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课件(精选22篇).docx
幼儿园科学课件(精选22篇)1.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了解钥匙的外形特点和开关方法及多种多样的锁及其用途。2 .能发现图形规律,准确的配钥匙,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种锁、钥匙若干、美工操作袋中的配钥匙。活动过程:一、玩一玩、看一看锁和钥匙1 .幼儿自由玩一玩锁,并仔细观察钥匙和锁,鼓励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2 .幼儿探索开关锁的方法,小组内相互交流。3 .观察钥匙,了解钥匙的结构。讨论:齿像什么?把手的形状是怎样的?钥匙怎样才能打开锁?二、回忆童话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童话片段:多萝西他们到达翡翠城时,守门人旁边有一个绿色的大箱子,要想进翡翠城必须要从锁住的箱子里拿出绿色的眼镜戴上才行。可是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钥匙开箱子呢?2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的锁,并得出结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三、配钥匙比赛1 .提供锁和钥匙的卡片(见美工操作袋),请幼儿给多萝西、狮子、稻草人和铁皮人配一把钥匙。2 .看谁配得快:将钥匙和锁的图形剪下。56位幼儿为一组,随意抽取一张锁的卡片,看谁快找到配对的钥匙。四、游戏“金锁、银锁”。1 .集体学儿歌:“金锁、银锁,咔嚓一锁,看看谁先打开锁J2 .讲解游戏规则:一组中请一个幼儿把五把钥匙抓在手中,大家一起念儿歌,当念到后一个字时,这个幼儿把钥匙洒在桌上,每个幼儿赶快找自己的钥匙来开锁,一组五个快开出者为胜。3 .幼儿商量轮流分工。4 .游戏34遍。五、幼儿玩游戏后自由结束教学活动。5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二目标:1、通过“纸桌”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桌脚的形状与桌面承重能力的关系。2、尝试从多个角度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地表现,提高幼儿的自评和他评水平。准备:1、纸桌实验材料:纸若干(部分在边上贴上胶纸),同样大小积木若干,纸桌实验记录表,纸桌范例若干2、幼儿自评表人手一份,教师用大表格(幼儿他评自评表)3、摄像机、电视机过程:(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今天我们要用两张纸来做一张纸桌,可以怎么做?(二)幼儿自由选材做不同的桌脚的纸桌,教师指导比一比,谁的纸桌种类多,新颖?(三)幼儿做纸桌承重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桌脚的形状与桌面承重能力的关系。1、假如我要在纸桌上放积木,你认为哪张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积木?2、幼儿进行承重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四)、根据记录纸,交流实验结果,并幼儿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记录情况1、总结实验结果:能放多积木的是哪一种桌脚?(少)2、请你来评价一下别人(自己)的记录情况,可以打几个五角星?并说明理由。(五)根据活动录像及两位老师的观察记录,尝试从多个角度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1、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谁的表现?你准备从哪个方面对他进行评价?给他几个五角星?为什么?2、你看了刚才你的表现和同伴的评价,准备给自己打几个五角星?为什么?3、听听两位老师记录下来的你的表现。4、分发自评表,幼儿填好后放入成长档案袋。6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三活动目标:1、利用科学图画书,初步了解动物嗯嗯的特征及作用。(重点)2、能用语言大胆地描述不同的嗯嗯。(难点)活动准备:PPt、图书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动物图片以及相应的嗯嗯图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出示图书,引起幼儿兴趣。"这是谁啊?它头上有什么呢?”“这是谁的恩恩呢?”二、集体看图书,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常见动物的嗯嗯。重点引导幼儿讲述幼儿描述嗯嗯的特征。三、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的嗯嗯大小、形状、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小小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是黑黑的。四、幼儿操作为小动物匹配嗯嗯,巩固对动物嗯嗯的认识。1、交代要求2、幼儿操作3、请幼儿将自己匹配好的找一位客人老师说一说。五、活动结束。7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四活动目标:8 、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9 、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1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活动准备: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投影仪、沙包、枕头、南飞标记。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兴趣。1、(放映幻灯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讲述)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等,分别解释。二、幼儿操作。(放映幻灯片)“这里有几个动物,我们来认识一下(蚂蚁、松鼠、天鹅、燕子、熊、乌龟),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动物分别是怎样过冬的?想好以后把这些小动物贴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选择的理由。”三、讲评。1、“请你拿好你的操作卡,来讲一讲你的选择”(投影仪中展示)“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动物是这样过冬的?”(幼儿讲述)2、总结:(放映幻灯片)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鹏、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四、拓展知识。“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吧!”(播放课件)五、游戏的方式巩固知识。介绍玩法:三种东西(枕头、沙包、南标记)分别是三种过冬方式,幼儿随意挑选一张动物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过冬方式,选择正确有奖品。六、结束活动。活动延伸:1、在操作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2、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5.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五一、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二、活动材料: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三、活动过程:1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渴望。