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矿业马头铜钼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1026462       资源大小:194.48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矿业马头铜钼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池州市华东有色矿业有限公司马头铜铝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池州市华东有色矿业有限公司版本号MT/HJ/YJ-2013实施日期2013-9-26安金开盛字(2013)26号关于成立安徽金开盛矿业有限公司李湾铜多金属矿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公司各部门:为了规范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与防范环境事件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公众生命安全及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缺失,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矿山突发环境事件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矿山具备快速反应与处理环境事件的能力,经研究研究决定成立安徽金开盛矿业有限公司李湾铜多金属矿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陆斐副组长:张伟刘瑞杰成员:朱其江吴欣欣陈仕淼黄端贵杨佐杰熊国辉特此通知二。一三年九月五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布批准书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安徽金开盛矿业有限公司按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制度的程序,编制完成了安徽金开盛矿业有限公司李湾铜多金属矿环境事件应急应急预案。该预案已按有关要求进行了评审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现正式公布,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安徽金开盛矿业有限公司批准人:二。一三年九月五日1总则21编制目的O1.2编制根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21.4适用范围31.5工作原则32企业概况32. 1矿山概况32. 2自牛61. 3vf'92. 4LlJ)FXJ!123组织机构153. 1矿山成立矿山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153.2 组织指挥153.3 职责分工164环境风险分析184.1储油罐环境风险分析184. 2环境事件要紧危险源分析195应急响应205. 1要紧危险源监控及预防206. 2应急物装备保障*l7. 3248. 4彳口,息、口IUI舌»215.5信息上报及公布225. 6应急结束235.7 应急结束后的行动235.8 储油罐环境风险应对措施266培训演习316. 1宣传培训316.2预案演练317责任追究348附则359附件36附件一环境敏感点平面布置示意图37附件二公司及外部应急管理通讯录38附件三应急物资清单32附件四备案申请表40附件五专家评审意见41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安全地处理池州市华东有色矿业有限公司马头铜铝多金属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健全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力争把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缺失操纵在最小范围内,保障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公众人身安全,保护社会稳固,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1.2 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常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操纵标准(GB18599)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中华人民共与国矿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中华人民共与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88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Q/T9002-200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保部环发2010113号)1.3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与紧急程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I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11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In级)、通常环境污染事件(IV级)。