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义.docx
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串讲2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串讲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阶段的一不同体裁的代表性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包含了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华人作家是要通过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作品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自考者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其科学评价的方法。因此,如何做到准确把握和正确分析作品,这对自考者来说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考生在自学与考试中应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真阅读和钻研作品.本课程所选作品分为精读作品和泛读作品两大板块。其中长篇作品以“节选”形式出现。每篇作品均附有“提示”。自考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死记硬背“提示”,首先要反复阅读作品全文,从整体上全面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把握作品的形象体系和情感基调。而不要根据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也不要将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截然分割开来,同时要适当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审美心理。并尽可能地与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要注意作品的体裁特点,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在表情达意、形象塑造、组织结构和语言运用上各有不同特点。在阅读具体作品时,应反复揣摩,深入领会,读懂全文,弄清细节,理解全篇,把握重点。在这个基础上再读一些辅导教材,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理论书Zrr精O4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二、利用教材大纲和教材“提示”认真思考,抓住重点与难点。在自学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大纲提出的考核目标和具体的考核点,考核点是作品思想和艺术的最主要之点。要掌握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不同能力层次的考核要求。精读作品的考核点主要是属于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的分析能力,所以学习中要深入思考,才能对思想和艺术作出较为细致的分析:泛读作品的考核点主要属于简单应用和理解能力层次,能理解作品要点做简要分析即达到要求。所以要依据大纲,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和难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三、处理好提高分析能力和识记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有大内容需要识记,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并处理好提高分析能力与识记能力之间的关系十分餐要。识记内容大纲中都有具体的标示,关键是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要点,不能去死记硬背,必须在细心阅读和揣摩作品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和分析作品的基础上识记。第四、练习和模拟考试。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自学过程中反复进行自我检测。在熟悉考核点和通篇理解作品的条件下,把自己的识记和思考通过练习的方式强化处理。比如说可以在卡片、笔记本上反复做题,可以自己模拟出不同的题型,做完后先自测再从教材里查对,看看对错,加强记忆和理解。6历年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考题题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自考试卷近几年的题型基本固定,分为为四类六种。一类选择题两种:单选和多选两种,二类是简答题和简述题两种;三类是论述题;四类是阅读分析题。单选题共30分每题1分共30题,多选提共10分每二分共5题,简答简述共24分每题8分共3题,论述题1题16分,阅读分析1题20分。7考题内容即答题技巧:第一类选择题中内容:这类考题内容比较杂,范围相对较广。包括教材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作家作品知识,作品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场景,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作品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重点细节要有所关注。有关作品的主题、艺术特色等:如秦腔的主题,百合花的细节描写、红旗谱民族风格,这样的精读篇目的主题和艺术特色问题不仅在简述论述题中出现,在选择题中也会出现。泛读篇目,要注意他的特色。如我的第一个上级文中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叙述者的主观色彩更容易使人物形象鲜明;作品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一个作品中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但最主要的只有一两种,如游园惊梦主要手法是意识流和戏剧穿插,虽然也有象征和暗示等,但不是主要手法。8作品的创作年代:这类题般是从表现时代风貌的篇目中出。如青春之歌是描写群北大学生“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成长过程。作家的风格:文选中的作家,大多都是某种风格的代表,其中有独特风格的,如巴金的“不是雕琢,无技巧的技巧”,杨绛的平静豁达叙事风格。作品中出现的典故、历史人物或书名:如书海夜航夜航船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在邢老汉和狗中的水粉画患难小友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研读作品时特别关注的细节。作家属于哪个流派:如台湾余光中属“蓝星社”,洛夫是创世纪的代表等,陈翔鹤是浅草沉钟社成员,台静农是与鲁迅在二十年代组织“未名社”等作品的题材、体裁,散文的意蕴,象征,诗歌的意象、内涵,作品中的重要句、段、富有哲理和深刻内涵诗句、片断等等。