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多。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5、延伸活动:踩影子。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四、注意事项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五、知识背景材料: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6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六1、活动目标:D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2、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3、活动过程: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4、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7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七活动目标: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起幼儿对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这一现象的兴趣。活动准备:脸盆、小碗、水桶、积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小石块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桌上的小篮子里有许多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玩一玩?(请幼儿说一说篮子里的物品)“盆里的水蓝荧荧的,真漂亮,小朋友喜欢不喜欢?我们小朋友可喜欢玩水了,小篮子里的东西也想到水里去玩一玩,等一下请小朋友把小篮子里东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们到水里后会怎么玩?看看会有哪些东西不见了?”2、第一次尝试A、幼儿每人一份材料,引导幼儿将物品放入水中,并观察什么东西不见了。B、讨论:什么东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不见了?不见的东西哪里去了?3、第二次尝试A、让幼儿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用小碗将盆里的水舀到小水桶里(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水撒到外面)B、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水底的东西。4、总结“我们把放到水里后不见了的东西这一现象叫沉,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见东西的这一现象叫浮J8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八活动目标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用冰画画2、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3、幼儿自由玩冰块,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二、引导幼儿知道O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会结冰吗?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3、教师小结:只有在O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1、教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结成的,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纽扣,谁能想个办法把纽扣取出来?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1)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2)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3)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4)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5)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四、让幼儿观察刚才玩的冰块,思考讨论:1、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3、教师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4、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五、趣味练习:用冰画画活动结束。9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九活动目标:1、在对图形拼折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变化。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3、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索,对组合、分析图形感兴趣。活动重点:在对图形拼折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变化。活动难点: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活动准备: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幼儿操作的几何图形若干,步骤图。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宝宝,知道他们的特点。2、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认识它们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图形宝宝有一个心愿,他们都想像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变身。3、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试试,把图形宝宝变身,并请幼儿交流。4、出示图示,并根据折纸图示进行折纸变身。小结:只要将图形宝宝轻轻一折,图形就变身了。幼儿动手操作,可随便变化图形。5、拿出正方形,引导幼儿折变图形。二、老师引导幼儿再将三角形、圆形进行折变,分组进行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变的多,变的快。幼儿分组给三角形,圆形进行折变。三、老师总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折一折帮助图形宝宝实现了变身的愿望,小朋友还可以动手撕,图形也会变身,并且变的会更多。四、组织幼儿自己玩拼图游戏1、引导幼儿动手拼图形。幼儿操作。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分别是有什么图形宝宝拼成的。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到活动区动手撕、用剪刀剪,让图形变得更多。10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活动目标:1、通过局部特征来推断动物角色,发展逻辑推理能力。2、在拼图猜谜和制作拼图卡片,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3、喜欢玩猜动物游戏和拼图游戏卡片。活动准备:1、各种动物卡片,(老虎、长颈鹿、鳄鱼、狮子、大象、蛇等)将动物卡片切分成四等份。2、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关于动物的各种图片资料,剪刀、浆糊、卡纸。