1.3.1 特大环境污染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事件:1.3.2 污染或者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缺失在10万元以上;1.3.3 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者辐射伤害;1.3.4 中毒死亡;1.3.5 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1.3.6 境造成严重危害。1.3.7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11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1)由于污染或者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缺失在万元以上、10万元下列(不含10万元);(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者可能导致伤残后果;(3)人群发生中毒(10人以上)症状;(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1.3.8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In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1)由于污染或者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缺失在万元下列;(2)人员发生3人以上(含3人)中毒症状;(3)因环境污染引起冲突;(4)对环境造成危害。1.3.9 通常环境污染事件(IV级)由于污染或者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缺失在千元下列。1.4 适用范围矿山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操纵与处置行为,具体包含:(1)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在贮存、运输、使用与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等事故;(2)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3)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1.5 工作原则矿山在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操纵、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者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者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同意环保部门的指导,使矿山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加强矿山内部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一致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习惯。(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与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2企业概况2.1 矿山概况2.1.1 位置交通矿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城区南东17公里,行政隶属池州市贵池区里山办事处解放社区。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7°35,08”,北纬30°31'30"。矿区有乡级柏油公路通往齐石公路,由贵池经陆、水路通达各大中城市,交通便利(见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2.1.2 2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矿区地貌要紧为皖南北缘陡峻的低山区与残蚀丘陵及山间谷地,要紧山峰南有自来山392.2米,北有384.7米高地。丘陵通常海拔70-150米,平均海拔50米左右。当地侵蚀基准面46米。矿区南侧200米为常年性河流一解放河东西向贯穿而过,为区内唯一水系,注入白洋河后汇入长江。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温与,夏季较长。据当地气象部门多年统计数据说明,年平均降水量1510毫米,年平均气温16°C,年平均蒸发量1475毫米,相对湿度78%无霜期245天。区内工商企业经济欠发达,农业尚可,盛产水稻,少量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油类、麻类、林木等。区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力充沛,可习惯矿山开发需要。矿区周边无自然保护区等,没有需要保护的动植物资源,不在国省道、铁路、高速公路的可视范围内。矿区30Om范围内无村庄。