9这些内容都会在单选或多选中出现,这一部分内容既考我们的平时知识积累,又考我们对作品的熟悉及理解,是对我们综合考察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在研读作品时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阅读课后提示时,对其中所引用的课文句、段要特别关注。课后提示不是考题,但绝对是考试内容。第二类简答简述类考题内容:这类题的题型比较集中,主要是:分析作品的人物,理解作品的主题,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作品的情感内涵等方面。一、人物分析:简析林震的性格特征。简析林道静的形象意义。简析受戒中小英子性格特征。陈奂生的遭遇说明了什么?关汉卿的形象有何意义?陈毅的性格特征等。二、主题蕴含:如记波外翁的主体蕴含是什么?这就是考查我们对主题的把握。这是一篇怀念友人的散文,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悼念的同时,也反映了在那个动荡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折磨。10有赠的主题意蕴是什么?也是考察主题的,诗人在政治蒙难的特定心情之下写的有赠,表达了诗人一种复杂的情感。这样I可答主题的问题一定注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这样的题还可以有多种问法,可以问“表达了怎样的心境”,也可以问“是怎样的情感内涵”等等,多问一解。类似的问题:如简析游园惊梦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简析鲁鲁的主题与艺术特色,简析哦香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简述透明的红萝卜的主题,简析怀念萧珊的主题,简析拣麦穗的独特思想意蕴等等。三、艺术特色如:百合花的细节描写。只要我们读了作品就很容易举出实例,主要写“百合花”被子、小通讯员枪筒上的“野菊花”、“树枝条”、给我留下的“馒头”和身上的破洞。“百合花”是军民感情的纽带,细节表现小战士的纯朴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破洞”的出现写出了军民的鱼水之情,即“新媳妇”的对子弟兵的热爱,也写出了她的内疚心情。11细节描写是百合花最成功的手法之一,通过细节前后呼应,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也是对整体悲剧氛围的烘托和诗意的气氛发挥。再如简析游园惊梦使用“戏剧穿插法”对人物心理刻画展示人物心理命运突出悲剧主题的作用;苹果树下的艺术特色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在考察作品的艺术手法。四、以作家的具体作品谈作家的创作风格如:以社稷坛抒情为例谈秦牧散文的创作风格以怀念萧珊为例简析巴金的创作风格等。回答这类问题,要以例文所体现作家的风格为主,详答;以作家的其他风格为辅,略答。第三类论述题:这类题要求我们对作家或具体作品要有全面地了解,并能进行深入分析。12如: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的突破(成就)或陈奂生形象在新时期小说对农民描写方面的典型意义。这样的问题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实际上都是在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突破,不论是在人物塑造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要进行透彻的分析。艺术成就的论述,这是一个类型,凡此类问题,在论述上都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与当代文学中其它同题材作品相比较找出明显的特征.人物形象意义也是论述题的一个类型,此类形式考察我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陈奂生是新时期文学画廊中的一个典型形象,高晓声是继鲁迅的阿Q之后对中国农民又一次深刻描绘,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不仅写出了陈奂生作为小生产者的容易满足的心态和他的愚昧可笑,也写出了因袭的重负和生活环境对他造成的精神上的萎缩,也写出了中国农民在新时期遇到新问题时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这部作品风格纯朴,富于幽默感。行文好像不动声色而情深意浓,描绘似在不经意间而美丑自见。整篇小说,藏庄严与诙谐中,寓绚丽与朴素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13诸如此类的论述题还有:红旗谱的民族风格,贾平凹的散文秦腔的所蕴含的主题,舒婷双桅船的情感内涵。老舍的茶馆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等等。第四类问题就是阅读分析题:这是试卷中分值最高的题,这一类问题都有具体要求,近期几次考题中大体在思想内含和艺术特点方面写出评论。这既考察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又考察我们的写作能力,是对我们综合能力的考核。在考卷上,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给我们的材料,把有关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部分记下来,然后用我们所学的分析作品的方法和写作知识,来构思布局。根据内容和要求,最好要定一个题目,题目要切题醒目,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直奔要求和主题;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不但要归纳出主题思想找出艺术特色,而且要分别对其进行评论,最好写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力求有所创新。结尾要回到自己所定的主题上。开头结尾很重要,要力求有些文学性。14弁考书目(教材和参考书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5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中国当代文学二十七年文学(19491976 )新时期文学(1976)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一(19661976 )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小说(精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社会主义建设十七年文学红旗谱梁斌历史题材百合花茹志鹃战争题材小说精读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社会主义建设陈奂生高晓声农村改革文学鲁鲁宗璞历史题材新时期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文革内容(伤痕)棋王阿城文革内容(寻根)哦,香雪铁凝改革文学17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青春之歌杨沫历史题材十七年小说锻炼锻炼赵树理社会主义建设在山区收购站骆宾基社会主义建设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历史题材小说泛读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贤亮文革内容受戒汪曾祺文化寻根春天张承志哲理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节选)莫言文革内容伤痕文学女房东严歌苓人生人性18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社稷坛抒情秦牧对历史的沉思黄楣病期琐事孙犁对美好事物的倾心和赞美十七年小说散文精读怀念萧珊巴金文革内容拣麦穗张洁下放记别杨绛文革内容书海夜航二集序唐爱序文随笔秦腔贾平凹文化散文邵燕祥杂文二题邵燕祥杂文我与地坛史铁生生命体验新时期19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十七年小说庐山面目丰子恺游记茶花赋杨朔散文泛读太阳下的风沈从文与我黄永玉回忆散文巩乃斯的马周涛法门寺文化随笔童年二题牛汉散文诗夜航船余秋雨文化散文新时期20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草木篇流沙河咏物言志诗曾卓赠诗冬穆旦十七年小说诗歌精读慕尼黑读青国外题材双桅船舒婷朦胧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晓斌麦地海子我冀访价值观和伦理观新时期21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1949年苹果树下闻捷爱情诗1952年相信未来郭路生朦胧诗1968年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绿原文革内容1972年十七年小说诗歌泛读唉,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公刘1979年岁月给XY骆一禾山民韩东新时期22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茶馆老舍人物展览关汉卿田汉1958年戏中戏,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二|精读戏剧陈毅市长老舍冰糖葫芦式同船过渡沈虹光幽默、喜剧、哲理、象征泛读23当代文选文体示意图游园惊梦白先勇意识流,小说戏剧穿插听听那冷雨于光中fr*r春天,遂想起余光中诗歌思乡、怀旧、复沓、叠字精读台湾文学读将军族陈映真小说意识闪回、穿插现实髻琪君忆旧散文简洁精微、优美典雅记波外翁台静农悼念亡友娓娓道来,随意挥洒与李贺共饮洛夫时空倒错、层层递进晶莹意象、诗魔之称泛读24小说(精读)25*0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作者:王蒙。著有中国短篇小说集深的湖、杂色和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春之声活动变人形等。作为阅读分析类型要认真阅读一下春之声。王蒙创作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热情的歌手一年轻的叛逆者一深刻的思想家一艺术创作的开路先锋。本篇是他热情的结晶,生活的光辉,青春的印记。五十年代“干预生活”的作品。26作家风格:王蒙小说的特点及其艺术形式的创新;政治小说寓言化方式的构成。王蒙小说以时代精神为主线,政治色彩浓厚,主题几乎都在意识形态范畴;较早地尝试用意识流艺术手法,运用多焦点透视、主观感受,内心独白、时空倒序、人物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象化的手法,使内容的涵摄量大大超过了篇幅的时间和跨度。王蒙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给8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文学热潮的形成带来了积极影响。政治小说大多是以寓言化的方式构成。从表层上看,小说结构平淡无奇,但在作品的深层意义上,人物都是符号化的,都有隐喻意义。27作品主题思想: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北京市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区委组织部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以揭露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作品描写党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区委的领导,这是较高层次的党的机构和干部。艺术描写也较成功,因而在文坛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28人物形象: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得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也是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林震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林震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富于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他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他感到困惑,并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斗争。29林震在作品中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作品是以林震到组织部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遭遇为结构线索的:是以他为视角,通过他的眼光,刻画了一系列官僚主义者,尤其是塑造了颇有深度的刘世吾的形象。人物塑造特点:小说塑造人物运用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对比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和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意蕴。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林震、赵慧文、刘世吾构成连锁对比。刘世吾和韩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也构成对比。叙述结构特点:(1)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因此,林震这一人物,既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也有结构上的作用。(2)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单纯而清晰,结构严谨。30*02.红旗谱作者:梁斌,原名梁维周,著有长篇小说红旗谱及此书的第二部播火记第三部烽烟图等。