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讲述故事小乌龟开店。2、教师:故事里有谁?他们开了什么店?小乌龟后来开了什么店?乌龟职业介绍所越做越大,来请他们帮忙找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一天,来了几位顾客想应聘工作,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二、看图片猜测动物。1、教师:(出事老虎的局部特征卡片)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动物是什么样子的?2、幼儿猜出后,教师拿出其他三块卡片将动物完整的拼贴在黑板上。3、教师:(出示纸箱)这是动物应聘者的资料箱,请小朋友到箱子里拿一张卡片,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是动物的什么部位?4、请三位幼儿上来在前面的桌子上找出其他三张卡片,然后合作拼出完整的动物形象贴在黑板上。5、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猜动物游戏活动。三、幼儿制作拼图卡片活动。1、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启发幼儿先将图片贴在卡纸上,再用剪刀将动物卡片剪成5-8块,提醒幼儿不要剪的太小,以免难以还原拼图原貌。2、幼儿制作动物拼图卡片。3、幼儿自己玩拼图卡片,还可以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换玩拼图游戏。11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一教案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教案准备:1、活动开展前,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图片。2、布置好图形王国的场景。3、幼儿对各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教案过程:一、活动导入1、今天到圆形王国去参观,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圆形王国里有谁?(教师提供各种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纽扣、饼干、轮胎、盘子、皮球等)2、请幼儿参观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二、教案过程1、认识圆形,让幼儿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1)幼儿自由观察、操作,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滚滚、拍拍、摸摸。2)请幼儿讲讲什么东西跑的快,你是怎么知道的。3)师生一起小结圆形的特征,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2、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种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口袋中找出和教师一样的圆形物体,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3、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三、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1、晨间体育活动时,提供圆形的东西给幼儿滚动。2、在美工区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图片,让幼儿画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3、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给图形找家,学习图形的分类。与家长沟通计划请家长做有心人,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12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二活动目标:1、学习用弯折的技能,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电线立体造型。2、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丰富电线造型。活动准备: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末端不要漏铜丝。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活动过程:1、教师用电线变魔术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2、请幼儿自由创造、互相交流自己将电线变成了什么。(1)先请幼儿想象:自己将用电线变成什么?(2)教师鼓励有二大胆创作,互相交流,要求制作电线立体造型。(3)请幼儿将有创意的作品介绍给大家。3、指导幼儿进一步思考探索:怎样借助其他材料使电线造型更加丰富,添加布制一定的情境。(1)请幼儿一组为单位商量将要设计的情境,注意分工合作。(2)指导幼儿尝试操作,教师给予设当提醒与帮助。4、组合字幼儿以组为单位交流展览自己的作品。13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三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摸弄,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重点与难点1、物体在斜面上会移动的。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体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活动准备1、幼儿在科学角活动中已对物体的滚动发生兴趣。2、已学习过作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3、网球、洗衣板、积木、记录纸、笔等。活动流程设疑探索一一讨论体验一一记录延伸活动过程探索一:1、设疑:怎样不用力推,球也能滚起来。2、探索:幼儿自由的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极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3、讨论:(1)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并演示。(2)小结:板的一端垫高了,不用力推球就会从高的地方往下滚。探索二:1、设疑:请小朋友两个人口起玩,想办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的快慢不一样。2、探索: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高低不一祥。或者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的一样高)3、讨论:(1)幼儿讲述合作的经过,并进行演示。(2)小结了两块平整的板面,积木垫的低不一样,的滚动快慢也不一样,垫的高的板球滚的快,垫的低一点的球滚的慢。两块积木垫的一样高,平的一块球滚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块板球滚的慢。4、幼儿体验记录:一、请小朋友把玩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二、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记录。活动结束:今天我们玩的是球,那么别的东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14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四活动目标1、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教幼儿学会种大蒜的劳动技能,激发对大蒜种植的兴趣。