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2.1.3 矿业权设置情况矿山始建于2006年5月,2(X)7年4月领取采矿许可证,现经2010年4月连续,采矿许可证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2月23日核发,现采矿权具体情况如下:采矿权证号:C3400002010043210062770采矿权人:池州市贵池区李湾铜多金属矿地址:池州市贵池区解放乡李湾村矿山名称:池州市贵池区解放李湾铜多金属矿开采矿种:铜矿、铅矿、锌矿、铝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6.60万吨/年矿区面积:0.3701平方公里有效期限:2010年12月23日至2013年4月30日矿区范围共有4个拐点,拐点坐标见表。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表拐点号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XYXY13378056.00039555988.03378007.89439555937.93723378980.00039555984.0003378931.90039555933.93133378982.00039556384.0003378933.90339556333.93443378058.00039556389.0003378009.89639556338.940面积0.3701k?开采深度:自202米至-250米标高矿区周边无其它矿权设置2.L4自然地理与气象特征矿区位于九华山脉与长江南岸的低山丘陵地带。矿山西侧为山间谷地,北、东、南三面海拔标高200400ITl左右的山脉,最高点六峰山海拔标高566.4m,最低点海拔标高60m,相对高差200350m左右,山势走向近东西,呈东高西低。区内水系不发育,仅见山涧小溪,河塘,流入矿区西侧白洋河,然后向北注入长江,属长江水系,白洋河常年流量约700m3秒,受季节影响,流量变化明显。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根据贵池气象站资料,年平均降水量1434.9m,年平均蒸发量1475.5mm,相对湿度97%,年平均气温16.1,最高温40.6°C,最低温-15.8,无霜期243天,全年日照时数20002500小时。2.1 .5经济概况矿区周边矿产资源较丰富,要紧有铜、铁、锌、煤、锌、硬石膏、石灰岩等,大部分私企及乡镇企业开采,规模通常不大,仅以李湾铜多金属矿规模较大。区内劳动力充沛,农业发达,盛产水稻、小麦、大豆、油料、棉花、木材、茶叶等。2.2 自然安全条件2. 2.1水文地质地貌矿区处低山丘陵区,山顶多尖圆形,山脊狭窄,宽5-10米,呈北东向延伸,较少基岩裸露。山坡以直形坡为主,坡角2035。,局部50。,坡脚明显,坡积层较厚,植被发育,以松、杉为主。构造1、断层较大规模的断层Fi、F2均处于矿区边缘,对矿床开采无直接影响。F3为成矿前断层,规模小,倾向南东,倾角陡。角砾岩不发育,且胶结紧密。但近地表易发育成溶洞,成为导水通道。另普查时发现,矿体顶底板围岩与矿体走向一致的小裂隙较发育,但多闭合或者充填方解石脉。但近地表易发育成溶洞,成为导水通道。2、岩体接触面为矿区要紧构造面,分布广泛,靠白云岩一侧可进一步发育成溶隙、溶洞。岩体本区岩体分布广泛,多期侵入岩体、脉岩与火山岩体,接触带分布不规则。含水岩组与非含水岩组1 .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白云岩岩溶含水岩组分布矿区西、北部,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地表岩溶较发育,要紧为溶沟、溶槽、石芽,常见溶蚀裂隙等。地下(坑道、钻孔中)溶蚀裂隙宽度通常为520cm,最宽50cm,发育深度大于20米。地下水贮存、运移于溶洞、裂隙中。该岩组富水性弱中等,泉流量0.529s,钻孔单位涌水量q=0.16-l.34lsm,要紧同意大气降水补给,是矿区要紧含水岩组。2 .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矽卡岩含水岩组要紧为号矿体外带透闪石矽卡岩,矿体蕴藏其中,裂隙、溶隙几乎被透辉石、方解石及矿脉充填,透水性较弱。但蚀变不均,局部为白云岩,裂隙较发育,连通性差。对矿床直接充水,富水性弱,受大气降水补给。3 .岩浆岩非含水岩组含外围主岩体与含号矿体在内的小岩体,裂隙较发育,多闭合,富水性极差。岩体产状多陡立,为天然隔水屏障。4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分布于矿区沟谷、洼地之中,要紧由亚粘土及砂砾石构成,厚度5-15米,地下水贮存、运移孔隙中,透水性较好,多补给其下伏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形、岩性、出露面积及植被影响。奥陶系白云岩岩溶较发育,补给条件较好。第四系松散岩类透水性较好利于降水入渗。矿区地下水的迳流、排泄要紧受地形或者构造操纵,总的迳流方向是从矿区中部的高地向四周低地排泄,最终流向矿区南部的白洋河;中途局部因地形或者构造切割,以泉的形式排泄,其中矿坑排水是矿区地下水排泄要紧方式之一。矿区地下水的动态类型为渗入迳流型。其动态变化特征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内要紧矿坑充水因素及注意事项矿体埋藏最低标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及地下水位下列,矿体的顶底板围岩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白云岩岩溶含水岩组与天然隔水屏障的岩浆岩,从矿区含水岩组与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分析,矿坑要紧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近地表、溶隙、构造渗入地下。矿区设置二级排水,水仓分别设在-48米、一208米中段。井下涌水通过各中段收集都集中到一208米水仓内,再由该水仓排到一48米水仓,再二级排至地表高位水池内可供矿山生产使用。据2012年度观测,雨季矿坑涌水量每日约400立方米,旱季矿坑涌水量每日约300立方米。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中等型。2. 