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环评表.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四月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 工程内容及规模11.2 编制依据513评价工作指导思想和重点71.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7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82.1 自然环境简况82.2 社会环境简况92.3 区域规划概况11三、环颊量状况173.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73.2 周边污染源情况193.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9四、y4friS用标准204.1 环境质量标准204.2 污染物排放标准214.3 总量控制指标22五、工分析245.1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245.2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26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6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377.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77.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417.3 公众意见调查50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78.1 项目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588.2 项目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618.3 事故风险对策措施638.4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698.5 环保投资708.6 清洁生产70九、选址布局合理性和环保审批符合性分析759.1 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759.2 环保审批符合性分析76十、结论与建议7910.1 基本结论7910.2 综合评价结论8410.3 建议84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及空气、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示意图2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噪声监测布点图3项目周围环境照片4企业现有车间平面布置图、项目区块规划总平图5绍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6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附件1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2关于推进浙江绿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的协调会议纪要3关于协调督查浙江绿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落实情况的会议备忘4建设单位营业执照5土地证6房产证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污水入网意见书9检测报告10公众参与调查表样本11公示证明和公示文件12公示照片附表:1项目审批登记表项目名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单位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III联系人通讯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瓦窑头联系电话I传真/邮政编码311200建设地点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瓦窑头立项部门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贸易局本地文号绍高新经贸2014180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A0513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建筑面积64028.62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10500环保投资(万元)16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57评价经费(万元)建设起止年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1.1 工程内容及规模1.1.1 项目由来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绍兴市区现有的农产品配送中心显著特点是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功能不全、环境差而且设施简陋,辐射能力不强,与省内其他一些城市如杭州、嘉兴、金华等地农产品物流中心比较,存在极大的差距。为此,浙江绿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收购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计划在该地块筹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市政府于2011年11月22日召集相关部门,就该项目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协调,并形成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1136号,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全力支持项目开发建设。但在项目推进中,因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调整,致使项目规划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后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该地块所绍兴市环保科树艮务中心1属区域从越城区划转到绍兴高新区。绍兴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做了新的调整,该地块被列为拆迁范围。由于受宏观形势影响,2014年8月绍兴高新区管委会停止了对该地块的搬迁评估安置等工作。为此,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利用其现有的土地及公建设施,改扩建厂房64028.62平方,设置仓储冷藏区、商务交易区、加工检测区、物流配送区、综合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块;同时配套停车场、电信金融、冷链运输及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供本单位职工及送货人员就餐,非对外营业性质)等设施,使之成为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属于“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一13仓储”类,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物流配送,故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项目建设地实地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和向市环保管理部门汇报的基础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审查,以作为建设单位进行规划建设、环境管理和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1.1.2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2)建设地点: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瓦窑头。