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的力学上期的题目库试的题目.doc

    • 资源ID:10303       资源大小:820.50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的力学上期的题目库试的题目.doc

    建筑力学试题一、填空题1物体受四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A )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2材料的挤压容许应力与其轴向压缩容许应力相比,B。 A、两者大小相近 B、前者大于后者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能确定大小3.平面汇交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C 。A.6 B.4 C.3 D.24.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四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如此该物体系能列出( A )个独立平衡方程。 :3 :6 :9 :125.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六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如此该物体系能列出( A )个独立平衡方程。 :3 :6 :9 :126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数为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平面一般力系合成的结果是C 。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8.平面一般力系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无关9.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 :三个矩心不共线: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10.力对点之矩的计算是 CA、MoF=Fh B、M0F=Fh C、M0F=±Fh D、M0F=Fd11力的单位是D AKN.m B.KN/m C.Kg D.N12弯矩的单位是 A AKN.m B.KN/m C.Kg D.N13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D 。A.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C.内力必大于应力D.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14等直杆受轴向拉压,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杆件的轴向变形与横截面面积成 C 。A正比 B不成比例C反比 D不成反比15截面面积相等、材料不同的两等截面直杆,承受一样的轴向压力,如此两杆的( B )。A.轴力一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同B.轴力一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一样C.轴力不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一样D.轴力不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不同16计算内力的一般方法是 C 。A静力分析 B节点法 C截面法 D综合几何、物理和静力学三方面17一力F的大小为6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3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A 。A.60o B.无法确定 C.30o D.90o18一力F的大小为8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4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A 。A.60o B.无法确定 C.30o D.90o19 一力F的大小为10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5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A 。A.60o B.无法确定 C.30o D.90o1021一力F的大小为4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2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A 。A.60o B.无法确定 C.30o D.90o22一力F的大小为60KN,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3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C 。A.60o B.无法确定 C.30o D.90o23一力F的大小为40KN,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2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C 。A.60o B.无法确定 C.30o D.90o2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平衡时,可以利用( B )。A.平衡条件求出所有未知力 B.平衡条件求出某些未知力C.力系的简化求未知力 D.力系的合成或分解求未知力25.一个不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假如满足X=0的条件,如此其合力的方位应是A 。A.与x轴垂直 B.与x轴平行C.与y轴垂直 D.通过坐标原点O26、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 A为零。 A:合力 B:合力偶C:主矢 D:主矢和主矩27.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B( )。A.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 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28.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 D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C.力偶的作用平面 D.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的作用平面29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C 。 :合力 :合力偶 :主矩 :主矢和主矩30.力系向某点平移的结果,可以得到( D )。A.一个主矢量 B.一个主矩C.一个合力 D.一个主矢量和一个主矩31.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O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和一个主矩m0,如下四种情况,属于平衡的应是( B )。A.R0 m0=0 B.R=0 m0=0 C.R0 m00 D.R=0 m0032.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D )。A.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B.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C.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D.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33、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称D 力系。 A:空间平行 B:空间一般C:平面一般 D:平面平34、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称B 力系。 A:空间汇交 B:空间一般C:平面汇交 D:平面一般35、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B 。 A:合力 B:合力偶C:主矩 D:主矢和主矩36、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A 。 A:合力 B:合力偶C:主矩 D:主矢和主矩37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B 支座。 :固定铰 :可动铰 :固定端 :光滑面38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力系称 C 力系。 :空间平行 :空间一般 :平行力系 :平面平行39、作用与反作用是作用在( B )个物体上的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一 :二 :三 :四、40、平面一般力系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 :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无关41、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D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 :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 :三个矩心不共线42、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为( A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两个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两个分力夹角(锐角X围内)越大合力越小43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三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如此该物体系能列出( C )个独立平衡方程。 :3 :6 :9 :1244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数为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5、求静力平衡问题时最首先的关键一步是 A A、正确画出支座反力 B、选好坐标系 C、正确画出受力图 D、列出平衡方程式46平衡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 B A、转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47两物体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力总是C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大小相等,方向一样,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48构件与支撑物固定在一起,构件在固定端既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动,这种支座称为 C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二力杆49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C A一个力和力偶 B一个合力 C力偶 D力矩50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kN,Fy=4kN,此力的大小是 D A7 kN B1 kN C12 kN D5 kN51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为( A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两个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两个分力夹角(锐角X围内)越大合力越小52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D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 :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 :三个矩心不共线53"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 D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无关系54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发生在拉伸过程中的 B 阶段。A弹性 B屈服 C强化 D颈缩56如下结论中 D 是正确的。(A)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B)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C)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类杆件中力与材料的关系57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C答: 。1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2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刚度。3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稳定性。4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A)1,2,3。 (B)4。 (C)全对。 (D) 全错。58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D答: 。1外力是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2杆件的自重不属于外力。3支座约束反力不属于外力。4运动杆件的惯性力不属于外力。(A)1,2。 (B)1,4。 (C) 全对。 (D) 全错。59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D答: 。(1)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的方法。(2)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应力的方法。(3)截面法是分析杆件截面上内力与应力关系的根本方法。(A)1。 (B)2。 (C)3。 (D) 全错。60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A答: 。(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轴力N=0,則各点的正应力也为零既=0。(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既=0,則轴力必为零既N=0。(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既=0,則弯矩必为零既M=0。(A)1。 (B)2。 (C)3。 (D)2,3。61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D答: 。(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轴力N为正既为拉力,則各点的正应力也均为正既均为拉应力。(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各点的正应力均为正,則轴力N也必为正。(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轴力N不为零,則各点的正应力也均不为零。(4)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各点的正应力均不为零,則轴力N也必定不为零。(A)1。假如采用Oxyz座标系,并使x轴与杆轴重合,如此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B答: 。(1)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总应力p可分解为正应力和剪应力,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p2=2+2。(2)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剪应力可分解为y方向的分量y和z方向的分量z,且2 =y2 +z2 。(3)设横截面面积为A,如此该截面上的轴力N=AdA,剪力Q=AdA。(4)设横截面面积为A,如此该截面上的剪力分量Qy=AydA,Qz=AzdA。(A) 1,2。 (B)3,4。(C) 1,2,3。 (D)1,3,4。 (B)2。 (C)3,4。 (D) 全对。62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B答: 。(1)假如物体产生位移,如此必定同时产生变形。(2)假如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如此该物体必定无变形。(3)假如物体产生变形,如此物体内总有一些点要产生位移。(A)1,2。 (B)2,3。 (C)全对。 (D) 全错。63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B答: 。(1)应变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2)应变为无量纲量。(3)假如物体各局部均无变形,如此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4)假如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如此物体无位移。(A)1,2。 (B)3,4。 (C)1,2,3。 (D) 全对64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力公式=N/A在条件下不适用B答: 。(A) 杆件不是等截面直杆(B) 杆件或杆段各横截面上的内力不仅有轴力,还有弯矩。(C) 杆件或杆段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不一样。(D) 作用于杆件的每一个外力,其作用线不完全与杆件轴线相重合。65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A (A) 分别是横截面、45o斜截面; (B) 都是横截面; (C) 分别是45o斜截面、横截面; (D) 都是45o66对于低碳钢,虎克定律E成立,如此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A (A) 比例极限p; (B) 弹性极限e; (C) 屈服极限s; (D) 强度极限b67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C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68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表示为 A 。A BTC D70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C 。A.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71对于应力,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的应是 D 。A.一点处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记作P,P称为总应力B.总应力P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C.总应力P与截面相切的分量称为剪应力D.剪应力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别离或接近72常用的应力单位是兆帕MPa,1Mpa B 。A103Nm2 B106Nm2C109Nm2 D1012Nm273关于轴力( B )A.