2.2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由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白云岩及矽卡岩、花岗闪长岩构成。1 .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白云岩工程地质岩组地表岩溶较发育,深部多蚀变成大理岩,岩溶发育弱,以溶隙为主,且多被方解石充填。岩石完整,构成矿层的顶底板围岩。根据区域资料及邻近矿山资料,岩石单轴饱与抗压强度为61.081MPa,岩石质量指标平均RQD值79%,岩石质量等级为11级,工程地质稳固性良好。2 .花岗闪长岩(含内矽卡岩)工程地质岩组岩石完整,地表风化,有少量裂隙,工程地质稳固性良好。3 .透闪石矽卡岩工程地质岩组致密坚硬,岩石完整,局部裂隙发育,裂隙常为方解石、阳起石、蛇纹石充填,其工程地质稳固性通常。4 .第四第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地表分布,厚25米,为粘土及碎石构成。工程地质稳固性差。由于构成矿层的顶底板围岩要紧为白云岩及花岗闪长岩岩组,其围岩稳固性良好,通过本次巷道调查及测量,开采后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未变,因此,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2. 2.3环境地质1 .区域地壳稳固性及地震矿区属华南地震区铜陵一一扬州地震带,基本不存在孕震构造,地震活动不强烈。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VI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分区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属Vl度区。据池州地方志记载,本区地震发生频率较小,且震级较低,有历史记录以来未出现过4.25级以上地震,且有感地震大部分是受来自外围地区中强地震的影响,区域稳固性较好。2 .矿区环境地质特征本矿区所在区段没有人文景观及保护区等,不在省国道可视范围内,人类工程活动要紧为采矿活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生产废水(要紧是尾矿水)返回选矿厂循环使用,经处理后实现零排放。废石要紧为致密状白云岩等,含有害物质较低(少量硫化物等)采取集中堆放,尾矿全部输送到尾矿库堆放。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矿区组合分析结果,废水、废渣中S、Pb、Zn、Wo3、As、Bi、Sb等重金属含量与本地区地表同类元素背景值相比较,无明显特殊现象,开采时不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污染。本矿区有老窿分布,矿体出露地表,但第四系掩盖较厚。开采浅部矿体,可能造成局部地表塌陷。地下矿体因埋深及厚度较大,开采时按设计要求预留矿柱,地下岩体基本未造成位移。矿区及其周边经调查访问未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本矿床开采方案使用地下开采,矿坑排水可能引起局部地下水位下降,但矿山开采总体不可能引起区域性地下水资源的变化;矿坑水(废水)循环使用,经处理后排放,废渣集中堆放,矿山开采措施较得当,不可能造成环境地质条件的破坏。总体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2.2.4矿床开采技术类型1、矿区要紧含水岩层为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富水性弱至中等,故本矿床是以裂隙岩溶水为主的充水矿床。矿床充水来源要紧为大气降水,据测量矿山开采雨季矿坑涌水量每日约650立方米,旱季矿坑涌水量每日约450立方米。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中等型。2、未来矿山开采为地下开采,构成矿体围岩的岩石为坚硬较坚硬中厚层块状碳酸盐岩地层,不易软化,其围岩稳固性良好。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3、矿区邻近无污染源,地表、地下水水质良好,未来矿山开采总体不可能引起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变化,矿坑水(废水)循环使用,废渣集中堆放,矿山开采措施较得当,不可能造成环境地质条件的破坏。总体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4、综上所述,本矿床勘查类型是以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型(II-I型)。2.3初步设计概述2. 3.1矿山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铜矿石原矿6.6万吨。矿山服务年限为5.6年,产品方案:1、铜矿石原矿(高品位难选的氧化矿)2、铜精矿(低品位铜矿石)2.3.2工作制度矿山使用连续工作制,每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3班,每班工作8小时。2.3.3要紧设计方案1、开采范围本采矿权证范围内为8号勘探线,+202'-250m标高,2013年1月储量核实报告核准为:该范围矿山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类资源量矿石量为89.681万吨。2、开采方式设计开采方式:地下开采方式。3、开拓方案使用竖井+斜井开拓方案,竖井分为主竖井(地表至一48米)及盲竖井(一48米至208米),担负矿石、废石、人员、材料、设备等升降任务。侧翼斜井与竖井贯穿,作为另一安全出口及通风。4、采矿方法当矿体厚度大于4米时,使用有底柱浅孔留矿法,矿体厚度小于4米时,使用无底柱浅孔留矿法。5、矿井通风设计使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竖井进入井下,经运输巷道、用风地点、回风巷道、通风天井后,由+84米平碉排至地表。