H学年川学年备注评价方式学分总计校内培界岗位培养【学期Il学期m学期IV学期V学期VI学期18周(20)18周(20)18周<20)18周(20)18周(20)I¾也考试否依周学时必修课1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14.014836112免修免修2思想道德与法治13.0483018103乌克思卜:义中国化进程与者年学生使命担当11.02424IiS报告K)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上义思想概论23.04840820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2.032248106形势与政策12341.0323205555免修7体育12347.0108505824免修48免修18免修8免修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0322012209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4142.03220125510创新创业教育12.03220121011信息技术123.55232201010免他12劳动教育12341.016016免性免修免修免修13英语123.55228241010免修14国家安全教育12341.016160免修免修免修免修占总学时比例24.26%36672372300专业技术技能课程15人体解剖生理学14.064481664集中授课40节,其余网络好训及岗位实践16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22.53832638集中授课2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脚位丈践17俵古文12.03632436集中授课1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18无机化学13.054441054集中授课5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19有机化学24.072601272集中授课6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窗位实践20分析化学24.068442468集中授课60X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21中医学基础14.072601272集中授课4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酣位实践22中药学25.090761490集中授课5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23实用方剂学与中成药35.090761490集中授课30忙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24药用植物学25.090523890集中授课6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2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34.072462672集中授课60怛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宾践26药事管理与法规52.03226632集中授课2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占总学时出例28.09%44.5778596182学徒岗位技能课程27中药鉴定技术45.096484896集中授课75节,其余网络培训及脚位实践28中药制剂技术45.096484896集中授课55怛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29中筠炮制技术54.064442064集中授课55节,冗余网络好训及岗位实践30中药制剂检测技术53.048262248集中授课7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描位啖践31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42.03230232集中授课7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32医结市场营销51.0168816集中授课80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切位实践占总学时比例12.71%2()352204148眼选课34应用写作31.01610616集中授课5节,其余网络培训及岗位实践35中西药礴学51.0168832集中授课5节.其余网络培训及词位实践35中药药理学33.04840816集中授课5节,其余网络培训及脚位坡践36文献检索21.01810832集中授课5琳,其余网络培训及责位实践占班学时比例3.54%6986830毕业实习24.07200720岗位实践5.01500150占总学时比例31.41%298700870曲学分、总学时100«135.5277012401530面授合计1785节面授谀时合计915面授课时占比48.16%开课门次合计471114985考试门次合计1645223考查门次合计317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