(3)建设规模:项目利用现有的土地及公建设施,改扩建厂房64028.62平方,设置仓储冷藏区、商务交易区、加工检测区(对配送产品进行简单的农残检测)、物流配送区、综合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块;同时配套停车场、电信金融、冷链运输及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供本单位职工及送货人员就餐,非对外营业性质)等设施,使之成为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Ll-Io«1.M项目改扩建车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58199.42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9599.07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67064.624计算容积率时的建筑面积平方米84305.835容积率%1.456建筑密度%50.9(4)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27个月,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1.1.3 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作为农产品、水产品的仓储冷藏、检测、配送,储存物不含危险物品。1.1.4 项目总体布置项目位于绍兴市东湖镇瓦窑头,公司地块东面紧邻窑湾江,西面紧邻越东路和朱尉村,南面为空地,北面为朱尉村。根据总平面图,中心在越东路上共设置两个出入口,北面为小型车辆出入口,南面为大型车辆出入口。地块在小型车辆出入口处设置综合服务区,主要功能为物流信息中心、综合服务(办公、业务办理、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供本单位职工及送货人员就餐,非对外营业性质)和宿舍楼。综合服务区往东为冷链配送区,该区域主要将冷藏的水果,水产分类整理、打包、配送。综合服务区的东南面为交易一区、交易二区,交易一区内设置加工区(主要是手工加工)、仓储理货区、配送区三块区域。交易二区主要设置冷库和水产配送区。交易一区的南侧空地设置停车场。1.1.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工作时间为06:00-20:00,全年工作365天,中心日上岗人数为100人,设有员工食堂和宿舍楼,班次采用三班制。1.1.6 公用工程(1)给水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接入。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排放,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附近水体,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纳入城市截污管网,最终经绍兴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3)供电项目由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东电网统一安排供电。(4)食宿项目设有食堂及职工宿舍。食堂最大就餐位150个,项目住宿职工40人。(5)空调项目办公、宿舍设置小型分体式空调。(6)供热项目开水设置开水器,宿舍在室内安装电热水器。1.1.7 设备清单表Ll2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氨制冷用压缩机组8AS-125单极机组台32S4-I25单机双级机组台33高压贮氨桶ZA-6.5台34立式低压循环桶DXZ-5.0台35中间冷却器ZQ-50台36油分离器YF-150B台37集油器JY-325台38立式屏蔽氨泵40P-40台39紧急泄氨器XA-32台310双螺旋管蒸发器S-45套311蒸发式冷凝器ZNX-1490,循环冷却水量60th台312运输车辆5吨位、10吨位辆1013叉车/辆214农药残留速测仪/台415大型电子屏/块216全方位电子监控系统/套11.1.8 原辅材料及资源消耗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资源消耗见表l.l-3o表1.1-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资源消耗情况序号名称规格单位用量包装贮存形式备注135槽车提供一次调试加氨量2液氨R717吨0.5瓶装,100Kg三一次补充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2年补充一次3水/吨/年41501自来水4电/万度/年100当地电网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4,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NE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钺等)、HNo3、铉盐、纯碱,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制冷剂等。表LL4氮的性能表分子式NH3沸点-33.34结构三角锥形分子熔点-77.73摩尔质量17.0306临界点132.9oC,11.38MPa密度0.6942爆炸极限15.8%-28%饱和蒸汽压(26oC)10.204atm毒性LD50350mg3(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伏鼠吸入)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化学性质挥发性,氨水具有腐蚀性,呈弱碱性危险性属于危险4七学品中的有毒气体1.2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6.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1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1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006.2.14);(1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省政府令321号令,2014.3.13);(12)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本)(2013.12.19);(13)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1);(14)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本)(2013.12.19);(15)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修正本)2014.3.13;(1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省环保厅浙环发200976号);(17)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省环保厅浙环发200977号);(18)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浙环发201210号);(19)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428号),2014.7.1;(2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98号),2012.8.8;(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23)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24)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浙淘汰办201220号);(25)绍兴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2010-2011年);(26)绍兴市淘汰落后产能目录2011年本(绍政办发2011135号);(27)绍兴市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绍政发201141号):(28)绍兴市区建筑泥浆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绍政办发201298号);(29)绍兴市区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试行)(绍政办发201223号)。1.2.2 技术规范(1)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T2.3-1993,HJ2.4-2009,HJ610-2011,HJ19-2011以及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2)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2005.5.4修订,2005.5施行。1.2.3 技术文件及其它依据(1)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L2020);(2)绍兴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修正稿);(3)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保局,2006.4);(4)绍兴市环境空气环境功能区划;(5)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6)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与我单位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1.3 评价工作指导思想和重点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从项目营运期对地表水、大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出减少环境负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为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1.