6、矿井运输中段运输目前采用人工推车方式,0.65m3翻斗式矿车运输。盲竖井各中段经运输巷道运至一48米,再由主竖井提升至井口。矿山复工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及减少作业人员,矿山计划使用机械化运输。7、提升设施根据提升高度及提升量,设计使用2#双层罐笼配平衡锤的提升方式。8、压气设施设计4台LT1/7空压机,配套电机功率N=75KW,3台同时工作,一台备用。9、排水系统地表排水系统为了杜绝大气降水流入矿区工作场地内,必需在地表影响范围外挖截洪沟,矿山于建矿初期就在矿井周边山腰处,雇佣挖掘机作业,形成了围绕式截洪沟,确保大的降雨来临时,雨水经截洪沟流向矿井下游。井下排水系统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一台泵能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正常排水量,二台泵同时工作,能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最大涌水量,因此设计3台D25-30X5水泵。10、地压监察系统对崩落带、导水裂隙带及地表移动与变形,地表裂缝等情况的监测。根据规范要求,井下井上设置固定检测点,严密进行位移与沉降监测、监控。能够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首先在一个相对稳固地点确定一个参照点,在斜井上方确定一个点:采空区上方确定23个点:在有重要设施的地方,如井口、卷扬机房、井架等地方确定一个点,进行边角三维测量。测定周期为12周。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能够得出各工作点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程度,对所测数据列表,并做出曲线图,分析其危害程度。建立建全档案,井下作业地点全面测量并绘图,做出坑内外参照图,定期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指导。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开采厚度、面积与推进速度等与顶板周期来压及稳固性的关系进行观测、分析。11工业场地布置根据原有地形地貌,因地适宜建立选矿厂及竖井。12、供电及通信、机修设施(1)供电系统初步设计设SII-500/10/0.4KV型变压器一台,Sl1-630/10/0.4KV一台,供井下及选厂用电。(2)通信联络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包含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按照本矿山实际情况,我公司选用了有线通信。其中一路通信线路由主井延伸到井下每个中段,另一路由斜井通向井下作为备用线路。(3)机修设施考虑维修方便,在空压房南侧建设井口维修车间,承担生产设备日常维修与小型事故处理与备件修复及零星制作工作。13、矿山安全卫生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矿山建立安全机构,定期进行矿山安全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肓,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操作制度与工作程序,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佩带个人防护用具。定期进行井下职工体检,发现职业病及时治疗。1. 4矿山开采现状2. 4.1矿井开拓方式该矿使用竖井+斜井开拓方式,主竖井:使用2JK-2.OE型卷扬机,净径63.2m,由地表下至-48m中段,井深165m,盲竖井使用2JTKT.6*2型卷一一由-48米-208米中段,均配有双层单罐平衡锤,提升矿岩,材料与人员上下。斜井:由+84米至+72米中段,+72米中段下列由人行井与各中段连通,为通风、人行安全出口。该矿井有二个能行人、直通地面的竖井安全出口,其安全出口符合要求。目前矿井、中段、采场安全出口基本符合设计与规程要求。3. 4.2采矿工艺矿体变化系数小,围岩较稳固,根据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使用的采矿方法为:当矿体厚度大于4米时,使用有底柱浅孔留矿法,矿体厚度小于4米时,使用无底柱浅孔留矿法。采场长度为30米左右,宽度为矿体厚度,两端设立采准人行井与上中段贯穿,其通风、安全出口符合有关规程要求。4. 4.3矿井各辅助生产系统(1)提升运输系统主竖井:使用2Jk2.0E型卷扬机,净径3.2m,由地表下至-48m中段,井深165m,盲竖井使用2JTK-1.6*2型卷一一由-48米-208米中段,均配有双层单罐平衡锤,提升矿岩,材料与人员上下。斜井:由+84米至+72米中段,+72米中段下列由人行井与各中段连通,为通风、人行安全出口。井口与生产中段车场设置安全门,并与提升信号开关实行闭锁,以确保提升运输作业安全。提升机设有深度指示器、过卷保护开关,声光信号齐全。(2)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线路图为:新鲜风流由主竖井-48m井底车场一石门一盲竖井一各中段工作面-各中段通风人行井一=84米斜井一地面。矿井在斜井口安装1台轴流式主通风机,功率为37KW,在井下作业时,开启通风机,使污风经斜井排出。其风量达到设计要求。(3)矿井排水系统矿山在-48米中段及-208米中段水仓分别配备3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共计6台。(4)矿井供电系统李湾铜多金属矿IOKV电源已接至矿区,矿山建有地表变电所三座、发电机房二座。变电所内共安装有4台变电器,其中630KVA变压器2台,315KVA变压器2台。因考虑矿山采取机械化铲装、运输,目前正在进行申请重启一台315KVA变压器1台。