是杆件轴线上的荷载 B.是杆件截面上的内力C.与杆件的截面面积有关 D.与杆件的材料有关74常用的应力单位是兆帕MPa,1kpa D 。A103Nm2 B106Nm2C109Nm2 D103Nm275截面面积相等、材料不同的两等截面直杆,承受一样的轴向拉力,如此两杆的( B )。A.轴力一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同B.轴力一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一样C.轴力不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一样D.轴力不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不同76长度和横截面积均一样的两杆,一根为钢杆,另一为铝杆,在一样的轴向拉力P作用( A )。A铝=钢,l铝>l钢B铝=钢,l铝<l钢C铝>钢,l铝>l钢D铝<钢,l铝<l钢77直杆轴向拉伸时,用单位长度的轴向变形来表达其变形程度,称为轴向 A 。A线应变 B线变形C角应变 D拉伸78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C 。A.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79等直杆受轴向拉压,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杆件的轴向变形与横截面面积成 B 。A正比 B反比C不成比例 D不成反比80截面面积相等、材料不同的两等截面直杆,承受一样的轴向压力,如此两杆的( B )。A.轴力一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同B.轴力一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一样C.轴力不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一样D.轴力不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不同81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分布。 A:均匀 B:线性C:假设均匀 D:抛物线82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A 。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83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B。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84构件保持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称C 。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85材料的强度指标是A 。 A: 和 B:和 C:E和86材料的刚度指标是C 。 A: 和 B:和 C:E和87材料的塑性指标是B 。 A: 和 B:和 C:E和88杆件的内力与杆件的 A有关。 A:外力B:外力、截面C:外力、截面、材料D:外力、截面、杆长、材料89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 B有关。 A:外力 B:外力、截面C:外力、截面、材料D:外力、截面、杆长、材料90、杆件的应变与杆件的C 有关。 A:外力B:外力、截面C:外力、截面、材料D:外力、截面、杆长、材料91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D 变形。 A、线弹性 B、弹塑性 C、弹性 D、塑性92所谓冷作硬化,是指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其 D 的现象。 A、强度提高,塑性不变 B、强度不变,塑性提高 C、强度不变,塑性降低 D、强度提高,塑性降低93材料的挤压容许应力与其轴向压缩容许应力相比,C 。 A、两者大小相近 B、前者大于后者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能确定大小94轴向力的正负规定是 C A、压为正 B、拉为正 C、指向截面为正 D、背离截面为负95、两根材料不同,截面面积不同的杆件,在一样轴向外力作用下,轴力是 B A、不相等 B、相等 C、可能相等 D、可能不相等96两根材料不同,截面面积不同的杆件,在一样轴向外力作用下, 变形量是 A A、不相等 B、相等 C、可能相等 D、可能不相等97韧性材料应变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以下结论 B 是正确的。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B屈服应力提高,韧性降低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D屈服应力不变,韧性不变98以下关于材料力学性能的结论中 B 是错误的。A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其抗压能力B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C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韧性材料的抗拉能力D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等于其抗压能力99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 C 。A比例极限 B屈服极限 C强度极限 D许用应力100对于在弹性X围内受力的拉压杆,以下说法中, D 是错误的。A长度一样、受力一样的杆件,抗拉压刚度越大,轴向变形越小B材料一样的杆件,正应力越大,轴向正应变也越大C杆件受力一样,横截面面积一样但形状不同,其横截面上轴力相等D正应力是由于杆件所受外力引起的,故只要所受外力一样,正应力也一样101有一横截面面积为A的圆截面杆件受轴向拉力作用,假如将其改为截面积仍为A的空心圆截面杆件,其他条件不变,试判断以下结论的正确性:D A轴力增大,正应力增大,轴向变形增大; B轴力减小,正应力减小,轴向变形减小; C轴力增大,正应力增大,轴向变形减小; D轴力、正应力、轴向变形均不发生变化。102韧性材料应变硬化之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如下变化:B 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屈服应力提高,韧性降低; 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屈服应力不变,韧性不变。103关于材料的力学一般性能,有如下结论,试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A A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其抗压能力; B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 C韧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 D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等于其抗压能力。104低碳钢材料在拉伸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于的数值,有以下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B A比例极限; B屈服强度; C强度极限;D许用应力。105根据图示三种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出的如下四种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BA强度极限 ,弹性模量E(1)>E(2)>E(3),延伸率1>2>3比例极限;B强度极限 ,弹性模量E(2)>E(1)>E(3),延伸率1>2>3比例极限;C强度极限 ,弹性模量E(3)>E(1)>E(2),延伸率3>2>1比例极限;D强度极限 ,弹性模量E(2)>E(1)>E(3),延伸率2>1>3比例极限;106关于低碳钢试样拉伸至屈服时,有如下结论,试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应力和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B应力和塑性变形虽然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 C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D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107关于条件屈服应力有如下论述,试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弹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 B总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 C塑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D弹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108低碳钢加载卸载再加载路径有以下四种,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D AOABBCCOAB; BOABBDDOAB; COABBAOODB;DOABBDDB。109对于建立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如此,试选择如下适宜的论述。D A逐一进展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无需进展试验,只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C需要进展某些试验,无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D假设失效的共同原因,根据简单试验结果。110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C 假如为脆性材料,试分析失效可能发生在: A平行于x轴的平面; B平行于z轴的平面; C平行于Oyz坐标面的平面; D平行于Oxy坐标面的平面。