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红旗谱(1960)剧照31红旗谱描写了三代农民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结果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冯老兰,以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严志和则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从父兄辈的惨痛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运涛、江涛、大贵等青年农民是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人物分析:朱老忠。朱老忠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艺术典型。他急公好义、有胆有识、坚忍不拔,在他身上,体现了深广的历史内容。朱老忠形象概括了深广的历史内容,小说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中,通过各种境遇多侧面地全面刻画,人物形象十分丰满,栩栩如生。朱老忠形象塑造是小说对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32*红旗谱的民族风格:红旗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首先,其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乃至于风光景物,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次,它成功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一,小说的故事性很强,开头部分便相当富有戏剧性,此后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此起彼伏。第二,作品在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每每着重于他们的行动和对话,常把他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以大幅度外部动作来揭示其内心波澜;第三,在章法结构上,作者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可分可合,疏密相间,分卷分章,似断实连的表现形式。第四、在语言运用上,以冀中农村生动的口语为基础,又继承了古典文学语言的优秀传统,使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叙述语言简短,明快而传神。3303.百合花作者:茹志鹃,著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等。百合花的主题:百合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是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来表现的。军民生死与共的主题由此得到深切表现。1981年百合花剧照34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分析:小通讯员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对人民的忠诚。他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他朴实、机灵、爱美,并且有着十八九岁男孩子对女人的腼腆、羞怯神态和心理。新媳妇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主要的特点是热爱子弟兵。军民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而表现的。1981年百合花剧照*艺术特色在选材角度上,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35人物刻画的侧重上,特别注重新媳妇和小通讯员的性格刻画,他们的性别差异与不同身份的特有心理都是独具特色的。对比和衬托:作品用对比和衬托的方法,通过对“百合花”被子、野菊花、馒头、破洞等一系列细节描绘,细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纯朴优美的心灵。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诗的意味。(4)结构特点:全篇结构严密,层次清晰,前后呼应。围绕借被子事件,将先后出现的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作了生动的刻画。最后通过对新媳妇的集中描写,有力地烘托了通讯员的动人形象。作品巧妙地以“我”贯穿全篇,使情节的发展连贯自然。百合花被子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深刻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百合花被子在刻画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刻画了新媳妇对子弟兵的无比崇敬的心灵,也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百合花被子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借被子到献出被子,构成作品的基本情节。在结构上则前后呼应,卒章显志,使作品结构严谨。3604.我的第一个上级作者:马烽,原名马书铭,著有小说集村仇、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人物分析:老田的形象。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基层领导干部老田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平时看似性格古怪,动作疲沓,但关健时刻却坚决果断,在急难中能身先士卒,显示出英雄本色的人物。37艺术手法:我的第一个上级在塑造人物中所采用的欲扬先抑和对比手法。先抑,竭力写老田的性格古怪,动作疲沓。后扬,听到三岔河发洪时,他像变了一个人。对比手法,就是老田性格的前后对比。这和欲扬先抑手法是一致的。作者通过一个固定的视角“我”进行对比。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揭示出人物个性的内在统一:老田表面上所有的缺点都只是他光荣的革命经历的特殊反映。欲扬先抑和对比手法的作用,一是加强人物的光彩。二是使小说具有戏剧效果。这篇作品在艺术上也反映了建国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的创作流派特点:内容贴近生活,具有比较浓厚的“土”气,文笔平易、朴实,在形似笨拙的语言中略带一丝幽默味。38*05.游园惊梦作者:白先勇,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游园惊梦发表于1966年,选自台北人。作者:白先勇39艺术风格: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艺术手法:游园惊梦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表现出小说的现代派特征。细腻的心理描写,也较多表现了西方小说的手法特点,而性格化的对白等,则较多地体现了中国优秀古典小说的手法。因此,这是一篇成功地熔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特别是西方现代派小说多种艺术手段于一炉的作品。游园惊梦精彩剧照40游园惊梦中“戏剧穿插法”的运用展现了人物命运、刻画人物心理、突出悲剧主题。