地说明竖井提升机属一级负荷,配备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井下排水泵、提升机同属一级负荷设备,矿山在地面另备有一台350KW、一台20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两路主电源线路通往井下。矿山供电设施及保护装置完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运行正常。供电系统技术档案齐全,各类运行、保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管理保护制度健全,符合产能核定条件。(5)矿井压气系统本矿现有1、产品型号LG-22/8G,喷油螺杆式空压机,排气量22m3min,额定排气压力0.8MPa,电机功率132KW。2、产品型号VF-13/7,型式双V型风冷两级活塞式,公积容积流量13m3min,额定排气压力0.7MPa,额定转速980rmin,轴功率75kw,共2台。3、产品型号VF-7/7,型式双V型风冷两级活塞式,公积容积流量7m3min,额定排气压力07MPa,额定转速980rmin,轴功率40kw,共1台。压风管由井口经中段平巷向各用风点供风。(6)矿井供水系统矿山在主井地表建一座200m3、一座500m3高位水池,并铺设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已敷设至井下各生产地点。供水水源为井水,接水管直接接到高位水池。(7)通信联络系统矿山地面调度室内安装了一套16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井上、下要紧作业点均安装了通信电话。(8)炸药库井下不设炸药库,地表原有一座炸药库,因考虑安全因素及规范要求,矿山重新申请建立一座新炸药库。(9)总图布置工业场地利用矿山现有工业场地,南部堆硝场自然向外延伸,空压机房南建设井口维修车间一座。(10)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该矿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了设计,现已按设计要求安装投入使用,各系统运行基本正常。监测监控系统在主竖井、卷扬机房及井下各中段马头门分别安装有视频监控摄像头,有自动记录功能。有毒有害气体监控与通风系统中已安装一套安全监控系统,各要紧进风、回风处设有风速传感器,主通风机设有开停传感器,两风井内设有负压传感器,及有害气体监测仪器等,其基本符合建设规范要求。人员定位系统已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该系统的设计、安装工作。由于我矿目前每班下井人数少于30人,准备建立出入井人员人脸识别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矿井目前井下未设置紧急避险系统。等炸药库建设完毕后,立即施工避险洞室及安装工作。压风自救系统由于避险嗣室还未施工完顾,计划利用已建的供气系统作为压风自救设施,现矿井地面安装一台LG22型空压机一台,主竖井、盲竖井分别安设一路108X8Inln无缝钢管至一208米中段,通过支管至一208中段采掘面,安装供气三通与闸阀等。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该矿现已安设16门程控交换机,设在地面信号房,井上调度室、卷扬机房、井、井口信号室、各中段井口信号房等处均安装电话。由主竖井及斜井分二路架设线路通向井下。现通信联络系统基本符合建设规范要求。3组织机构3.1矿山成立矿山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陆斐副组长:刘瑞杰张伟成员:朱其江杨佐杰熊国辉吴欣欣陈仕淼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图:应急指挥部抢险抢修组3. 2组织指挥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设在矿山安全科,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总指挥坐镇指挥中心指挥,另组织有关人员奔赴现场进行处理。3. 3职责分工5. 3.1指挥部1、负责针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危害程度,公布预警等级;2、负责制订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3、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用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处置、操纵与善后工作,及时向股份矿山与上级政府环保、消防部门报告,征得上级部门援助,消除污染影响。3.3.2安环科1、负责对各生产环节中环保工作日常调度、检查。2、参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工作。3、负责监督检查污染源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4、负责通信联络,传达总指挥公布的各项命令,并做好记录;5、负责事故抢险期间的人员调集工作;组织人员参加事故抢险救灾。3.3.3办公室职责1、负责矿山及项目部内、外部协调关系。2、负责事故抢救所需车辆的调配。3、负责抢险期间的生活后勤保隙工作。4、负责档案管理,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3. 3.4后勤科1、负责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2、负责保证抢险资金及时到位。3. 