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家生产、销售黑色金属线材,金属制品等产品的企业。企业经营范围为货运(普通货物运输);批发、零售:钢铁、农产品、铁矿石;开发、生产、经销:黑色金属及制品(除贵稀金属);装卸、搬运服务;下设造船厂;仓储、厂区厂房、冷库、市场设施租赁服务等。由于建成的时间较早,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未对原有的建设内容进行过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目前所收集的资料,绍兴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在地块未实施过浙环发201引28号文中要求的对企业原址用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修复的重点行业。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2.1 自然环境简况2.1.1 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绍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宁绍平原西部。东邻宁波、西靠杭州,北与上海相望。区域地理位置东经119。53,02。1338,北纬29。13'38"30。16'07”。项目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瓦窑头,东面紧邻窑湾江,隔河430米为前赵村;南面紧邻为空地;西面为越东路和朱尉村;北面紧邻为朱尉村。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表2.1-1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序号方位现状环境距离1东面窑湾江紧邻2前赵村430m3南面迪东公寓150m4东湖派出所190m5西面朱尉村紧邻6越东路紧邻7北面朱尉村紧邻2.1.2地形、地貌绍兴市境内地形特点为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自南而北呈现低山丘陵一平原一海岸梯阶式地貌。绍兴市、柯桥区境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有崎岖低山、丘陵、河谷地构成,面积757.70km2,区内群山连绵,山势险要,山体抬升强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一般海拔在300400m之间。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属于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人工水系纵横交错,海拔5m左右,区域总面积162.65km202.1.3 水文特征绍兴市地处绍虞平原水网地带,河网纵横,河湖相连,水位变化缓慢,测得正常控制水位为3.8m,历史最高水位5.3m(1962年),历史最低水位1.73m(1967年),水源补给主要是地表径流和降水,其水文特征受天然降水过程影响,又受沿海堰闸调节控制,内河在新三江闸、马山闸等排海闸的控制下,基本为一封闭水域,水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流量甚小。2.1.4 气象特征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受季风影响明显。根据绍兴市气象台近几年统计的资料,该地区的主要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10.2年平均气压1016.0hPa年平均降水量1435.2mm年平均蒸发量1136.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区域内全年主、次导风向NNW/ENE年平均风速1.9ms全年频率在各方位分布较均匀,风频最高为NNW和ENE,分别为9.05%和8.98%,各风向全年平均风速在l.ll2.44ms之间。区域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春季盛行ENE风,夏季盛行SSW风,而秋冬季则盛行NNW风。区域内灾害性天气集中在每年4月中旬和7月中旬的梅汛暴雨、7月中旬到10月上旬的台风暴雨。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蒸发量大。2.2 社会环境简况2.2.1 绍兴市概况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宁绍平原西部、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以南之间,下辖越城区、柯桥区、诸暨市、上虞区、竦州市和新昌县,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5.09万。2013年1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浙江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决定对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具体调整为:撤销绍兴县,设立绍兴市柯桥区;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规划调整后,绍兴市区面积由362平方公里扩大到2942平方公里,人口由65.3万增加到216.1万。2013年绍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67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2002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亿元,增长13.8%;外贸出口279亿美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18元,分别增长9.6%和10.8%o2.2.2 东湖镇概况越城区东湖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东北郊,2008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老城东加老皋北”的新格局,地域面积30.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4.32万人,外来流动人口1.2万人。新东湖镇东连绍兴县陶堰镇,南靠104国道、迪荡新城,西临镜湖新区,北接袍江新区,绍兴港越城区中心作业区位于镇境内,杭甬运河、104国道横贯全镇东西,高速公路连接线穿镇而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作为典型的城郊乡镇,近几年来,东湖镇紧紧围绕镇十三届党代会提出的“又好又快实现新发展,统筹和谐建设新农村”的主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村各级的积极努力下,经济社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繁荣。城市农业发展迅猛。拥有皋北商品粮基地、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国家级绍鸭原种场、咸亨食品、老史食品、精酿食品、圣塔酒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城市工业突飞猛进。境内有五联、岑前、皋北三个工业小区,规模以上企业38家,已基本形成纺织、印染、服装、五金、建材的产业格局,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27.8亿元。城市三产异军突起。现有五家房地产企业、三家建筑公司、五个专业市场,2009年三产营业额54.4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发达。2009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达3080万元,3个村的村级收入超五百万元。科技工作不断创新。现有国家新税法高新技术企业2家,2009年5家企业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企业,2家企业认定为省级专利示范企业,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列全区第一。事业发展。近年来,全镇社会事业投入已超亿元。重视教育事业。全镇现有1所中学(东湖中学)、1所中心小学、3所完小,11所幼儿园,2004年被评为省级教育强镇,2005年被评为市教育现代化乡镇。强化医疗卫生。全镇现有1家医院(东湖镇人民医院)、7个社区服务站(柏舍、朱尉、永宁、大皋埠、小皋埠、前赵、后横)。提升生态文明。2(X)8年投入108万元在则水牌建造液压式垃圾中转站,2009年投入逾400万元、以松陵村为样本的村庄内河整治工作彻底改变了沿河居民的生存环境,同年斥资555万元进行环卫基础设施改善。