3、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活动准备1、蒜头人手一个2、课件PPT3、幼儿具备一定知识经验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1)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在种植园里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还记得么?(拔大蒜)(2)谁知道大蒜是怎么来的?(幼儿猜想)(3)(出示大蒜生长图)原来,大蒜是大蒜头发芽长出来的。(4)你们知道大蒜头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吗?(土里)(5)播放课件,蒜头宝宝从土里蹦出来了,现在,它要蹦到小朋友的篓子里去了!二、认识大蒜头,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大胆探索。(1)玩一玩,你的蒜头宝宝是什么样的。(2)剥一剥,你发现了蒜头宝宝的什么秘密。(3)闻一闻,蒜头宝宝有什么样的味道。(4)咬一咬,蒜头宝宝的味道你觉得怎么样。(5)小结,重点突出蒜头表面有皮、里面是蒜瓣,能吃的、蒜瓣有水分、形状一头尖,一头平等特点。三、个别探索,激发幼儿种植大蒜头的兴趣(1)出示花盆,谁会种大蒜头。(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3)评一评,对不对,师讲解种植步骤。四、鼓励幼儿继续讨论,思考大蒜头作用(1)人们都很喜欢大蒜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对人有好处)(2)讨论说说,大蒜头的好处有哪些。(3)出示课件,教师补充说明蒜头的其他好处。(4)小结:蒜头真是宝,我们要爱吃大蒜,做不挑食的好宝宝。15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五【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变化。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活动准备】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o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纸巾。【活动过程】一、故事小蓝和小黄导入故事讲到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绿色时,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会跟爸爸妈妈怎么说这个好消息?二、投放蓝色、黄色颜料瓶,请小朋友动手验证,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1、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做好常规要求)2、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3、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出示色卡)。绿色真漂亮,让我想到了气球是绿色的,你们想到什么是绿色的?三、再投放红色颜料瓶,请幼儿进行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1、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做好常规要求)2、请幼儿交换场地,进行另一种配色活动。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4、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四、到室外找颜色是啊,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所以我们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我们到外面去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好吗?16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六活动目标:1、通过铁丝变形游戏,感受铁丝可以任意弯折的特性;2、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让铁丝变形;3、乐于在探索活动中积极地动手尝试,在于同伴分享和展示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准备活动:铁丝若干、桌子、椅子、隐形环境设置(投放橡皮泥、泡沫板、纸盒、夹子、铅笔、棒子)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教师出示铁丝,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二、玩一玩,感知铁丝任意弯折的特性1、你们想玩吗?怎么玩?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幼儿在座位上自由结伴弯曲铁丝,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把铁丝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引导说出扭、折、弯)并让孩子用肢体表演。音乐(让幼儿听音乐结束造型)师:铁丝在我们手里弯一弯、折一折、扭一扭、绕一绕就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下面铁丝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试一试,让铁丝站起来1、铁丝说它会站起来,谁来帮它呢?可以用什么帮助呢?2、请幼儿自由探索借用其他物品让铁丝站起来。说说用的是什么办法?展示借助不同物品让铁丝站起来的作品。3、铁丝给你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请能干的小魔术师探索不借助任何物品让铁丝站起来。4、幼儿自主操作,通过各种方法给铁丝造型让它立在桌面上。5、请幼儿把成功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你变成过了什么?你用什么方法做到的?为什么有点铁丝站起来摇摇晃晃,有的平平稳稳呢?怎样站得稳?底部要平整,碰到桌面的地方要大一点才行。6、比一比,谁的本领大。幼儿选用不同方法,再次尝试让铁丝站得高而且稳。四、活动延伸:寻找生活中利用同样的原理使自己站稳的物体。17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七活动目标:1、增进数数的能力。2、获得扮演开店游戏的乐趣。3、在游戏中学习以认真的态度工作。活动准备:1、布置“商店”的.道具,如收款机、纸制钱币、货物架、海报纸、卡纸、色纸、浆糊、彩色笔、卷标贴纸。2、事先选择一家商店,并和商店主人联系参观事宜。3、活动前一天,请家长为幼儿准备几枚一元硬币带到幼儿园。活动过程:1、参观前,与幼儿讨论参观时应遵守的规则,如不能买超过多少元的东西,买好后记得索取发票或找零钱。2、实际到店里购物,并观察店里出售商品的种类以及老板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3、回园后,请幼儿分享购物过程中的趣事。然后问幼儿:如果你开了一个小商店,你想卖些什么东西?你会取什么样的店名?你准备如何招呼客人?4、将幼儿分成数组,各组决定所要开的店,并着手布置商店。然后实际进行扮演游戏。18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八一、活动目标:1.能按要求连接管子,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2 .尝试绘制和使用管子组合连接线路图,了解线路图的作用。3 .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活动准备:接管子的模型(线路)结构框架、长短不一的各种管子、接头、记录表。三、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4 .实验操作:按要求连接管子。(1)观察操作材料,了解连接要求:将分离的两个管子连接在一起,并能通过两个“花园”。(2)幼儿两人一组连接管子。(3)幼儿交流介绍,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3 .依据管子组合连接顺序绘制线路图。(1)集体讨论线路图的绘制方法。