111于图示的应力状态,假如 ,且为韧性材料,试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如此,失效可能发生在:A A平行于y轴、其法线与x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或平行于x轴、其法线与y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内; B仅为平行于y轴、法线与z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C仅为平行于z轴、其法线与x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D仅为平行于x轴、其法线与y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112承受内压的两端封闭的圆柱状薄壁容器,由脆性材料制成。试分析因压力过大外表出现裂纹时,裂纹的可能方向是:A A沿圆柱纵向; B沿与圆柱纵向成45°角的方向; C沿圆柱环向; D沿与圆柱纵向成30°角的方向。113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C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114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表示为A 。A BTC D115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C 。A.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116两根一样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一样的外力作用,它们的纵向绝对变形 B。 A:一样 B:不一定C:不一样 D:无法判断117两根一样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一样的外力作用,它们的应力A 。 A:一样 B:不一定C:不一样D:无法判断118两根一样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一样的外力作用,它们的纵向绝对变形 C 。:一样 :不一定一样 :不一样 :都不对119确定塑性材料的容许应力时,极限应力是( D )极限。 :强度 :弹性 :比例 :屈服120工程上习惯将EA称为杆件截面的 A 。A抗拉刚度; B抗扭刚度; C抗弯刚度; D抗剪刚度。121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 D 变形。 A、线弹性 B、弹塑性 C、弹性 D、塑性122所谓冷作硬化,是指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其D 的现象。 A、强度提高,塑性不变 B、强度不变,塑性提高 C、强度不变,塑性降低 D、强度提高,塑性降低123轴向力的正负规定是B A、压为正 B、拉为正 C、指向截面为正 D、背离截面为负124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D 。(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轴力N为正既为拉力,則各点的正应力也均为正既均为拉应力。(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各点的正应力均为正,則轴力N也必为正。(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轴力N不为零,則各点的正应力也均不为零。(4)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假如各点的正应力均不为零,則轴力N也必定不为零。(A)1。 (B)2。 (C)3,4。 (D) 全对。125假如采用Oxyz座标系,并使x轴与杆轴重合,如此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B 。(1)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总应力p可分解为正应力和剪应力,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p2=2+2。(2)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剪应力可分解为y方向的分量y和z方向的分量z,且2 =y2 +z2 。(3)设横截面面积为A,如此该截面上的轴力N=AdA,剪力Q=AdA。(4)设横截面面积为A,如此该截面上的剪力分量Qy=AydA,Qz=AzdA。(A) 1,2。 (B)3,4。(C) 1,2,3。 (D)1,3,4。126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D 。(1)假如物体产生位移,如此必定同时产生变形。(2)假如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如此该物体必定无变形。(3)假如物体产生变形,如此物体内总有一些点要产生位移。(A)1,2。 (B)2,3。 (C)全对。 (D) 全错。127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B 。(1)应变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2)应变为无量纲量。(3)假如物体各局部均无变形,如此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4)假如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如此物体无位移。(A)1,2。 (B)3,4。 (C)1,2,3。 (D) 全对128如下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C 。(1)杆件变形的根本形式有四种,既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2)当杆件产生拉伸变形时,杆件横截面只产生线位移。(3)当杆件产生扭转变形时,杆件横截面只产生角位移。(4)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杆件横截面可能同时产生线位移和角位移。(A)1。 (B)2,3。 (C)1,2,3。 (D) 全对。129直杆轴向拉伸时,用单位长度的轴向变形来表达其变形程度,称为轴向 D 。A拉伸 B线变形C角应变 D线应变130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这是( D)(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31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假如 F1 = - F2,如此明确这两个力(D )(A)必处于平衡;(B)大小相等,方向一样;(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D)必不平衡。132假如要在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如此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C )(A)同一个刚体系统;(B)同一个变形体;(C)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D)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133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X围(A )(A)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B)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C)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D)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134假如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如此其移动X围( A )(A)必须在同一刚体内;(B)可以在不同刚体上;(C)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D)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内。135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X围是( A )(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B)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C)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D)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136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衡的( A )(A)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B)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D)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B137一个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的分力与该力在该两轴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是(A)两个分力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B)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C)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的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的力学上期的题目库试的题目.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