推进新社区建设。2009年永宁等5村成功创建示范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当地群众搭建了一体化、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平台。创新综治工作。开展全市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建设试点,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大幅度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普通上升。繁荣群众文化。连续举办东湖农民运动会,建设村居活动阵地,2008年被授予省体育强镇和省东海文化明珠的荣誉称号。宏扬社会正气。先后涌现了感动绍兴的“张大根”、感动绍兴的“范中新”等先进人物。面貌更新。2003年以来,市区重点工程越东路、杭甬运河、绍兴中心港、迪荡湖路在境内相继实施,为东湖企业、群众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与发展的机遇。2005年来,镇里又投入近千万元拓宽改造会龙大道、拆迁新建樊永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公交。投入两千多万元完成全镇自来水改造工程,五联村成为全市第一个天然气入户的行政村;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永宁村一期启动地块72套住宅建成并顺利安置;解困房建设扎实推进,结合各村实际采用农民自建、公寓式集中建设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破解农民的建房难问题,己有139户农户建成新居;各村全面实施以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镇容镇貌焕然一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东湖镇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弘扬实干精神,以“创新思路,建设新镇促发展;真抓实干,改善民生促和谐”为统领,全力打造富裕、生态、文明、和谐新东湖。2.3 区域规划概况2.3.1 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U2020)1、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至2015年。远期:2016年至2020年。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市域:辖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竦州市、新昌县,总面积8256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为越城区和绍兴县全部行政区域,总面积1539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包括镜湖绿心及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片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为23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74平方公里。2、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实现“绍北城镇密集区半小时通达”和“市域一小时交通圈、两小时旅游圈”的目标。公路交通高速公路网络结构为“一通、一绕、三纵、三横、三连”。“一通”:杭州湾嘉绍跨江通道;“一绕”:绍兴绕城高速(东为上三高速、南为绍诸高速、西为杭金衢高速和绕城高速西线、北为杭甬高速);“三纵”:杭金衢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绍竦新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复线);“三横”:杭甬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北复线)、甬金高速公路;“三连”:诸永高速公路、绍诸高速公路和杭州湾钱江通道(杭甬高速以北)。国省道和区域干线公路布局结构为:“五纵、六横、三连”。铁路交通干线铁路形成“二纵、三横”的结构。“二纵”即浙赣铁路、杭长客运专线;“三横”即萧甬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甬金铁路。城际铁路形成“一横二纵”的结构。“一横”即杭绍甬城际铁路;“二纵”即绍诸城际铁路(漓渚铁路)、上(上虞)三(三门)城际铁路。水运交通形成“一河、两江、七连、三线”的水运体系。航空利用杭州和宁波的机场。3、重点建设区域和城市综合体重点建设区域在镜湖绿心和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片区确立5个重点建设区域:镜湖城市核心区、迪荡新城、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柯北新城、袍江工业新城。城市综合体在镜湖绿心和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片区重点推进25个城市综合体建设。镜湖绿心(5个):高铁、高教园区综合体、城市核心区综合体、迎恩门风情水街综合体、环镜湖商务休闲综合体、东浦古镇综合体。越城片区(7个):越子城综合体、鲁迅故里旅游综合体、和畅堂城市综合体、迪荡商贸商务城市综合体、迪荡湖休闲综合体、青甸湖休闲旅游综合体、会稽山度假休闲综合体。柯桥片区(8个):轻纺国际贸易区综合体、柯北市场创新区综合体、轻纺市场综合体、大坂湖水乡都市休闲区综合体、瓜渚湖北岸城市综合体、笛扬商圈综合体、物流直通关综合体、独山世纪城综合体。袍江片区(5个):绍兴国际汽车城综合体、绍兴物流基地综合体、袍江商务居住综合体、袍江科技创业综合体、“两湖”休闲旅游综合体。2.3.2 绍兴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绍兴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所在地属于绍兴市区中北部城市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602D04,优化准入区)。具体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见的图金,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基本概况如下。该区域位于越城组团与袍江组团之间。主要为东湖镇区域。面积18.044km2o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敏感性:城镇与经济发展,洪水调蓄,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其它为一般地区。(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近期地表水In类水质达标率60%以上,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达功能区要求;远期地表水维持III类,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维持功能区要求。生态保护目标:达到国家生态市的考核要求。污染控制目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总量控制目标:近期化学需氧量389.78吨/年,氨氮16.207吨/年;远期化学需氧量311.82吨/年,氨氮13.776吨/年。(2)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产业准入要求:鼓励类:污染很小的纺织行业、机械行业、轻工行业、电子信息行业,服务业、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行业;清水河道整治,城区环境整治,绿化工程,园林建设工程,住宅建设,城市道路,城市供排水。限制类:技术落后、耗水耗能多、污染环境,供过于求、技术档次低的工业生产性项目;现有污染型工业企业的改扩建项目,生态及旅游区的污染项目,矿山开采。禁止类:国家、省、市明令禁止的禁止发展项目,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和绍兴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规定的禁止发展项目。环保准入要求:具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规定指标的项目,须替代1.2倍以上同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水必须进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7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小于0.60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小于30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小于5.0千克/万元工业增加值。