小说以钱夫人为视角,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着重呈现了她的内心活动;同时运用了戏剧穿插,将古典戏剧的情节、气氛与小说主人公内心处境和悲剧命运相互对照。主题意蕴: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蓝田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塑造了蓝田玉等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物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觉。游园惊梦精彩剧照4106.陈奂生上城作者,高晓声,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高晓声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等。陈奂生上城是陈奂生短篇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个系列是作者追踪改革开放的农村现实的发展,以陈焕生为主人公、互有联系又独立成篇的系统创作。先后发表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包产书外春秋陈奂生转业陈奂生战术陈奂生出国。这种形式是高晓声在当代文坛上的新颖创造。农村题材改革文学成熟期代表作。完成后在照片上题了“上城出国十二年,一篇小说写白头这充分体现了作家对作品主题的刻意挖掘和对文学创作的全身心投入。作者:高晓声4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上城T火车站T招待所T回乡环境:乡村城市43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陈奂生上城的行路、心路历程。从乡下进城-悠然,在车站生病突然,到宾馆住下一-偶然,由城里回村一一飘然。片断1初进招待所片断3服务员的态度变化“五块钱住招待所,实在不值J“五元钱=两顶帽子=做七天工倒贴一角.”精神满足: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陈奂生这一系列举动又反映了他性格中的特点,也正是我们农民的整体特点,更是几千年来我们“国民”的特点044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形象质朴节俭、老实本份、勤劳坚韧陈奂生J自私、落后、狭隘中国农民的纯朴、善良、勤劳、坚韧;农民因袭重负的狭隘自私、自欺欺人;落后保守、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及封建等级观念;不断进取、积极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民的典型,我们认识了陈奂生,从而认识了一个时代。45社会意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民的典型。本分勤劳,却自私狭隘,有小农经济深深的烙印。中国农民纯朴勤劳,也有自欺欺人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及封建等级观念;面对经济发展,生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精神境界同样需要快速提升。高晓声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以“探求者”眼光,塑造“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摹生活。小说基本上以情节的自然发展为线索,但有时也采用意识流手法。含泪的微笑46陈奂生形象及其意义:(1)陈焕生形象最早出现于“漏斗”户主,陈奂生的性格特点在陈焕生上城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展示,陈奂生本是出了名的“漏斗户主”,如今靠了党的政策,终于从贫困中摆脱了出来,在生活改善之后,陈奂生的精神面貌不一般了,他有了新的需求:长期的小农经济和封建残余思想造成了陈奂生的性格缺陷,这种缺陷最为集中地表现为他们的“奴性”意识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他们应该做主人的时代,他们一方面没有做成主人,另一方面也没有当家作主的意识和才能。作者有力地讽刺和揭示了陈奂生及广大农民思想深处的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的心理,活画了他们的灵魂。47艺术手法:一、陈奂生上城的在心理刻画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作用小说对陈奂生形象的塑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他一次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小小经历的描叙,以惊人的深刻性,写出了一个平凡的农民的复杂微妙的心灵历程,刻画了他的愉悦、痛心和自豪的情绪变化,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勤劳淳厚的品性和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AXa刖后被子生怕弄脏衣服也不脱枕巾擦脸大皮椅不敢坐扑通坐下去地板光着脚不怕弄脏心理分爱惜任意作践48二、在寓庄于谐、寓绚丽于朴素中体现了作家的风格特色,作品风格淳朴,富于幽默感。行文好像不动声色而情深意浓,描绘似乎不甚经意而美丑自见。整篇小说,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素朴之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高晓声对陈奂生:冷静剖析,含泪幽默。陈奂生形象及其意义:陈奂生在他身上分明有着阿Q的影子,但他又是一个今天的经历和思绪中,还可以窥见解放后部分农民的生活史。小说最后点出孕育陈奂生那种自我譬解的精神习惯的社会温床。二十世纪中国农民的命运史、灵魂史。陈奂生是一个人,却又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一种现象。我们透过陈奂生性格中的弱点,可以窥见社会中残存的弊端。这启示我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境界同样需要快速提升,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不懈的努力!4907.鲁鲁作者:宗璞,女,原名冯钟。著有短篇小说红豆和散文集丁香结等。*她的作品求诚求雅,文字精美,讲究氛围和意境,含蓄蕴藉。作者:宗璞50作品简析:鲁鲁的主题鲁鲁通过对抗战期间童年生活的回忆,围绕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描绘了小狗与主人特别是小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悲欢离合,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年代里生命的脆弱,体现出作者对人性、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呼唤,和对以往被扭曲的人际关系的针硬。作品的悲剧气氛,主要是通过鲁鲁两次丧家之难的描写。以鲁鲁第一次丧家后的悲吠开篇,又以它第二次丧家后的悲吠结束,首尾呼应,使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而结尾的鲁鲁在大瀑布前哀号,匠心独运,使小说留有强大的余波。