3.5采矿班组、机电组1、根据事故灾情,及时向所在矿与矿山汇报环境污染事故的地点、性质、范围、受灾与影响人数、应采取的措施2、负责现场临时救护实施工作,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迅速调集人员组织事故抢险,并及时向环境污染事故指挥部汇报;3、根据事故性质,必要时采取撤人安全措施,负责将本单位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或者地面,并向环境污染事故指挥部汇报;4、负责配合事故调查。4环境风险分析4.1尾矿库环境风险分析1、溃决根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导致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中,洪水约占50%,坝体稳固性不足约占20%,渗流破坏约占20%左右,其它约占10%o而事故的根源则往往是尾矿库自身存在隐患。D洪水引的溃决尾矿库的险情常在汛期发生,而重大险情又多在暴雨时发生。汛期尾矿库处于高水位工作状态,调洪库容有所减少,浸润线的位置处于高位,坝体饱与区扩大,使坝的稳固性降低。当遇特大暴雨时,可能造成洪水漫顶,尾矿坝多为散粒结构,假如洪水漫顶就会迅速冲出决口,造成溃坝事故。另外,本工程尾矿库排洪系统拟使用排水井一排洪隧道方案,当洪水来临时,如排洪系统排水能力不足或者因排洪设施被压坏等故障导致排水能力下降,也会造成洪水漫顶而出现溃坝可能。2)坝体稳固性不足导致的溃决尾矿坝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使用不当等施工质量问题,也会导致尾矿坝坝体稳固性不足,从而有可能导致尾矿库溃决。3)尾矿坝渗流导致的溃决尾矿坝坝体及坝基的渗流有正常渗流与特殊渗流之分。正常渗流有利于尾矿坝坝体及干滩的固结,提高坝的整体稳固性。特殊渗流则会导致渗流出口处坝体产生流土、冲刷及管涌多种形式的破坏,严重的可导致垮坝事故。由于设计考虑不周,施工不当,白蚁、蛇、鼠等动物打洞或者地震引起横向裂缝与后期管理不善等原因均有可能产生特殊渗流。4)尾矿坝滑坡导致的溃决造成尾矿坝滑坡的原因既可能有勘探、设计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有施工方面的原因,强烈地震或者持续的特大暴雨也有可能导致滑坡。尾矿坝滑坡往往导致尾矿库溃决事故。有些滑坡是突然发生的,有些是先由裂缝开始的,如不及时注意,任其逐步扩大与漫延,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垮坝事故。4. 2环境事件要紧危险源分析4. 2.1要紧污染物本矿山因仍处于勘查阶段尚未开采,要紧污染源为废水与噪声。一、废水矿山废水为钻探过程中的冷却水。二、噪声钻机等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5. 2.2要紧地质环境灾害矿区要紧地质环境灾害为滑坡、泥石流,因矿区所处位置山体坡度较大,局部呈直立状,且雨水较多,发生滑坡、泥石流的风险较大,矿区部分地段可见小规模的泥石流。5应急响应5.1 要紧危险源监控及预防5.1.1 废水污染及其处理为防止钻机上含有泥浆的冷却水流入农田等造成污染,在机台周边开挖有沉淀水池,废水经沉淀后再用泵机抽排。5.1. 2防噪音靠近村子的钻机一律使用电动力以减小噪音;对可能会对居民产生干扰的钻机采取晚上休班制度,仅白天时间运转。使整个矿区周围的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I2348-90)要求。5.2. 3火灾火灾的预防措施:1、明火:严禁任何人员在矿区岩心库、柴油储存处及柴油机旁抽烟、动火;2、预防电气火花:加强机电设备、电缆防火管理,防止失爆现象发生;3、加强矿区灭火设备的检查更新,保证随时能使用;4、矿山管理部每年要组织一次火灾救灾演习,教育项目部职工在火灾情况下如何救灾与自救。5.3. 急物资装备保障矿区应急物资储备务必保障一旦发生事故时能立即投入使用;矿山管理部负责移动车辆的日常保护检查、应急物品的储存保管,保障应急物资充裕,不得低于下列标准;财务科负责对应急物资的补充的资金保障。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如下:器材名称数量性能状态检查养护周期存放位置备注1麻袋条200良好6个月矿部2石料吨200良好6个月3汽车辆1良好6个月4铲车台1良好6个月5安全帽顶5良好6个月应急器材仓库6铁铲把5良好/7铁土箕只5良好/8洋镐把5良好/9锄头把6良好/10矿灯个3良好1个月11彩条布捆2良好6个月12干粉灭火器只4良好1个月13雨鞋双6良好6个月14雨衣套6良好6个月15应急药箱个1有效期内办公室内装:创可贴、碘酊(2%)、酒精(70%)、红药水、眼药水/膏、跌打万花油、风油精、云南白药、棉垫、绷带、纱布、止血胶带等。负责J1/电话负责人:宗曦电话:186516167265. 3应急处置1、矿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实,并按本预案应急事件的划分等级初步确定事件等级。对能按标准划分的,确定为I级、II级、Hl级应急响应的,在10分钟内报告矿山应急处理指挥部;确定为IV级应急响应的,由矿山安全科按应急预案负责处理,并及时向矿山指挥部报告。2、矿山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确定启动预案,由矿山调度室负责在5分钟内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3、矿山安全科要对环境污染事件全过程跟踪、调度,并做好应急处理指挥部、应急处理现场之间的联络工作。4、事故处理过程中,安全科要及时向矿山总指挥汇报事故的处理、进展情况。指挥部接到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后,务必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5.4 信息报告报警电话1、安徽金开盛矿业有限公司李湾铜多金属矿应急指挥部、成员联系方式序号职务或者岗位姓名联系电话矿山范围内联系1应急总指挥陆斐18056626511固定电话2应急副总指挥刘瑞杰1

    注意事项

    本文(某矿业马头铜钼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