(2)幼儿根据本组管子的组合连接顺序绘制线路图。(3)集中展示线路图,并验证是否正确。4 .实验操作:看线路图接管子。(1)幼儿交换线路图,并看图连接管子。(2)讨论并小结:线路图的作用。5 .延伸活动。19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十九活动目标1、认识陀螺的构造,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2、引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发现。3、幼儿在了解陀螺构造的基础上自制陀螺,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的能力。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教学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个;2、各种纸片、彩笔、剪刀、圆形瓶盖(供画圆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教师:这是什么玩具?(出示陀螺)你们玩过什么样的陀螺?幼儿争着说自己玩过的陀螺。(玩过木陀螺、玩过铁陀螺、玩过塑料陀螺和纸陀螺)二、基本环节1、幼儿分组玩转陀螺,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陀螺的构造以及转动起来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幼儿讨论:陀螺是用一个纸片和一根小木棒制作成的,涂上颜色的陀螺转动起来后变成了一圈圈色环,很漂亮!3、幼儿动手制作陀螺(向幼儿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教师指导)4、幼儿展示作品,玩自己制作的陀螺。(幼儿玩,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甲:咦,我的陀螺怎么转不起来?幼儿乙:我的怎么歪歪斜斜转几下就倒了?幼儿丙:我的刚做好的时候就能转,现在有不能转了?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做的陀螺与老师带来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原因、修改:制作陀螺的纸片太薄;圆孔不在纸片中心;小木棒转轴太长)三、结束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四、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们都懂得了怎样制作陀螺。下面请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陀螺转得又稳又快,并选出转动得时间长的一个准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转陀螺比赛。20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二十活动目标: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以及磁化现象。21 探索磁铁吸起非铁制品的多种方法。活动准备:1.长条形、马蹄形磁铁各一块;回形针、小铁片、铁钉、鞋扣、铁夹子等小型铁制品;积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铁制品;铁丝、毛线绳等辅助材料。22 每组两个盘子。其中一个将铁制品和非铁制品混合放在一起。活动过程: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1)出示磁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名字,有什么本领。(2)请幼儿操作磁铁,看看磁铁能吸起盘子里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两个种类,分别放进两个盘子里。(3)请幼儿用磁铁在活动室操作,看看磁铁还能吸起室内哪些物品。磁铁有磁性,可以吸住铁制品。23 再次操作,请幼儿探索如何用磁铁吸住非铁制品。(1)请幼儿想办法用磁铁把刚才吸不起来的东西重新吸起来,如用曲别针别住纸张,纸就能被附带吸起来。(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24 用磁铁吸铁钉,看谁吸的多,感受磁化现象。(1)请幼儿比一比,用磁铁一个连一个吸住铁钉,看能吸住多少个,比一比谁吸的多。(2)用磁铁吸回形针,一个一个连续吸,看能吸住多少。(3)用不同大小的磁铁试一试,看吸起来的铁钉和回形针的数量有没有变化。4,请幼儿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看看会怎样,感知磁铁正负极相吸相斥的现象。5 .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21 .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二十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海绵块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操作结果,并大胆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1、学具:游戏棒、海绵块、记录纸(2张)2、筷子、铅笔、记录纸、笔、玻璃球、各种大大小小的球,辅助材料(线、橡皮筋、毛蔗等)。3、教具:大记录纸两张、课件。活动过程:一、用游戏棒把海绵块撑起来。1、教师引导幼儿用游戏棒把海绵块撑起来。出示游戏棒和海绵块,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我想请你们用这两样东西玩一个有趣的游戏。看看谁能用一些游戏棒,把这块海绵块给稳稳地撑在桌子上面,不倒下来。要求:在试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你是用几根游戏棒将海绵块撑起来的。然后将你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纸上。2、幼儿实验。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二、发现三角架的稳定性你们知道为什么只要用三根游戏棒就能将海绵块又稳又牢地站起来我们来吗?三、介绍各种“三角架”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还给这种架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三角架”。1、出示话筒架:“三脚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用了,看,这个话筒架就是一个三角架,有了它,话筒就可以稳稳地架在上面,不用手拿着了。”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三角架?有什么用?”3、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四、用三脚架把玻璃球架起来。1、欣赏完了这么多有趣的三角架,也知道三角架在我们生活的作用可大了,那你们想自己也来做一个三角架吗?2、幼儿实验操作。提示既然做三角架,要用几根材料。3、交流,欣赏。五、延伸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三角架,请你再找一找,发现它们有什么作用。22.幼儿园科学课件篇二十二活动目标:1、认识夏天主要特征,感受夏天生活,学习自我保护。2、感受和体验生活中解热的方法,获得一些生活常识与经验。教案准备:1、经常带幼儿观察夏天,感受夏天里人、事物的特点。2、夏天挂图。教案过程:1、认识夏天(1)提出问题:夏天是什么样的?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说。(2)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后再说。2、夏天的太阳(1)通过感受让幼儿知道夏天的太阳很厉害,阳光特别强烈,出门时要抹防晒霜,戴上帽子或打伞。(2)每天要晒太阳,这样能增身体健康,但不能晒时间过长,不然会晒伤皮肤。3、怎么使自己凉快起来(1)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散热的方法。(2)教师帮幼儿提升经验。(3)天热时要在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以免中暑,并注意多喝水。