鲁鲁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小说。别具一格在于以小狗为作品的描写刻画对象,成为主人公;对小狗作拟人化描绘;写的是狗和人的关系,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是对人性、对人与人间美好感情的呼唤。这里,很关键的是对狗的人格化描述。鲁鲁具有“诚”与“雅”完满的结合的艺术特色。“诚”就是“其:一是感情的真,二是描叙的真。虽用拟人化手法,但自然真切,几乎不着痕迹。“雅”指的是文字的雅洁,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中注意调节。5108.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作者:冯骥才。著有中篇小说,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文革间饱受磨难,文革后为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78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现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作者:冯骥才52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题: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巧妙地选取居民楼一团结大楼里居民的眼光为视角,描写了对身高成反常的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的生活命运,用他们的悲剧性遭遇,以小见大地折射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谴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严重摧残。人物分析:裁缝老婆:在团结大楼的居民中,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了裁缝老婆的形象,对她的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作了生动的描绘和含蓄的讥讽。她是那对知识分子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之一,也是“文化大革命”那场民族大灾难的社会基础,同时,她本身也是一个被扭曲了的悲剧角色。另外,她在作品中还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是小说所采用的外在视角的主要承担者。艺术特点:叙事结构:小说并没有从正面展示主人公的内心心理,而是用团结大楼居民外在视角展开叙述;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通篇显示了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地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5309.哦,香雪作者:铁凝,女,著有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长篇小说玫瑰门等。作者:铁凝哦,香雪剧照54作品分析:哦,香雪的主题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人物分析:香雪是台儿沟小山村十七岁的女孩子,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哦,香雪诗化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主要是在小说后半部分:香雪从西山口步行三十里回台儿沟。小说以香雪的心理起伏为线索,诗化了香雪沿山间铁路轨道回台儿沟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精巧构思:小说的艺术构思精巧,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写“一分钟”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重点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纯真、炽热的向往和追求。5510.棋王作者:阿城,原名钟阿城,著有中篇小说棋王、孩子王、树王集道与儒于一体,阿城的故事被视为文化寻根的上乘之作。阿城的小说以传统文化哲学观为基础,努力于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续接”,着力表现的是传统中国的儒道文化思想。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张扬了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统思想。作者:阿城56棋王王生发挥出以敌九的象棋天赋。棋王剧照欣赏57人物形象:王一生棋王是讲一个擅长下象棋的知识青年的故事。作者写棋呆子王一生的呆,写由这呆所体现的一种特别的处世之道。王一生出身清贫,又受到一位老者的指点,知道衣食是本。但对物质生活不奢求,不囿于其中,养成一种崇尚实际、淡泊无争的性情。在精神生活方面,耽迷象棋,“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他还从棋道当中悟出了为人之道,即所谓“生不可太胜”;又进一步悟到:“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的描述,表现和肯定了王一生刻苦执著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表现了王一生的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表现和肯定了“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J以及“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思想。棋王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文字表达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文字的新颖是这篇小说的另一个明显特色。许多形容词和动词都用得颇为奇特,初读似乎很怪,仔细回味却非常生动而传神。文字上力破俗套,讲究简洁有力,在这一方面,棋王的成就是相当出色的。58当代小说(泛读)59*01.青春之歌(节选)作者:杨沫,原名杨成业,又名杨君默,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三集)、杨沫散文选、不是日记的日记、大河与浪花,中短篇小说集杨沫小说选,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1994年出版杨沫文集七卷等。1958年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讶春之歌,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爱国学生在a九一八”至“一二九”这一历史大风暴中顽强不息的斗争生活,文笔清新,刻画细腻,在文坛得到广泛好评,深受读者喜爱。杨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