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实验01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 资源ID:1021736       资源大小:217.9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01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同步实验课】探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Ol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实验目的】1 .初步熟悉液体加热、固体研磨、溶液滴加等实验操作。2 .学会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3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烧杯;、酒精灯、玻璃片、火柴、研钵(研杵)、胶头滴管、单孔塞(带导管)、【实验试剂】蒸储水、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实验(1):水的沸腾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i实验(2):胆研的研碎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矶或蓝矶)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研研碎。实验(3):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把少量块状的胆研和研碎的胆研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m实验(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把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6i<实验(5):分别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实验(6):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A【实验记录】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液态的水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液态的水无(2)块状的胆矶变成蓝色粉末粉末状的胆矶无(3)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生成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Sl(4)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产生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直实验(5)(6)氧气二氧化碳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i½能否支持燃烧能支持燃烧,使火焰燃烧更旺丕能支持燃烧,火焰熄灭,可用来灭火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定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2)外观特征: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3)根本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牛成。【注意】(1)有放热、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沸腾。(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3)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体现方式: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用仪器测定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变化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3)性质内容: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与什么物质反应、能发生分解等。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注意事项(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如果外壁有水就进行加热,容易造成试管炸裂)。(2)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1。(3)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填“底”或“口”)套上、取下,手握在试管夹的K(填“长”或"短”)柄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填“长”或“短”)柄上。(4)试管倾斜与桌面呈空角。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因为沸腾的液体会溅出试管伤人。(5)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幺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处陷固定加热。(6)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容易造成试管炸裂。4 .固体药品的取用(1)往试管装入块状胆矶(口诀:一横二放三慢立)先将试管橙放,把胆研放入试管口后,再慢慢竖立起来,让颗粒缓缓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2)往试管装入胆矶粉末(口诀:一斜二送三直立)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胆矶药品的药然(或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 .胶头滴管的使用(1)吸取试剂前,应先赶出滴管中的空刍。(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3)滴入液体时,滴管要保持竖直悬于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污染试剂。(4)用过的滴管要立即清洗。(注意: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不要用水冲洗)(5)如果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液体会污染试剂。6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7 .闻气味的方法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千万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典例01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蜡烛燃烧C.牛奶变质D.葡萄酿酒【答案】A【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牛奶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o【典例02】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答案】A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D.熔点高【详解】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Ao【答案】B【详解】A、取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该选项操作正确;B、连接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该选项操作错误;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该选项操作正确;D、加热液体时,应用泗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Bo1.(2023广西南宁校考模拟预测)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B.蜡烛燃烧D.葡萄酿酒A.滴水成冰C.牛奶变质【答案】A【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牛奶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葡匐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o2. (2023湖北武汉校考模拟预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化学的视角看,卜列成语主要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B.矿石粉碎C.花香四溢D.铁杵成针【答案】A【详解】A、死灰复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B、矿石粉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铁杵成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o3. (2023秋云南临沧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蜡烛能燃烧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水通电可以发生分解D.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答案】D【详解】A、蜡烛能燃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通电可以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o4.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诗词中所涉及的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C.千锤万出深山,烈火荧烧若等闲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答案】C【详解】A、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分子在运动,闻到梅花香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千锤万出深山,烈火荧烧若等闲,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o5. (2023江西九江统考三模)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桌面B.放置滴管A.滴加酚醐S稀NaOH1溶液稀盐酸,C.取用盐酸D.滴加盐酸JJL稀NaOH三返I溶液【答案】D【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放置滴管时,不能放置在桌面上,应放置在烧杯中或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防止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胶头滴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 (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详解】A、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错误。B、向量筒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量筒口上方,故B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能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故C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D正确。故选:D。7. (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的“错误实验操作”与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答案】D【详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图示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可能会导致液体喷出伤人,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祛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因此不能准确称量出物质质量,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致,不符合题意;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视线偏高,会导致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D、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示中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会导致污染胶头滴管,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故选:D。8. (2023秋江苏扬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规范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答案】B【详解】A、滴管要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不能伸进试管内,此选项正确;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此选项错误;C、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先使试管倾斜,用镣子或纸槽,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此选项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移动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此选项正确;故选:B.9. (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有关试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详解】A、塞紧胶塞,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示操作错误;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C、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操作错误;D、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不可上下振荡,图示操作错误;故选:Bo10. (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Y塞橡皮塞B.滴加加液体振荡液体【答案】DD.闻药品气味【详解】A、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塞橡胶塞,以免试管破损,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态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更不能碰到试管内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振荡试管时,不能上下振荡,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闻药品气味时,应采用扇闻法,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1. (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食物腐败C.酒精挥发D.冰雪消融【答案】B【详解】A、玻璃破碎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食物腐败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o2. (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物质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撕碎B.汽油挥发C.木柴燃烧D,冰雪融化【答案】C【详解】A、纸张撕碎,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汽油挥发,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D、冰雪融化,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o3. (2023湖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B.难溶于水C.无色无味D.具有可燃性【答案】D【详解】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4. (2023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呈固态B.铜呈紫红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答案】D【详解】A、铁呈固态,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铜呈紫红色,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蔗糖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碳酸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o5. (2023河南中考真题)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甘蔗榨汁B.棉纱织布C.白土烧瓷D.楠木造船【答案】C【详解】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B、棉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白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D、楠木造船,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故选:Co6. (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详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B、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硅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不符合题意;D、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o:7.(2023广西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应遵循“斜二送三直立”原则,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B、不可直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酒精灯,容易发生危险,操作错误;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取液体的体积时应平视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操作错误;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试管上方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故选:A08.(2023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造成酒精洒出,引发火灾,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中,也不能与试管的内壁接触,要悬于试管的上方滴加,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读取量筒中液体的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D、闻药品气味的方法为:打开瓶塞,瓶口距离鼻孔前下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空气,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千万不要把鼻子放在容器口去闻气体,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故选:Co【答案】B【详解】A、连接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镇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错误。故选:B0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01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