(3)污染控制措施优化区域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限制新建污染型工业企业;禁止产生有害废气和恶臭污染的行业发展,对重点污染源进行重点监控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建设排污管网和污水收集系统,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防治环境污染、工业污染和三产行业污染,进行河道湖泊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采用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大天然气使用普及率,禁止新建燃煤锅炉;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产养殖污染。(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加强绿地系统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沿湘家荡、窑湾江、沈马塘、池头江、南大江、大长坂等河流和越东路、104国道北复线、皋马公路等道路建设15-30米的生态绿化廊道,建设滨水绿地,优化城市景观;进行区域内河道的清淤、清草、清障和拓宽、护岸及拓宽、护岸及环境污染整治,达到河网水系生态修复要求。项目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属于社会服务行业,对照地块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产业准入要求,属于鼓励类产业,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该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污染控制措施要求。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绍兴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2.3.3 绍兴污水处理厂概况绍兴污水处理厂位于柯桥区滨海工业区,主要承担绍兴市区和柯桥区90%以上工业废水和80%以上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污水中以印染污水为主,约占总进水量的75%以上。处理后排放去向为钱塘江。绍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为30万d,1998年12月经国家计委立项,1998年9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工程实际总投资为5.1亿元。前期工程于2000年4月开工建设,2001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于2003年7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竣工验收(环验(2003)048号)。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厌氧一好氧流程。绍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处理能力为30万m3d,2002年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投资6.5亿元,2003年底完工投入运行。2005年12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环验(2005)140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采用意大利泰克皮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印染处理工艺技术“新型氧化沟”。绍兴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2003年11月由省计经委立项,2006年开始建设,2008年7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日处理废水量为20万m3d,投资4.5亿元。处理工艺流程采用混凝沉淀、酸化水解、延时曝气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通过环保治理设施技术改造,并经认定一、二期处理能力由60万d扩大到70万n?/目前,绍兴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90万m3d°为扎实推进污水“进管达标、处理提标”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我市污染物减排任务,经绍兴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对绍兴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进行调整,自2010年1月1日起,绍兴污水处理厂一、二、三期工程统一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它单位一级标准,即出水CC)D的浓度必须控制在100mgzL以下。根据项目污水入网意见书,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接入104北复线南侧则水泵站进水井。三、环境质量状况3.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环评根据项目所在地附近现有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其中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引用已有监测数据,对声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委托宁波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现场实测。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环评期间对项目东面河流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选择PH值、DO、氨氮、总磷、石油类、BOD5、高锌酸盐指数共7个项目,监测断面见表3.1-1,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1-2o«3.M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监测断面方位监测项目布点理由窑湾江东PH值、DO、氨氮、总磷、石油类、BoD5、高钵酸盐指数近期监测点表3.1-2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汇总单位:mg/L(pH值除外)监测断面地表水监测结果监测时间PH值DO高锦酸盐指数氨氮BOD5总磷石油类窑湾江2014年12月18日7.606.874.060.7183.350.030.07In类水标准值6-9>5<6.o<4<0.20.05单项评价结果11类In类III类HI类In类IV类执行标准In类综合类别IV类项目所在地附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HI类水质标准。从表3.1-2可看出,东面河流为IV类水,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n类水功能区要求。超标因子为石油类,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地面径流流入河流的影响。3.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环评对项目所在地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项目所在地附近迪荡小学2014年6月13日至U6月19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监测点位见表3.1-3,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1-4o«3.1-3空气环境现状监测点监测点名称方位距离监测项目布点理由迪荡小学西南1800mSO2、NO2、PM10常规监测点表3.1-4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监测结果(mgn)监测点位监测日期分析内容监测因子SO2NO2PM10迪荡小学监测点2014年6月13日小时值范围0.009-0.0160.018-0.029/日均值/0.1322014年6月14日小时值范围0.01100.0160.014-0.026/日均值/0.1492014年6月15日小时值范围0.010-0.0200.018-0.029/日均值/0.1382014年6月16日小时值范围0.011-0.0190.019-0.027/日均值/0.1292014年6月17日小时值范围0.011-0.0180.016-0.026/日均值/0.1342014年6月18日小时值范围0.013-0.0180.019-0.027/日均值/0.1132014年6月19日小时值范围0.013-0.0200.015-0.027/日均值/0.149指标评价浓度范围0.009-0.0200.014-0.0290.113-0.149标准限值0.500.200.15比标值0.018-0.0400.070-0.1450.753-0.993超标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